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摘 要:現階段在商務部備案的貨代企業已有一萬一千余家,貨代行業為我國發展對外貿易提供各種服務,是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貨代行業因全球經濟環境不佳,致使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全行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成本壓力,貨代企業想要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就必須對成本進行管控。本文針對貨代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成本管控的對策包括管理層要建立戰略成本管理意識,不能一味追求降低成本的絕對值,而是要將成本管控與企業發展戰略相結合,通過選擇優質供應商為企業提供服務,對客戶進行細化等手段來實現成本管控的目的;公司全體員工要樹立成本意識,使得成本管控觀念深入企業各個業務流程;在會計核算方法上改變原有的傳統核算方法,將管理會計方法運用其中,對成本采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核算,將貨代業務的工作流程看作是作業鏈,對作業鏈上的每項作業進行分析,利用管理會計方法改善現有的成本控制ERP系統,將作業成本法管理與傳統成本法管理相結合。本文旨在通過相關探討,以為貨代企業成本管控的實際操作提供參照。
關鍵詞:貨代企業;成本管控;作業成本法
一、貨代企業進行成本管控的重要性
成本管控,對貨代企業而言,就是在提供貨運代理服務的過程中,對業務流程中各個環節的成本進行規劃、計算、分析、考核等一系列控制、調整措施,達到以最小的成本實現企業更大價值的成本管理行為。
貨代企業進行成本管控可以幫助其實現經營管理目標。進行成本管控,降低企業成本,就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經營管理目標,在此過程中的成本管控既包括貨代企業操作各個業務環節的成本控制,也包括貨代企業各個管理環節對費用支出的控制。站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對企業成本進行有效的管控,可以節約勞動力資源,也能降低經營管理成本,從而為企業結余出更多的資源,幫助貨代企業更好地實現其經營管理目標。在目前貨代企業面臨全球出口形勢不景氣和國內經濟下滑的經濟環境,要求貨代企業進行全面化、精細化的成本管控,促使其在競爭激烈的傳統貨代市場中繼續生存和發展。
貨代企業進行成本管控可以增強市場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貨代企業通過對業務流程進行分解,通過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貨代服務環節業務成本,從而帶來對外報價的降低,使自身獲得較大的市場競爭優勢。貨代企業還可以通過選擇優質供應商為企業提供服務,通過技術創新等手段,提高貨運代理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收益,增強競爭優勢。
貨代企業進行成本管控對貨運代理各個環節消耗企業資源進行分析,可以提高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率,明晰各個環節的成本,方便的計算出每個員工的成本情況,完善公司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二、貨代企業成本管控存在的主要問題
(1)貨代企業管理層缺乏戰略成本管理意識
在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前,貨代企業一直將貨量的多少作為重要指標對公司管理人員及業務人員進行考核,從而忽視了成本管理。公司銷售部門的主要工作就是攬貨,通過各種手段尋找貨源,銷售人員為了追求訂單和貨量的增長,形成了薄利多銷的成本觀;公司財務部門采用傳統的成本核算方式,遵循財務制度記錄實際發生的成本,對于本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這一特性,并沒有針對本行業進行成本管控創新。
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后,全球貨代行業發生了一些重大事件,一些跨國的貨運企業或者宣布破產,或者出售旗下的子公司,導致了貨代企業進入了為了生存和發展的激烈競爭時期。一些貨代企業因市場價格普遍降低帶來銷售收入下降,而成本管控并沒有跟上,導致公司業務毛利下降的情況。此時公司管理者為了控制成本一方面選擇價格低廉的供應商為企業提供服務,造成了企業給客戶的服務品質下降,客戶流失;另一方面公司管理者采取了精簡人員,合并部門,取消員工福利等一系列措施來降低成本。這些做法體現出貨代企業管理者的成本控制局限于降低成本支出的絕對值上,并沒有結合貨代企業的特性進行戰略成本管理。貨代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應該體現在精細化管理上,針對貨代企業的操作、報關、運輸、倉儲等各個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節約每個環節的成本,提高對客戶的服務質量。
(2)貨代企業采用傳統成本核算方法,忽略了對間接成本的管控
