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下,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適應不了高中生物教學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我們都知道高中生物教學和生活實際是緊密相連,密切相關的,因此,教師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有效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同時提升學生對所學生物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推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
【關鍵詞】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學策略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71-01
以往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過于強調學生的基礎知識,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導致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更別說促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了,而“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正好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并且幫助學生養成了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增強了學生的生活技能。
1.基于生活素材,適當增加課堂實驗探究活動
高中生物學科本身就帶有很強的實驗性和探究性,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增加實驗探究活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要注意的是在實施實驗探究活動時應該基于生活素材,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生物知識,確保課堂實驗探究活動與生活實際的有效融合,例如:精心設計實驗項目,確保實驗現象的明顯性,增強實驗項目的說服力,以此才能加強理論教學效果,或者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鼓勵學生獨立自主實驗,引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詳細了解實驗步驟,另外還需遵循生活實用性原則,基于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深入領悟生物學科的奧妙,促使學生與教師積極互動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情誼,推動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真正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2.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有效結合,提升理論知識的實效性
我們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就需要教師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有效結合,這樣既能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又能增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自然而然利用所學生物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好習慣,時間長了,學生就不會僅僅為了考試而學習,而是在無形中不斷增強自身的應用能力,例如:創設趣味生動的生活情境,在充分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設置一些與生活實際相關的話題,以學生熟知的話題來傳授教學內容,在創設趣味生動的生活情境時,高中生物教師切忌生搬硬套,應該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為出發點,充分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這樣才能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教學效果,總而言之,就是緊密聯系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不能把兩者分離,同時注重理論知識的實效性,以此學生的生物基礎才能得到加強和鞏固,其實際應用能力才會得到提升。
3.基于生活現象精心設計生物課堂導語
導語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剛上課,大多數學生的注意力依然在課堂外,而如何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引入課堂中呢?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導語,實踐表明,基于生活現象設計導語是最有效的,其一是生活現象往往更直觀生動,其二是生活就在學生身邊,學生對于生活現象更容易接受,例如:在教學“細胞的衰老和凋亡”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舉例人體衰老的普遍現象,或者是青年人長白頭發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老年人為什么要長老年斑,他們的皺紋為什么越來越多?這些現象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以生活現象作為導語,不僅會帶給學生別樣的學習體驗,還會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情之情。
4.有效開發和挖掘生物教材中蘊含的生活化教學資源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核心,也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依據,但是高中生物教師要想貫徹落實好生活化教學策略,就不能過于依賴生物教材,嚴格按照生活教材順序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應該跳出教材,開闊自身的教學視野,有效開發和挖掘其中蘊含的生活化教學資源,深入探究其中的生活化內涵,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緊密結合教學任務,有針對性地補充和說明,而要做到這些,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多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一些生活化的素材,自身首先肚子里要有東西,有了一定素材,其次才能把這些素材靈活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他們一時無法想通的疑難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還非常有助于高中生物教學目標的實現,其將會成為生物教學發展的趨勢,作為高中生物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就必須與時俱進,采取有效措施推動高中生物教學朝生活化方向深入。
作者簡介:
王世德(1970年-),男,漢族,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生物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