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課上操作繁多,理論深奧,然而每周只有一節信息技術課。如何更好地利用40分鐘,高效簡潔地完成教學任務,無疑成為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最大挑戰和考驗。課堂不是教師顯示自己“才華”的地方。所以,真正感人、有效的教學語言,應該是準確規范、簡明扼要、形象生動,深入學生內心。
【關鍵詞】語言的準確性 ?形象 ?生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57-02
如今,信息化浪潮已經席卷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也越來越豐富多彩,文檔處理、圖片設計,互聯網應用,可視化編程,智能機器人,創客空間……信息技術課上操作繁多,理論深奧,然而每周只有一節信息技術課。如何更好地利用40分鐘,高效簡潔地完成教學任務,無疑成為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最大挑戰和考驗。如何錘煉課堂語言更是我們需要注重的問題。
一、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偏重于工具性的學科。對于操作方法和概念的講解,信息技術教師應當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例如在學習利用Word軟件編輯、排版制作小報時,常常會調整段落的位置。這時我們將使用“選定”功能,選擇需要調整的段落并“移動”段落到恰當的位置。在課堂上我們常常會說:“選擇第一段并把它移動到第三段后面”?!斑x擇”指選擇一個工具、一個按鈕、一個菜單等;而“選定”則是選擇并確定一個范圍內的具體內容,如一個段落,一個圖片,一個藝術字等。
“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要求教師的語言準確無誤,必須精確地表達知識的內涵。對各種現象的描繪,對概念、定義規律的表達,都要做到:語言明確,不使人發生歧義和誤解。
二、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語言要簡明扼要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教師的語言一定要純凈,沒有雜質,簡潔凝練。語言嚴謹包括:功能介紹通俗易懂;操作要求清晰明了;操作提示富有邏輯性。而語言的嚴謹、富有邏輯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路的清晰。思路井然有序,講解才能條分縷析。
語言拖泥帶水,猶如良莠并生,把表達的思想感情淹沒在莠草之中,大大降低了表達效果。教師語言最忌諱啰嗦重復,忌“這個”、“那個”、等口頭禪,這些都是語言純凈、嚴謹的大敵。所以,課堂上絕對要消除這些“雜質”,只有做到準確嚴謹、富有邏輯性,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三、教學語言要形象,生動
課堂教學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學習過程,以及教育教學環境。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認知新知識的過程。認知的前提是注意,而小學生的注意有其獨特之處。
第一、從無意注意占優勢,逐漸發展為有意注意占主導地位。無意注意是一種沒有預定目的、不由自主的注意現象。因此,小學生在課堂上往往能被生動可變的、色彩鮮艷的教具吸引,面對枯燥的文字或講解不感興趣,也常常會被課堂上各種新奇、意外的事情所分心。第二、注意的范圍較小。注意的范圍是指在同一時間知覺到的對象的數量。第三、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差。在小學階段,學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是逐步發展的。第四、注意的分配和轉移能力差。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力分配到兩種或幾種不同對象上的能力。例如,在信息技術課堂上,低年級學生從聽講活動轉移到操作活動,總是顯得慢悠悠。可見,小學生的注意轉移能力差。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因此我們的教學語言必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才能進行有效的教學。
四、善于運用肢體語言
其實課堂的語言不但表現在語氣語調上,也存在于體態上。教師運用無聲語言,更方便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教學。這種無聲語言主要體現在教師的表情神態、與學生的目光交流、注意與學生的空間距離等。比如教師讓學生回答問題,學生這時一般都比較緊張,教師應用親切柔和的語調告訴他:“不要慌,膽子大些,錯了也沒關系?!贝葠鄣孛W生的頭,或者輕輕拍拍學生的肩膀,然后耐心地指導該如何操作。這樣讓學生感到教師和藹可親,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學生自然會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五、語言的情感傳遞
教師不是“知識的權威者”,而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教師是課堂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課堂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可以采用恰當的語言,把握課堂的節奏,及時地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引導和評價。比如一些簡單的問題,我們可以選擇學習相對吃力的孩子回答,當他回答正確時,教師可以說:“你經過努力思考,能把好多同學都可能答錯的題答對,真厲害!”這樣的鼓勵性語言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其逐漸愛上學習。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要善于科學、藝術地駕馭整個課堂。在實際的教學中,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成為開啟學生思維之門、打開學生知識之窗的鑰匙,最終實現強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在霞,劉剛.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探究[J].家教世界,2013,(10):58-59.
[2]王稱麗. 中小學生注意力發展及培養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萬詩云(1979-),女,任職于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新橋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