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聲辰
[關鍵詞]文化自信;企業文化;企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同樣,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事關企業興衰、事關企業精神的大問題。
一、企業文化的作用
(一)企業文化能對企業整體和全部成員的價值及行為取向起到引導作用
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企業成員個體思想和行為起到導向作用;二是對企業整體的價值取向和經營理念起到導向作用。
(二)企業文化對企業職工的思想和行為具有約束作用
這種約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約束,而是一種精神上的軟約束,通常產生于企業的文化氛圍、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群體意識、社會輿論等精神領域中,它會產生強大的群體心理壓力和動力,使企業成員產生心理共鳴,達到行為上的自我控制和約束,幫助領導者更好地實現企業的管理。
(三)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
是指當一種價值觀被企業職工共同認可后,它就會成為一種‘喇洽劑”,從各個方面把其成員聚合在一起,從而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業文化能讓全體職工在企業使命、發展目標、戰略舉措、合作溝通等方面達成共識,在根本上保證企業人際關系的和諧、穩定和健康,使企業的凝聚力增強。
(四)優秀的企業文化能無形中對員工起到激勵作用
企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是一種精神激勵,能夠調動與激發職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人們的潛在智慧激發出來,使員工的能力得到全面釋放,自覺自愿地發揮潛能,從內心里愿意為企業的發展而更加高效地工作。
(五)企業文化的輻射作用
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固定的模式,它不僅會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也會通過各種渠道、方式和媒介,對社會產生輻射作用。企業文化的傳播能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從而提升企業的社會知名度、美譽度和信用度,也能對全社會文化的發展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六)企業文化的品牌作用
品牌價值既是時間的積累,也是企業文化的積累。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由以產品服務為主的“硬件”和以企業文化為主的“軟件”組成。優秀而又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對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二、建立企業文化,要改變舊的觀念
(一)企業文化不是領導者文化
很多企業把企業文化建設僅僅看成是領導的事,從而忽視職工的參與作用,對職工的宣傳力度也不夠,從而導致員工對本企業文化認識不足。只有企業上下都接受和認同它,才是真正的企業文化,才能形成合力,并能長久地傳承下去。
(二)企業文化不是思想政治工作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工程,是從外在表現到內在精神和素質的建設過程。有的企業就把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來,覺得把群眾政治思想工作做好了,就等于把企業文化建設好了,這種觀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進而造成了企業文化建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從而降低了企業文化的價值。
(三)企業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
很多管理者認為,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不能隨便更改。這也是導致企業不能與時俱進,管理者和員工們墨守成規的重要原因。殊不知,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同行業間的激烈競爭,求變轉型已成為眾多企業持續發展的出路,企業文化建設亦應如此。
三、建立適合自己的企業文化
(一)塑造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指得到社會認可的企業文化的綜合反映和外部表現,它包括企業領導形象、員工形象以及企業整體的服務形象。企業形象不僅是社會公眾所關心的事,而且與企業本身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內在聯系。
(二)要注重提煉企業精神
成功的企業精神或口號能產生積極的、具體的聯想,產生強大的激勵作用。因此在確立本企業的文化前,首先要經過充分調查,從中發現即將確立的企業文化能否被廣大員工接受和認同,能否在本企業起到激勵員工們的作用等,提前做出“診斷”,并最終確定本企業的文化要素。
(三)對企業文化要素的提煉
對本企業文化要素的提煉可以從企業發展史中。一個企業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一定會沉淀下一些支撐員工理念和精神的東西,也可能隱含在某些關鍵事件中。把隱藏在這些事件中的精神和理念提煉出來并進行加工整理,就能發現真正支撐企業發展的精神和理念。
(四)企業文化要從未來發展目標中進行設計
通常,每個企業都要對自己的發展目標進行定位,設計出面向未來的文化理念。然后把在歷史中提煉出來的文化理念和從未來出發設計的理念,進行綜合整理,就形成了企業的核心理念和理念體系。
(五)培訓員工的方法
企業文化一旦確立下來,就有必要對全體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通過培訓,使每一個員工都能記住、理解,并能向新員工傳講這些理念,使企業文化變得具體化、人格化。
企業要建立符合“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共同理想,更好地統一廣大員工的思想和意志,調動員工積極性,使廣大員工煥發出創新激情,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企業要奉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崇高理念,增強廣大員工愛企業的熱情,形成幸福和諧的氛圍,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優秀的企業文化產生的外在效應,能體現出企業的精神面貌和社會責任感,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產生品牌效應,從而使企業有更強的競爭力;對內能夠營造良好的企業環境,提高員工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準,從而在員工中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約束力,形成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