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011-02
摘 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企業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企業文化可以將企業價值觀念、發展理念等反映出來,并體現了企業今后的發展愿景與戰略。加快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步伐,樹立文化自信,能為職工思想帶來有益影響,激發其工作潛能,為改革創新與穩定發展
打下堅實基礎。本文結合新時代要求,提出了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策略。
關鍵詞 新時代 國有企業 企業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有企業要注重建設優秀企業文化,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占有關鍵地位,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社會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經營發展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才能用良好的企業文化促進職工改革創新,也為國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鋪平了道路。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
文化作為一個國家的標志,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發展中逐步形成的,經濟基礎與文化軟實力可以將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反映出來,關系著國家的繁榮與昌盛。一個有先進文化的企業才是有生命力的企業。經營企業首先是經營人,其次是經營產品,最終是經營文化。在國有企業快速發展的今天,企業文化體現了職工精神上的價值觀,是發展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經營理念。它是一種氛圍,一種理念,一種追求,一種形象,一種精神,一種習慣,是一種適合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的行為規范,起到內聚人心、外塑形象、增強實力、推動發展的作用。
國有企業只有培育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在市場中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實現穩定與長遠的發展目標。新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要提高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盡快形成“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承擔起傳承與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職責,同時也要主動學習并借鑒國外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方法,加大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創新力度,確保能夠在市場上真正占據有利地位,讓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的步伐保持一致。加快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意義重大,其內涵非常豐富,可以有效調動職工工作熱情,增強凝聚力與向心力,促使國有企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二、新時代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
毛澤東同志講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打勝仗的。引申開來,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一個沒有文化底蘊的企業,必然是一個核心競爭力不足的企業,而核心競爭力不足的企業是必將被市場所淘汰的。一個單位缺乏了文化底蘊,就會導致管理不到位而出現問題,不只是行政管理的落后,更是文化的落后。著名的經濟學家于光遠有一句話,國家的強盛在于經濟,經濟的繁榮在于企業,企業的興旺在于管理,而管理的關鍵在于文化。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不同,在我國國情和傳統思維影響下,文化表達比較注重外在形式的表達,在深入挖掘企業文化蘊含價值方面還有差距。企業文化一般直接受到領導者思想的影響,開展形式過于單一,經常出現流于表面的情況,未能在精神和價值上保持高度統一。現階段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上控制力不強,不能發揮出統一思想、凝聚向心力和激勵職工的作用。很多國有企業將企業文化建設視為企業宣傳,目的就是對外界宣傳企業,在企業文化認知上出現了錯誤。近年來網絡技術發展速度很快,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也對國有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一些國有企業管理者忽視了這一點,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很少考慮到市場發展需求,創新意識不強。
三、新時代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與創新策略
(一)堅持以人為本,激勵職工創新
國有企業應該注重以人為本,在生產、管理和改革中滲透人本管理理念,要始終堅持將人力資源放在首位,用相互聯系、辯證的眼光看待人才,為職工創造更多表現與展示才能的平臺,達到激勵職工不斷進取的目的。國有企業要重視對團隊精神的培養,在內部創設和諧、平等、溫馨的人文環境,增強全體職工積極向上的愿望,促使他們為企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國有企業應通過民主政治建設,以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形式,不斷對職工民主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將民主參與權、民主管理權和民主監督權等還給職工,激勵他們認真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積極為企業發展獻策獻力。國有企業要形成全員參與企業管理的運行機制,與職工保持平等互動的伙伴關系,將他們的創造性與主動性調動起來,能夠更好的履行自身職責,加強自我約束與控制,逐步實現自我完善與發展,獲得無為治理的管理效果。
(二)注重文化興企,提升企業實力
