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暉
摘 要:游戲與兒童本就是密不可分的,它對兒童發展的價值日益凸顯。建構游戲是一種創造性游戲,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建構游戲時,應重視幼兒生活經驗的積累,加深幼兒對物體的感性認識;從興趣入手,引導幼兒開展建構游戲;引導幼兒欣賞作品,進行科學評價。
關鍵詞:幼兒;建構游戲;觀察能力;游戲
中圖分類號:G61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5-0068-01
建構材料游戲是幼兒園中一個比較經典的游戲。在建構游戲中,幼兒使用各種不同的建筑材料,如積木、紙箱和其他廢物等,構建一定的物體,以反映周圍的生活。在幼兒園中,建構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活動之一,幼兒能通過自己親手操作,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下面,對建構游戲中如何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進行論述。
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思想大多來自日常生活和經驗積累。兒童的生活經歷和體驗越多,游戲內容越豐富。因此,要進行建構游戲,幼兒首先要對周圍生活環境中的物體和建筑物有詳細的了解。教師可經常鼓勵幼兒散步,引導他們觀察周圍的事物,從而了解某些事物的特征。例如,一次區角活動中,小X發現外面走廊里貼著東方明珠電視塔的圖片,興奮地招呼其他幼兒來看。小X說:“這是東方明珠,我去過的?!逼渌變阂矐暤溃骸拔乙踩ミ^的?!薄拔掖钸^東方明珠的,但是倒在地上了?!备鶕@一興趣點,教師抓住機會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整個東方明珠電視塔是由三根柱子支撐著的,從大到小的球體共有三個,而球與球之間是由圓柱體連接起來的。”幼兒逐漸找到了他們感興趣的觀察角度,并展開建造活動。為了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有必要教授幼兒正確的觀察方式,即首先觀察整個物體,然后觀察物體的一部分。雖然幼兒每天都會觸摸許多東西,但他們對很多東西往往視而不見,觀察非常片面。例如,當幼兒觀察大象時,他們大多不會注意大象的整個身體,而是經常注意大象的鼻子和耳朵。因此,當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時,可首先引導幼兒觀察大象的整體形態,然后觀察頭部、腿部和其他部位,以便幼兒了解大象的所有特征。
興趣是幼兒參與建構游戲的先導,有了濃厚的興趣,幼兒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建構活動之中,開展有主題的建構活動。教師可以全體幼兒為研究對象,通過環境、材料的提供等多種渠道激發他們的建構興趣。教師可首先通過參觀,引導幼兒觀察,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在觀察中,要允許他們觸摸、體驗,并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幼兒從觀察平面、單一的物體,如大門、圍墻、汽車側面造型等,逐步過渡到觀察復雜立體的物體,使幼兒對感知的事物形成初步的印象。教師可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幾何圖形來表現物體各個部分,幫助幼兒了解各種材料的用途,知道一物多用、多物一用的道理,使幼兒在較短時間內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又如,奧運會舉辦的時候,幼兒們對奧運項目有了探索興趣,他們在關注的同時,了解了不同運動項目的優秀運動員,也知道了項目的主要特征。為此,在一次建構活動中,教師為他們提供了雪花片、圓積木、廢舊紙盒、扭扭棒、瓶子等,讓幼兒大膽地利用這些材料塑造不同形態的運動員。再如,在一次搭建活動中,當教師發現一名幼兒的作品都是用球體組成時,仔細詢問他在搭建什么,同時鼓勵幼兒觀察、比較和其他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教師又問:“原來他們都是由球體組成的,那你們還看到過生活中有什么是由球體組成的嗎?”開放性的問題,包含了許多教育內容,擴展了幼兒的經驗,并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師應鼓勵幼兒欣賞作品,從中獲得美好的感受,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評價作品可以發展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激發再創造的熱情。因此,每次活動結束后,教師可邀請所有幼兒集體參觀成品,觀看自己的勞動成果,讓幼兒感受到成就感,談論彼此的活動感受,評估個別作品的比例、顏色、位置等。談談好的地方,將來可以作為參考;找到存在的缺點,要改進它,努力做得更好。對作品的科學評價,能使幼兒主動更新建筑主題。教師還可詢問每個幼兒的創作靈感,并讓他們介紹小組所做的工作,從而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教師要贊揚和肯定幼兒的表現,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的建構積極性。
總之,隨著幼兒建構游戲的開展,教師和幼兒越來越感受到建構游戲在幼兒創新能力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兒不僅是在玩游戲,而且還將建構游戲整合到他們自己的生活中。幼兒園要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導,創設支持性的游戲環境和游戲空間,促進幼兒創作能力的發展,讓幼兒有機會表達,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參考文獻:
[1]任將英,江燊.教研活動中幼兒原有經驗調查的常用方法[J].福建教育,2018(34).
[2]霍力巖,孫冬梅.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然觀察智力[J].學前教育研究,2005(09).
[3]袁曉燕.在建構游戲中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J].基礎教育研究,2018(22).
[4]王瓊.中班幼兒建構游戲的有效指導——以某幼兒園《歡樂谷公園》游戲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