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連山
[摘要]小學低年級語文開展朗讀教學活動,有助于促進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深刻感受文本內容。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的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低學段;策略
朗讀主要指把書面語言變成口頭語言,通過響亮地朗讀文本作品,從而實現文學作品與朗讀者情感互動,達到開展創造性語言體驗活動的目標。朗讀教學是一種積累語言材料、學習運用語言、以及獲得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在低年級階段不注重開展朗讀教學活動,存在著朗讀教學目標設置不明確、不具體、不深入的問題,部分教師沒能把朗讀教學作為培養小學生綜合語文能力的手段,單純地將語文朗讀教學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小插曲,不注重通過朗讀教學促進學生感知漢語言的魅力,沒能基于朗讀教學引導小學生仔細地揣摩文本人物形象與故事情節,不能運用朗讀教學鍛煉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和語言感知能力,沒有發揮出朗讀教學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習慣的重要作用。
(二)內容過于單一
雖然有些教師認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但是朗讀教學只集中在語文課的重點篇目上,沒能廣泛地組織學生開展趣味性和游戲性的朗讀教活動,不注重拓展朗讀教學的訓練項目,導致朗讀教學的內容不寬泛,朗讀教學實施深度不夠,沒能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朗讀活動中培養自主朗讀興趣。還有教師不注重豐富朗讀的素材,朗讀教學的內容僅僅局限在書本上,這使得學生的朗讀興趣不足,導致沒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不能實現課L課下自主開展朗讀拓展活動的目標,影響學生拓展生字詞容量,不利于學生綜合語文能力成長。
(三)朗讀指導不到位
還有的教師在課堂上組織開展的朗讀教學的時間有限,僅僅集中在個人朗讀教學活動上,或者僅限于幾個優等生進行朗讀訓練,其他同學被剝奪朗讀訓練的機會,沒能達到整體提高小學朗讀訓練質量的目標。教師或者以單調的方式示范朗讀活動,沒能發揮教師示范與學生廣泛參與的作用。或者在朗讀教學中沒能設置具體任務,往往朗讀成了噱頭。由于教師沒能引導學生充分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朗讀作品當中,忽略了朗讀的表情達意作用與學生參與效果,影響了朗讀教學的總體質量。教師的朗讀指導能力還有待提高,還要通過朗讀教學增強語文教學趣味性。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策略
(一)明確朗讀教學目標
朗讀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深入掌握文本,有助于小學生體會文本的意境美、聲音美、形象美。教師應當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能力設置朗讀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掌握發音、練習停頓,讀出文本的情感基調,達到深刻把握文本內涵的目標。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夜色》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自由朗讀任務,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情感變化,引導學生在朗讀中仔細地體會文本意境美。教師先引導學生做到初讀課文不加字和不漏字.然后通過細讀作品體會美麗的夜景,最后運用朗讀的形式幫助學生進行夜色圖像的遐想。
(二)豐富朗讀教學形式
提高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還要根據教材內容豐富朗讀教學的形式,引導學生認知不同朗讀素材內容,避免朗讀素材千篇一律,幫助學生根據文本掌握具體的朗讀方法。首先,教師可以進行范讀,或者在教師導讀的基礎上學生跟讀,以及直接播放名家朗讀音頻,教師還可以配合音樂進行范讀,為學生朗讀創造必要條件。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文《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師可以采用聲情并茂的方式進行范讀,讓學生體會到太空生活的趣味,達到激發學生自主進行朗讀活動興趣目標。其次,分角色讀,分角色讀方式可以讓學生集體融入朗讀活動中來,這樣有助于學生在朗讀中展示自己,達到培養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目標,促進學生更好地體會文本人物的活動,達到深度理解課文的目標。例如,《動物王國開大會》教學時,讓學生分角色地朗讀狗熊和大灰狼對話的部分,促進學生深刻地體會文本故事的角色特征,由此達到促進學生理解文本主旨、提高學生參與語文朗讀積極性的目標。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表演讀、比賽讀、襯讀方式實現全班朗讀互動,達到在低年級語文課堂蓬勃開展朗讀活動,通過朗讀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文本的教學目標。
(三)優化朗讀教學評價
提高朗讀教學有效性,還要采用科學的朗讀教學評價,注重通過有效的評價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朗讀好奇心,促進學生積極投入到朗讀活動目標。教師可以用正面評價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投入到朗讀中來,激發學生的朗讀自信心,從而更好地符合學生的朗讀心理期待。其次,教師還要給學生提出改進式評價,在評價中逐步的增加朗讀任務的難度,在學生朗讀遇到困難時進行引導,幫助學生主動地參與朗讀活動。例如,在《烏鴉喝水》教學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也可以引導學生對朗讀效果進行互評,達到促進學生主動投入到朗讀活動的目標。教師在朗讀指導評價時還要以培養學生情感、促進學生情感投入為朗讀活動核心,引導學生反思是否通過朗讀活動感知到文學形象,并且讓學生自述讀后感,引導學生自主反思。
結語
朗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和積累語言素材的重要教學手段,教師應當構建完善的朗讀教學體系,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朗讀活動,給予朗讀方法上的指導,調動學生參與朗讀的主動性,達到提高朗讀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風蘭.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探析[J].考試周刊,2014(48):51.
[2]錢莉.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