貨代行業屬于代理服務業,是服務業的一個分支,和生產制造企業不同,一般不擁有固定資產如物流設施,國際貨代行業是指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和其他委托方或其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組織、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提供國際貨物流通領域的物流增值服務的行業。貨代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是以訂單為樣本,因接受的每個客戶和每票訂單對貨代服務的要求不同,貨代企業對應提供的服務也不盡相同,由此導致不同環節的不同經驗的業務人員和操作人員提供給客戶不同程度的服務。因此貨代業務的成本管控區別于生產制造企業的成本管控,生產制造企業的成本一般是機械化的,一般情況下不會因操作人員的經驗不同而造成產品成本大幅度變化。
貨代企業的成本主要由主營業務直接成本和非主營業務成本即期間費用兩部分構成,其中主營業務直接成本是直接成本是各個代理服務項目產生的成本,如代理海運服務項目而產生的支付船公司的海運成本,代理空運服務項目而產生的支付航空公司的空運成本,代理進出口報關服務項目而產生的報關成本,代理服務過程中貨物在貨場或監管庫存放而產生的倉儲成本等等。非主營業務成本主要由房屋租金、電話網絡費、業務招待費、差旅費、辦公費、員工的工資、獎金和社保等等間接運營費用組成。
目前貨代企業多采用傳統成本核算方法,在計算每票業務毛利時,只扣減了直接成本,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間接成本記入期間費用科目,沒有考慮到這些費用與每票業務活動的相關性,導致單票利潤虛高,沒有體現全部成本的情況。在貨代企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一些銷售人員的單票毛利只有幾十元,因為采用傳統成本核算方法,這個訂單是賺錢的業務,但是如果將間接運營費用都分配到單票成本中,此單票就會出現虧損。傳統的成本管控無法監控并及時反饋這些情況。
(3)貨代業務成本核算ERP系統現階段無法滿足成本管控的要求
目前貨代企業使用的成本核算ERP系統多數都是和制造企業使用的系統相同,成本控制系統僅能體現直接成本,而無法將間接成本核算到每票業務中去。成本核算的ERP系統采用的是傳統成本法,并沒有將管理會計方法和手段運用其中。因此,會計數據不能準確反映公司實際服務成本的真實完整信息,會導致企業管理者的短期行為。
三、優化貨代企業成本管控的對策建議
(1)增強貨代企業管理層戰略成本意識,樹立全員成本意識
戰略成本管理是將企業的成本管理與企業的發展階段相適應、與企業的基本戰略相結合,從戰略的高度對企業的各項成本行為、成本結構實施全方位了解、分析、控制,從而為企業提供戰略管理決策信息,提高競爭優勢。貨代企業通過降低直接成本的絕對值,利潤立即就會增加,企業競爭力也會增強。但是如果當公司選擇了優質供應商與公司開展業務,雖然服務成本較之前有所增加,但提供給客戶的服務較之前有了大幅度提升,從而吸引更多的新客戶與公司發生業務,由此為公司帶來更多收益創造更大價值。貨代企業管理者應站在更高的角度,針對自身的客戶進行細化分組,不能對所有客戶采用一成不變的成本控制價格,根據不同客戶不同訂單的服務項目,選擇與訂單服務項目相匹配的成本報價方式,將傳統的成本控制報價方式轉變為以客戶和訂單要求為導向,發揮競爭優勢,來降低訂單中的成本,實現訂單收益最大化。同時貨代企業還要建立所有員工的成本意識,對全體員工進行成本控制的宣講和培訓工作,讓所有員工意識到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的控制需要每個員工在工作中共同努力,而不是只是依靠領導進行要求進行把控。要鼓勵員工進行學習,提升服務和操作技能,對在操作環節中改善流程帶來效率提升的員工進行獎勵,以帶動更多的員工參與到成本管控的過程中。
(2)采用作業成本法對貨代企業間接成本進行管控
作業成本法,是以作業為基礎的成本核算方法,其理論基礎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并導致成本的產生。它把成本的計算深入到作業層面,是以作業為核心,在確定消耗企業資源的所有作業的基礎上,將耗用的資源成本準確地計入作業,之后選擇并依據作業動因,將作業成本分配到成本計算對象(產品或服務)中。
貨代企業運用作業成本法的可行性:
1.貨代行業提供的服務具有多樣性。作業成本法以成本計算對象的多樣化為適用條件,貨運代理企業是個性化服務較高的行業,需要根據每個客戶每份訂單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物流作業活動的過程,這一系列活動可以作為作業成本法的成本計算對象。因貨代企業收到的每個客戶每份訂單的需求各不相同,其所承擔的直接成本和間接費用也是不盡相同的。傳統成本核算方法無法科學準確地計算出因客戶不同需求對物流服務產生的影響。采用作業成本法,將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歸集到成本庫中,采用多樣化的分配標準對成本費用進行分配,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各類服務的成本狀況,解決客戶個性化服務要求代理的成本核算誤差的影響。
2.貨運代理過程的可拆分性。貨運代理過程因各個客戶的不同需求,過程顯得較為復雜,但是整個物流作業活動都可以分解為若干個相互獨立的作業活動。從銷售人員與客戶進行業務洽談,簽訂合同接受委托,調度人員與船公司或航空公司進行租船訂艙,客服人員制作提單,報關人員接受委托向海關進行申報,倉庫操作人員對貨物進行倉儲管理等等,整個過程都是由若干個獨立的作業或作業中心組成。盡管這些操作活動因訂單服務緊密相連,但是仍然可以區分開來分別計算各自成本的耗費情況。
