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利
摘 要:文章從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創設體育教學情境、開展游戲教學活動、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四方面重點探討提高體育教學實效性的創新方法,以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助力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關鍵詞:體育教學;教學方法;實效性;終身體育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5-0085-01
素質教育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要求教育者要將體育教學與文化理論教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發揮體育教學在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健康心態培育、健全人格塑造方面的獨特作用。但是當前體育教學的整體效果不盡人意,學生體育參與熱情不高、教師教學方式單一陳舊、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等現象都是制約體育教學實效性提升的不利因素。因此,體育教師要立足素質教育,探尋優化體育教學的全新方法,創新體育教學環節。對此,本文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論述。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素質教育,以新課程改革精神為引領,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形成以生為本的體育理念,尊重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精準全面地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訴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體育教學方案,科學安排體育教學進度。同時,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于教學工作中加強反思總結,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換位思考。例如,在足球訓練教學環節,教師要了解學生對足球運動的看法、興趣,將其劃分為“興趣小組”“提高小組”兩個層次,加強對“興趣小組”學生足球技巧的重點講解,而對于“提高小組”的學生,教師則需要予以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引導其積極參加到足球鍛煉活動中,激發學生對足球運動的喜愛之情。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圍繞體育運動內容創設相應的體育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進入體育知識學習、體育活動參與狀態中,與教師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例如,在進行“跨步跳”體育技能訓練時,教師要結合“跨步跳”的內容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同學們,你們認為的跨步跳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請你們告訴老師或者示范給老師看,你們認為的正確姿勢和規范動作。”隨后,學生帶著問題開始進行自主練習,并選擇最佳的跨步跳姿勢。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實現學生思考與訓練的同步進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又如,在課堂教學的初始環節,教師可以《少兒健康歌》為背景音樂,引導學生與教師共同做運動。在簡單的動作組合中,學生會處于身心放松的狀態,跟隨音樂感受動作,于無形之中達到熱身的效果。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應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具體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愛玩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運用游戲教學法,將體育項目運動技巧、體育理論知識寓于具體的游戲活動中,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融為統一聯動的有機整體,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得學生的綜合素養有所提升。例如,在籃球運動技能訓練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以“我給你接”為游戲主題開展籃球接力活動。隨后,學生們站成一排,在傳球的同時要做出相應的投籃動作,并在學生前面安置一個籃筐,如果學生投擲籃球并未進入籃筐則需要接受懲罰,如10米快跑、5個蛙跳、表演節目等。游戲的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在放松的心態之下,學生可以輕松掌握籃球運動技巧,達到理想的學習目標。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以生為本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之下,秉持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對現有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做出進一步調整與完善,夯實課堂教學成果。一方面,教師要從多個方面考察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表現,如技能掌握、情感態度、活動參與情況、理論表達等,并將其詳細記錄在學生體育學習成長記錄袋中,將學生的學習結果與預期目標相對比,尋找不足之處,為后續教學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另一方面,教師要應用生生互評、學生自評、教師評價等方式,確保體育教學評價結果的精準客觀,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導向診斷功能,增強學生的體育運動自信心,提高學生體育鍛煉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實際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案,科學安排體育教學進度,立足素質教育,通過創設教學情境、開展游戲活動、完善評價體系等優化體育教學結構,對現有的體育教學方法加以創新,積極探尋有利于體育教學實效性提升的全新教學路徑,順利完成體育教學目標,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顧紅梅.基于創新視角下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J].運動,2018(13).
[2]趙卓好.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的作用與設計原則[J].當代體育科技,2017(36).
[3]辛憲軍.基于情境教學模式的小學體育教學實驗研究[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06).
[4]張謙.探討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素質拓展訓練[J].內蒙古教育,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