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
摘 要:在我國高等教育機制日益成熟的今天,民辦高校的規模、數量和專業設置都實現了完善發展。通過優化民辦高校管理體系,為高校師生提供完善的服務機制,從而提高民辦高校的辦學水平、辦學質量,打造強有力的民辦高校品牌,實現自身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統一”。本文從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活動的內涵與存在問題分析入手,結合民辦高校的服務特性,從而探究基于服務特性的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創新方式。
關鍵詞:服務特性;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創新方式
在“去行政化”的高等教育機制改革背景下,各個高校都在嘗試“去行政化”實踐。對于民辦高校來說,在行政管理創新時,主要在于發揮行政管理體系,詮釋服務特色,優化人才培養機制,為高校老師提供客觀公正的績效評價機制,為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服務特性出發,創新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方式。
1 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活動的內涵與存在問題分析
在民辦高校運行過程中,既要注重詮釋自身的教育服務特性,也要注重考慮民辦高校的市場化特征。在民辦高校運行過程中,充分發揮行政管理活動的實施價值,才能為學生學習、教師科學與教學搭建良好的平臺。
1.1 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活動的內涵
結合我國民辦高校的辦學實際看,完善的行政管理體系主要有制度管理活動和制度執行活動兩部分。在制度管理方面,主要是貫徹教育政策、領導指示及行政部門的各項要求等制度內容,為民辦高校制定正確的管理制度,從而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形成科學分工和系統化監督。在制度執行方案,則側重于高校行政管理實踐活動,在具體貫徹各項制度,以及民辦高校運行實踐時,主要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為高校運行提供有效支撐。
1.2 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活動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管理活動的效率與質量。大致上,問題集中反映為:1)對行政管理活動缺乏科學、合理的正確認知。尤其是缺乏對行政管理的價值認識,目前部分民辦高校將管理的重點放在了招生管理、財務管理和教學管理之中,簡單認為行政管理是一項投入大、回報低的活動,將本應處于“中樞”地位的行政管理活動,調整至“后勤”位置,影響了行政管理活動的決策效率。2)行政管理活動的科學性不足,崗位職責劃分不清晰。部分民辦高校在行政管理時,未能制定清晰的崗位分工和職責界定,崗位人員調動頻繁,加上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影響了民辦高校的運行效率與長期發展。3)行政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機制亟待改革優化。民辦高校在開展行政管理活動時,往往簡單的將行政管理等同于實踐事務活動,未能認識到該活動的復雜性,以及管理對象的多樣性與主體性,影響了行政管理的實際效果。整體來看,當前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時,過度以來管理制度,缺乏服務理念的有效詮釋,加上管理過程中,缺乏應有的靈活性,限制了該活動的實施效果。
2 民辦高校的服務特性
民辦高校兼具教育機構和企業化辦學的雙重特征,民辦高校想要是實現自身價值,就必須具體探究民辦高校的服務特性,從而優化管理活動。服務師生是民辦高校持續運行的基礎,盡管民辦高校有企業化和市場化特征,并且實施的是自負盈虧管理模式,但是民辦高校的生存之本是良好穩定的生源,發展之本是愛崗敬業的老師,只有為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服務條件、資源,才能讓老師安心教學,讓學生快樂成長。因此,從這一視角看,師生就是民辦高校的運行之本。想要有效服務師生,就必須盡可能的優化管理流程,從師生學習、生活等各項活動的便捷性出發。
服務時代是民辦高校創新實施的關鍵,民辦高校是現代教育制度改革創新的產物,因此,時代性是民辦高校的天然屬性。只有詮釋時代性,滿足時代訴求,才能使民辦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在當前產業結構調整,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民辦高校要站在時代需要角度,豐富教學內容,調整專業設置。當民辦高校管理、運行始終與時代同步時,才能確保高校運行實現最佳效果,也能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各類人才。
3 基于服務特性的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創新方式
在民辦高校管理活動中,行政管理是高校運行的重要組成環節,基于服務特性的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活動旨在為師生的學習、教學和科研等等提供良好的條件,通過構建現代行政管理機制,融入服務特色,讓學校管理體系更便捷有效。傳統的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時,部分管理者過多看重管理的效率與成本管控,缺乏服務特性的有效融入。因此,在民辦高校教學機制全面創新時,要在充分了解民辦高校基礎狀況的前提下,從詮釋服務特性出發,探究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創新策略。
民辦高校開展行政管理活動全面創新的出發點在于通過詮釋服務思維,構建完善的行政管理機制,確保高校各項工作有序實施。隨著信息化應用日益成熟,如今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通過實施系統化的行政管理機制,為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環境,并且制定良好的教學秩序。當然,與公立高校不同,各個民辦高校都有自身特色。因此,在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活動中,要立足學校實際,制定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方案。此外,在民辦高校運行時,高校的品牌和社會影響力對學校招生與人才招聘、學校管理等有著重要影響,甚至社會認可狀況也直接影響民辦高校的生存發展。
在融入服務特性開展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機制時,要注重做到:1)明確行政管理的目標,優化行政管理服務意識,在制定行政管理方案時,應該以優化管理流程,簡便管理機制為基礎要求,通過實施人性化的管理策略,從而激發民辦高校的發展活力。2)注重構建專業的行政管理力量,在行政管理人員的選聘、配置與管理時,要注重明確行政管理崗位的具體職責,聘請專業的行政管理人員,結合民辦高校的特色與發展實際,構建完善的行政管理人員機制。通過制定與之相匹配的薪酬激勵方案和晉升體系,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釋放行政管理體系活力。3)要樹立以服務為核心的管理體系,該體系中包含服務學生的后勤保障機制,服務教師的教學機制,服務科研的研究體系等等,通過構建包含多個層級的服務機制,實現民辦高校行政管理的理想效果。4)注重融入時代化特性,構建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管理體系,通過充分使用各類新型管理技術,助力行政管理更好服務廣大師生。
4 結語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不斷成熟,如今民辦高校從學校規模到專業設置,再到社會影響力都實現了跨越發展。和公立高校不同,民辦高校在辦學過程中,既有服務教育的事業屬性,也有服務市場的經濟屬性,在具體運行過程中,多數民辦高校都由市場力量來投資,并且實施學校自負盈虧的運行模式,因此,在民辦高校管理、辦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尊重教學規律,也要按照市場要求來具體運行。因此,從服務特性出發,創新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方式,將優化高校學生的培養質量,提升民辦高校的社會影響力。
參考文獻
[1]王麗敏,韓雪梅,楊楠,于越.民辦高校經由“去行政化”以提升競爭力的路徑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0):5-6.
[2]徐麗亨,朱卉,周剛,魯聰.獨立院校辦學中“服務意識”的滲透路徑研究——以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為例[J].亞太教育,2016,(04):175-176.
[3]陳素娜,尤玲玲.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評價新機制探索——微信公眾平臺與關鍵績效指標法的整合[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9):61-65+85.
[4]張育花,黃桂花,羅正相,孟紅衛.服務型政府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服務創新建構——以心理學的視角[J].現代農業,2018,(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