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要深入了解新時代大學生思想動態基本現狀,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濃厚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氛圍,加強網絡思政,把握育人節點和青年學生群體心理需求,開展針對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員育人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立德樹人工作均提出了特別要求。要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立德樹人工作的要求,高校就必須進一步深入了解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臨的新形勢,從而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動態基本現狀
目前的大學生基本為20歲左右的青年,其中有不少為00后青年。新時代大學生普遍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具有較強的共產主義信仰,熱愛共產黨、擁護黨的領導,能高度認同、并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關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贊同和支持國家實施的改革發展戰略,對國家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他們更關注國家和民族大事,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新時代大學生普遍積極向上,其思想道德狀況和精神風貌總體良好,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他們普遍能以較好的精神狀態對待學習和個人發展,能較好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完成好學校、老師交與的學習任務和其他工作,能認真對待自己的學業,積極參與校園科技文化活動,對自己的成長成才負責。
2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新時代大學生具有明顯的95后、00后的基本特征,他們本身的個性特征與當前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特征相互融合、相互影響,并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1)部分教師還沒有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共識。有的高校任課教師、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門和輔導員的責任,任課教師只負責課堂教學,只負責傳授知識。因此,持有這種觀點的教師在課堂上、在服務學生的過程中不能充分發揮育人作用。
2)網絡技術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給學生成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調查發現,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學習工具、帶來了極大便利,但部分學生對海量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不強、防御不良信息侵害的能力較弱,再加上社會對網絡信息的監管不到位、不及時,部分不良網絡信息、網絡文化、網絡現象比較偏激、落后甚至充滿負能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少數學生誠信道德、理想信念的滑坡,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成效。
3)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造成了部分青年學生的迷失。隨著中國多年來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更加季度豐富,導致一部分人,也包括一部分青年學生的價值取向逐漸迷失,功利性、物欲化的傾向逐漸明顯,這不斷影響著青年學生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4)青年學生的自制力有待增強。新時代大學生普遍有著較高的理想追求,他們青春飛揚、充滿活力,總是躊躇滿志,制定了各種各樣的奮斗目標和學習計劃,熱情高漲,但往往缺乏持久力,其堅持進步的意志力與自我發展的心理追求不能匹配。部分學生時間管理能力差、學習效率較低,更有個別學生沉迷于游戲和網絡、荒廢了學業。
5)部分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有待提高。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導致了部分學生自我評價過高、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如有的學生在就業、考研時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正確的認知,擺不正自己的位置,眼高手低,或者在擇業、考研時缺乏行動力,導致錯失了很多就業或進一步深造的機會。同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僅對專業學習感興趣,對各類學術講座和校園科技文化活動等不感興趣,不能把握好能力提升的諸多機會。
3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探析
1)進一步濃厚校園“三全”育人氛圍。高校要進一步提高對立德樹人工作的認識,積極濃厚學校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努力把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滲透在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尤其是要提高全體教職員工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水平,增強其責任意識,使其在各自崗位上通過自身工作不斷提高育人水平。比如說,任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授課水平,向學生傳播最前沿的知識,要通過加強課堂管理以提升教學成效,并積極將刻苦鉆研、嚴謹篤學的精神向學生傳導,給學生以鼓勵和引導;后勤服務人員要通過展示其廉潔自律、為人師表、高水平高質量的服務,給學生起到榜樣示范作用,給學生潛移默化的教育。
2)進一步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說,當前大學生“無時不網、無處不網、無人不網”,網絡信息對學生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大、不可謂不深。我們要充分利用青年學生對網絡和新媒體的需求,充分發揮網絡的影響力,深入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升網絡育人工作成效。一方面,學校要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優質的網絡服務,為學生利用網絡獲取知識提供便利;不斷加強網絡管理,及時過濾和遏制網絡負面信息;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和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及時推送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為大學生提供信息和知識來源,以無形、無聲的投遞方式滿足學生的網絡需求,既有效的屏蔽了海量網絡信息中的負能量,也潛移默化的實現了正能量的傳遞,以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導向。
3)不斷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高校教師,尤其是輔導員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堅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工作理念。只有堅持深入學生、不斷了解學生,才能更好的服務學生;只有更深入地了解學生,思政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學生的心里在想什么,學生的成長需要什么,他們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是怎樣的,都要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點,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政工作人員才能更好的走入學生心里,才能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被學生更好的認可和接納,高校才能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把握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個節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特定時間、針對特定人群、開展特定工作,才能取得實效。如:每逢寒暑假后的開學初,很多學生的作息時間已經紊亂,學習動力有所松懈,學習目標逐漸迷茫。此時,輔導員要針對學生實際,幫助學生規劃好新學期或新學年的學習目標,指導其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設法挖掘其學習動力。針對畢業班學生,要加強就業觀教育和社會認知教育,指導其針對自身實際,選擇就業方向和合適崗位。針對存在學習困難、就業困難、心理障礙、感情危機等類型學生,輔導員要建立特殊關愛學生檔案,針對學生不同實際,要給予足夠關心、認真對待、持續幫扶。
參考文獻
[1]程福友.新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的現狀及對策建議[J].赤子,2019,(7):93.
[2]王燕紅.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新征程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6(1):123-125.
[3]石金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價值探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9,(1):54-58.
作者簡介
李建紅(1978-),男,漢族,湖北武穴市人,政工師,工學碩士,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