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燦艷
摘? 要: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生物學科學業評價改革,首先針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學科學業評價體系開展的意義,圍繞兩點進行闡述:推動教育與學生共同發展;實現學科能力與核心素養培養。其次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生物學科學業評價改革策略,通過明確評價目標,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以及明確評價形式,提高評價有效性這兩方面,進行探究,希望對相關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高考? 改革背景? 生物學科? 學業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c)-0118-02
在新高考背景下,對生物學科考試與評價帶來新的挑戰。我國各地對生物學科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重視學生生物應用能力。傳統學業評價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學需求,利于教學活動開展。該文就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生物學科學業評價改革進行分析。
1?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學科學業評價體系開展意義
1.1 推動教育與學生共同發展
在一個完善的學科學業評價體系,需要將學生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整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在高中階段,學校會舉行學業水平考試僅僅是階段性考試,是學業評價一部分內容。就功能方面而言,其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還應區分和選拔學生[1]。此外,還應具備考察學生學習能力與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以此推動生物學科發展,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基礎。通過學科學業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并采取針對性策略,進行教學。為了發揮學業評價的作用,應該將其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評價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實現對學生的全面評價。
在新高考教學背景下,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同時可以滿足現代教育需求,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很大幫助。在傳統評價基礎上,增加過程性評價,以此保證評價的有效性與科學性[2]。因此,在生物學科學業評價中,應該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結合在一起,以此保證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為學生學習發展奠定基礎,進而實現教學的真正目的。
1.2 實現學科能力與核心素養培養
在生物學科學業評價中,學科能力評價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了解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促進學生學習發展重要環節。在完善學科學業評價體系的過程中,需要以學科能力評價為基礎,保證對學生評價科學性與合理性。在教育領域,教育工作者認為學科能力評價主要圍繞兩方面進行:首先,以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將學生思維結構與對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價。其次,就評價角度而言,需要根據某一學科的考試,將知識點融入其中,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應用程度。在我國教育考試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科能力評價方式更傾向于評價角度,主要是根據考試對學生學科能力進行評價。
生物學科是一門自然學科,該學科的學科能力,主要是考察學生思維能力、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在我國各個地區,對學科學業能力考試形式比較類似。但是不同國家對學科能力考察方式則不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否滿足考試大綱要求;在實際問題中,是否可以應用生物知識解決問題;就生物問題,能否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等。我們可以看出,不同國家對學生能力要求不同,有的國家是考察學生是否掌握基礎知識,有的地區則是對學生解題能力與應用能力比較重視[3]。以我國上海為例,在生物學科能力評價中,主要是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與應用知識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進行綜合考評,其不同于其他國家或者民族對生物學習的要求,其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這一點與我國新高考要求也是相符的,不僅可以體現出我國教育需求,同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與學科能力提升,對學生未來學習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2?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生物學科學業評價改革策略
2.1 明確評價目標,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在新高考背景下,對生物學科學業評價改革的過程中,需要重視結果評價與過程性評價。在評價改革中,應明確評價的目標,基于此設計評價方式與評價內容,以保證評價的有效性[4]。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重視過程性評價,根據學生日常生活表現,對整體評價提供有效信息,以此發揮學業評價作用。完善過程性評價體系時,教師應明確評價的目的,重視學生能力與素質的評價。傳統過程性評價,通過學生學習成績與專業考試結構成績作為評價方式,其更加重視學生實驗能力評價。這一過程性評價的意義相同,更加重視實驗探究能力培養。在我國部分地區,進行生物學科評價時,會采用傳統筆試方式和實驗操作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價。但是,這兩部分的評價方式中,只有筆試方式屬于過程性評價,而實驗操作,則是有校外專業機構制定內容,會分為兩個不同等級進行測試,合格與不合格,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并沒有具體的闡述。這種評價方式,并沒有體現出評價的意義,不利于學生學習發展。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應根據我國教育發展情況,重新制定學科學業評價體系,將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有機結合在一起,根據國家對人才的需求,結合教學大綱要求,合理應用兩種評價方式,根據生物學科對學生能力與素質的要求,確定兩者評價比重。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教學活動開展,實現高效教學,培養出優秀人才。
2.2 明確評價形式,提高評價有效性
在生物學科學業評價改革過程中,應將過程性評價作為重點。利用此進行評價時,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評價形式與評價目的,以此保證過程性評價可以在教學中順利進行,并得到良好的效果。過程性評價,主要圍繞兩點進行,筆試和實驗考試,進行評價時,應結合教學大綱及學科要求,設計筆試內容。實驗考試則是根據教材設計,為學生定期組織相關實驗活動,通過階段性考試,了解學生對知識時掌握情況,并考察學實驗能力與實驗技能[5]。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快速發現學生的優勢和不足,有利于教師針對性教學活動的開展。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將實驗教學轉化為過程性評價中的一種,對教學活動開展具有促進作用。在新高考背景下,完善生物學科學業評價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能力,對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加強對生物學科學業評價的改革,推動高中生物教學發展。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學科學業評價,對學生學習發展具有很大幫助,同時也是促進教學活動開展重要環節。因此,應該重視生物學科學業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完善,結合我國現階段教學需求,根據時代的發展,完善學業評價體系,以此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春宇.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J].智庫時代,2018(25):99.
[2] 陳新忠,任尙舒.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等農業院校危機及應對研究[J].教育評論,2017(5):18-23.
[3] 林志強.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對生物奧賽與普通高中日常教學關系的幾點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7(4):38-39.
[4] 賈林芝.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生物學科學業評價改革[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6(7):26-30.
[5] 武祎.高考改革背景下生物學科教師的專業發展[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2(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