黨的十九大在新時代文化建設與發展上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讓新時代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有了明確的方向。由大量實踐可知,國有企業只有建設以學習創新為理念、服務社會為己任的企業文化,才能讓自身發展有不竭的動力,并實現今后的穩定長遠發展。注重企業文化的培育,國有企業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增強,也在推動自身科學全面發展上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國有企業在推進文化興企戰略上應該做到“三結合”,一是結合實際生產經營狀況,在開拓市場中形成屬于自己的文化品牌。二是結合職工隊伍建設,通過優秀文化激勵職工,增強凝聚力與向心力,為企業改革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動力。三是結合兩個文明建設,將企業文化導向與激勵作用發揮出來。國有企業只有走文化興企的道路,才能在發展中獲得更強大的動力,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與文化軟實力,真正走上跨越式發展的道路。
(三)建設特色文化,形成文化品牌
新時代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應該注重維護每個職工的合法權益,結合職工心理特點與發展規律,穩妥的不斷推向前進,避免出現過度跨越式暴力沖擊的問題,營造和諧、穩定的內部環境。國有企業要重視職工反映的問題,在思想上與職工加強溝通與交流,將他們最關心和最迫切的問題解決好。通過思想上加強對職工的引導,消除他們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讓職工能夠安心工作。在良好的環境中可以讓職工保持積極的情緒,用溫馨的文化氛圍增強職工向心力與凝聚力,為國有企業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國有企業要加大對自身文化精髓的挖掘力度,全面呈現企業文化在思想、理念、價值觀和社會貢獻等方面的獨特表現,打造有特色的品牌文化。簡而言之,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發揮出榜樣的作用。國有企業要深入挖掘內部發展中的感人事跡,大力宣傳勞模故事,倡導職工弘揚工匠精神,逐步形成催人勵志、奮發圖強的精神力量。二是以改革創新為基礎,對國有企業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特色“儀式”予以保留,并利用各種儀式感活動,增強職工的崇拜感與歸屬感。這樣才能達到激勵職工的目的,促使其更好的做好本職工作,為國有企業建設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四)加強制度建設,促進文化發展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也離不開完善的制度,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制度,可以使企業文化更具先進性,也賦予其更多的內涵。對此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樹立起創新性、前瞻性思想,根據新時代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要求,逐步建立起與企業文化相適應的管理制度,確保市場需求得到滿足。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中應該將企業內涵、價值等反映出來,將管理制度落到實處,讓相關工作與管理人員行為得到有效調節,發揮出推動企業文化發展的作用。國有企業要通過科學的制度,為積極向上企業文化價值理念的傳播創造良好條件,更好的滿足新時代的各項要求。此外,國有企業要在黨員干部培養機制上加強創新。國有企業干部存在老齡化趨勢,這要求關注對年輕干部的提拔,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將年輕干部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出來,讓其有更多機會展示自身才能與價值,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朝著更高水平不斷前進。
(五)挖掘職工潛能,提升全員素養
一是在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融入人本管理理念,把職工發展意愿與需求同企業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國有企業為提升現代化發展水平,在管理工作上要通過職工得以實現,這需要高度重視對職工的培養工作,以優秀職工推動企業生產更優質的產品。基于此國有企業應該全面、系統的開展崗位培訓工作,實現人才優質化培養目標。做到任人唯才,將職工內在潛能最大限度挖掘出來。優秀企業文化可以發揮出吸引與挽留人才的作用,在社會進步與發展過程中,學校教育已經難以滿足社會需求,國有企業要關注提升職工素質,為他們創造更多學習的機會,并鼓勵職工加強自主學習,確保其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三是管理者也要注重學習,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在企業文化建設和學習型企業發展過程中,管理者發揮的作用非常顯著,需要認真學習,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積極引進更多先進的管理理念與方法,保證決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為國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四、結語
新時代國有企業要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結合黨的十九大相關要求,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要與實際發展情況結合起來,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納入企業管理制度、考核體系和工資標準等內容,與企業管理充分融合在一起。國有企業要以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改革部署,以及黨的十九大的改革目標,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中發揮出應有作用,加大企業文化建設力度,為弘揚與傳承中華民族文化打牢基礎。這樣國有企業才能適應新時代要求,逐步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上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魏雪蘋.新時代下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及建設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25):67-68.
[2] 石曉光.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路徑[J].企業文明,2018(07):110-111.
[3] 張博聞.中國傳統家文化與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芻議[J].商場現代化,2018(21):148-150.
[4] 宋曉海.“互聯網+企業文化”在管理創新中的探索[J].知識經濟,2018(2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