3.高比例的隱性成本。貨運代理企業的間接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比例較高,難以準確合理的分配。作業成本法在間接成本計算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它是根據實際消耗進行分配,準確計算和反映企業的隱性成本為管理層的決策指明方向。
貨代企業運用作業成本法的優勢:
1.明確各環節成本,優化企業資源配置。貨代企業的工作流程從攬貨、操作、倉儲、運輸等最終送到客戶指定地點是一條完整的作業鏈,該作業鏈上銷售人員攬貨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差旅費用、操作人員人工成本、租賃倉庫的租金等間接費用較高。貨代企業可以根據每個客戶的不同需求和每票業務委托的具體情況,利用作業成本法歸集計算每個工作流程上的成本,據此可以反映出相同貨運代理服務中各個作業環節的費用情況,或不同貨運代理服務中相同作業的費用對比情況,反應出不同作業成本之間的內在關系。同時作業成本法將間接成本也歸集到作業活動中,根據資源動因分配到不同的貨運代理服務中,使得貨代企業的管理者可以清晰了解到資源耗費的真實原因和每個作業環節的實際成本。通過比較分析不同貨運代理服務中各個作業環節消耗資源的差異,分析產生原因并進行資源優化配置,為企業減少資源浪費和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提供了解決方案。
2.分析客戶盈利水平,為管理層決策提供依據。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物流市場環境下,各個貨代企業為了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紛紛采取延伸物流服務鏈條的方式,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全程供應鏈服務,此時更需要準確的分析客戶盈利能力。作業成本法以各個作業環節為計量單位,將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形成的成本庫中所消耗的資源,分配到成本對象即貨代企業提供的各項貨代服務中去,因這些貨代服務是針對不同客戶,不同訂單提供的,由此可以分析出貨代企業針對不同客戶的成本耗費情況。為企業管理者下一步對市場進行開發和對現有客戶服務拓展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3.改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加強員工內部培訓。貨代企業運用作業成本法可以更加真實準確地核算每個單票的成本信息,可以將間接成本分解到作業鏈中的每一項作業中去,精準核算每個作業和每個員工的成本費用,為員工的績效考核提供了有效數據支持。運用作業成本法對每個作業流程的全部成本進行了核算,可以解決因不同經驗員工不同操作帶來的成本控制難題,可以對此加強對經驗不足員工的培訓,以解決因經驗不足而造成的成本浪費問題。
(3)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ERP系統,提升運營效率
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ERP系統,將管理會計的方法運用到成本管控的ERP系統中,作業成本法管理與之前傳統成本法管理相結合,可以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更加準確的成本信息,在激勵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這些信息可以幫助企業管理層做出正確的判斷;完善成本控制ERP系統,通過對系統中成本數據進行分析,找出企業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管理者運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為企業管理層的經營決策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完善成本控制ERP系統,提供準確的成本數據,可以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成本控制意識,讓員工知道每個環節的成本,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面臨全球經濟疲軟,我國經濟結構進行調整的轉型時期,貨代企業要從管理層到全體員工樹立節約成本的意識,貨代企業中的財務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將管理會計運用到實踐工作中去,運用作業成本法替代傳統成本法進行核算,完善成本控制ERP系統,使其可以準確的核算貨代企業的成本情況,將財務數據轉化為對決策有用的信息,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促進貨代企業長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延.企業成本管控問題淺析[J].學術論壇,2018(4):178-179
[2]王春梅.管理會計在物流企業中的運用研究[J].物流科技,2017(2):41-43
[3]郭學玲.新經濟形勢下國企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徑研究[J].財會學習,2019(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