錢海霞
摘 要:部分語文教師喜歡將大量時間花在課文內容的講解上,不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文章從教師要注重朗讀、通過“讀”感染學生,學生要認真朗讀、通過“讀”加深理解等方面,對朗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閱讀教學;朗讀;語文教學;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3-0037-01
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大多只是對課文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并不要求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對閱讀教學來說是一大損失。通過朗讀,學生可以進一步體會文章想要表達的含義,對文章的內容形成個性化的理解,同時也能夠進一步體會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提高自身思想情操。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中加強朗讀的運用,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使學生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文章的內在美。
朗讀可以從兩個方面開展,一方面是教師的朗讀,另一方面是學生的朗讀。對于教師而言,朗讀的主要作用是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因此,教師在進行朗讀的過程中,一定要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課文中。上課之前,要進行仔細的備課,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思想感情、時代背景等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在閱讀過程中,要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把握,這樣才能正確理解課文想要表達的意義,然后通過富有情感的朗讀,將文章的內涵傳達給學生。例如,在教學《李廣射虎》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進行一段富有感情的朗讀,通過朗讀來表現李廣的勇猛。同時,教師也可以搜集李廣的事跡,給學生講述飛將軍的故事,讓學生通過對李廣事跡的了解,對李廣這個人物產生崇拜之情。如朗讀“一陣疾風吹來,樹木、野草發出了沙沙的聲音”這一段時,教師需要表達出李廣的警惕和當時環境的陰森詭異,要通過朗讀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李廣的英勇無畏。教師在朗讀過程中要通過自己的語氣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對教師所讀的內容加深理解,對朗讀產生興趣。
1.注重朗讀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青少年學生對外界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他們的興趣很容易形成,同時也很容易喪失。因此,教師在朗讀教學過程中不能讓學生一味地采取同一種形式進行枯燥的朗讀,而要不停地變換朗讀的形式。不同形式的朗讀,能讓學生體會到課文中情節的發展、人物之間的關系等。同時,變換朗讀的形式,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始終保持飽滿的情緒。例如,教學《變色龍》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變換朗讀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通過講述性朗讀體會這篇文章的故事性,對這篇文章產生閱讀興趣;之后可以開展描述性朗讀,讓學生通過描述性朗讀來對變色龍的外貌進行詳細的闡釋,在內心浮現出一個變色龍的形象。靈活變換朗讀的形式,能讓學生對朗讀充滿興趣,真正愛上朗讀,學會朗讀。
2.扮演不同角色,加深文章理解
之所以要進行朗讀教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僅僅通過默讀很難對文章有深入的理解。因為學生默讀的時候閱讀速度很快,容易忽視文章的一些內容,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內涵。而在朗讀過程中,學生會將文章的一字一句都讀出來,這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產生整體性的認識。在朗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體會角色的內心活動,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使學生真正讀懂文章,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例如,教學《負荊請罪》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要求班級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一位學生扮演韓勃,一位學生扮演藺相如,一位學生扮演廉頗。要通過對不同的角色進行演繹,體會韓勃的不平、藺相如的大度和智慧、廉頗的幡然醒悟。之后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變換扮演的角色,如先前扮演藺相如現在則扮演廉頗,學會站在另一個人的角度來思考對方的行為,從而對文章的內涵有進一步的了解。
3.注意體會感情,以感情促朗讀
觀察發現,部分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不懂得注入自己的感情,讀起來語調平平、乏味不堪。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時,一定要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感情,使學生的朗讀富有感情,富有生命力。想要讓學生體會到文章的感情,教師就要在學生朗讀之前對文章的故事背景進行大致的講解,讓學生通過對背景的理解,繼而對文章的情感加深了解。教師也可以對作者的生平進行介紹,讓學生通過對作者生平的了解,體悟作者的寫作意圖,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情感。想要讓學生體會到文章的感情,教師還可以進行必要的示范性朗讀。在示范性朗讀過程中,教師要感情充沛,有時甚至可以適當地夸張一下,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感情在文章中的流露,體會文章的力量。
綜上所述,朗讀是最重要的閱讀訓練,朗讀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在朗讀教學中要注意對朗讀的文章進行選擇,盡量選擇一些具有故事性的、感情充沛的文章,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參考文獻:
[1]陸雯逸.語文閱讀教學之“讀”[J].基礎教育研究,2016(06).
[2]劉敏.誦讀·領悟·積累——語文閱讀課堂的三步螺旋教學模式[J].語文天地,2013(09).
[3]李海炎.語文閱讀課應“讀”領風騷[J].語文教學通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