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秀
【摘要】隨著時代開始不斷的發展,在教學中也應該有著改變。在之前的老師教學知識照搬課本,并沒有進行相應的解釋,在這其中,數學的理解就比較難,讓學生無法迅速理解知識的內容。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這樣可以加快學生的對于知識的理解,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課堂氣氛來說,也是不再那么死氣沉沉的,會是很歡快的課堂氣氛。在針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加入實際生活中的東西會使得學生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從而接受知識的速度加快。
【關鍵詞】實際生活 ?聯系 ?學習興趣 ?數學學科 ?貼切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145-01
前言:在數學課堂上進行實際生活與課本知識相結合,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學生會增加學習興趣、提高理解能力和積極參與數學學習的思考和討論。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會更加體現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是主體。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可以輕松的學到知識才是教學的意義所在。這也是在數學教學中加入實際生活中的事物的意義所在。
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
在日常的教育中,就應該開始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不斷的發現數學問題的習慣。作為老師應該在課堂上進行學生思想的引導,在課堂上應該時刻給學生傳輸一個思想,就是在生活中,你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你的身邊都是發生一些數學問題,而這些數學問題都是來源于實際生活中,也是發生在你身邊的事情,在生活中可以帶著一些邏輯思維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并且進行思考,會突然的發現原來生活中就是數學的另一個課堂。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問題等著自己去發現和思考的。但是對于生活中的實例,還是需要老師可以去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情況,這樣才可以更加貼切使得學生接受和發現生活。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就應該可以深入學生的生活背景,這樣對于老師給學生講述生活中的生活問題會更加的方便和簡單,這也是對于老師的一個要求,要特別記住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得學生可以更加進入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學習中去。
二、對于生活中的實例引入課堂,增加學生興趣
在小學數學中都是一些基礎的東西,學習小學數學換句話說就是學會基本的生活操作。在課本上都會有著很多的例子進行學生們學習,,但是作為老師來說,需要引入我們身邊的例子進行學生們進行思考。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會講解很難的應用題,而這些應用題對于學生而言,不會那么容易理解的。所以就要引入身邊的例子讓學生進行思考,會更容易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從而使得教師講題也變得簡單,而學生也會聽得興致勃勃。這樣會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都開始進行運轉,從而加快學生的學習理解速度,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舉個例子來說:在課堂上進行超市買東西,老師會叫人上來進行實際的表演,在超市里有一個人需要買三個蘋果和兩個橘子,蘋果是一塊錢一個,橘子是兩個一塊錢。但是那個人有十塊錢,還需要超市里面的人進行找錢,那么找多少錢呢?這樣的問題,還有學生在臺下的表演,會更加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玩游戲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在小學的課堂上,學生的年齡還是處在愛玩的年齡中,對于玩的渴望是最重的。如果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可以使得學生們在玩的過程中就可以學會理解數學知識,對于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致是有著很大的提高的,也可以讓同學們快樂的學習。但是這就需要老師進行思考了。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哪些游戲,而且對于游戲的樣式是不可以一直重復的,如果一直是一個游戲沒有更換的話,那么學生的興致便會大大的減小,不再積極的參與其中,也就達不到我們之前的學習目標了。就比如可以讓學生們去校園里面觀察花朵的花瓣。帶著同學們進行春游,在春游的過程中進行一些數學問題的討論都是可以的。這樣的目的就是讓同學有著極強的積極性去學習小學數學知識。
小結:現在在小學數學中進行數學教育確實是讓學生們可以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是更加讓他們貼近生活,對于生活的一些事情可以有著自己的處理方式。在生活中數學問題無處不在,每天進行買東西都是數學問題,每天在身邊都是可以用到數學知識的事情。在課堂上,進行學生自己的數學問題情境演示,是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和處理能力一個非常好的鍛煉機會。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會讓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不斷的提高,并且開始自主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羅遠池.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方法探討與研究[J].新課程(中),2011(7).
[2]曾曉秦.基于游戲的小學數學自主探索式教學[J].雪蓮,2015(3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