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千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僅是對我國傳統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新生態,更是沖擊著傳統的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互聯網+的時代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而發生改變。本文主要圍繞著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傳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注重講解理論知識,這樣比較枯燥無趣的教育方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是讓學生討厭學習。于是互聯網出現了,它能夠讓學生在虛擬的世界中盡情的發揮自己對待事物的見解,使學生的思維變得異常的活躍,這樣的交流方式非常符合當代學生的性格化,對于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所以,老師在思想政治教學中一定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讓互聯網+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符合當代學生的心理特點,也可以借助現代網絡平臺實現多樣化教學,使思想政治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效果。
一、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一)由老師為主體向學生主體的過渡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以老師在講臺上講課為主,學生坐在下面聽講。這樣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導致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機會非常的少,而且學生還缺少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動力。隨著現代教育觀念在不斷的更新,不斷的改革,現代高校學生的教育開始重視學生的參與度,逐漸由以前的老師為主體向學生過渡的階段,將學生為思想教育的主體。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是體現了互聯網+時代的特征。現代教育要求高校能夠重視學生的成長規律,重視學生使用各大新媒體工具使用的頻率做調研例如,微博、微信、抖音、QQ等各類軟件使用的頻率,充分掌握現代高校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行為,以此來判斷現代高校學生在互聯網+的時代下對思想政治學習需求,找到學生感興趣的點,然后采用多種不同教育形式,對其進行深度教育。
(二)從單一傳播向多元化的傳播互動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非常特殊非常重要的時代,互聯網+時代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傳播性是非常的平等,它可以是所有人都可以利用新媒體進行傳播的平臺,人們所傳播的聲音,言論都會引起人們甚至社會上的反響。當一個人在能夠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時就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其中最需要人們尊重的就是話語權,話語權代表著一個人的價值和實現自我的價值。在各大高校中,話語權一般都是掌握在教育者手中,學生的話語權根據就沒有話語權,這樣的不對等的關系導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直都不夠理想。還希望能夠改善自上而下單向傳播的教育方式,希望學校能夠傾聽一下學生的意見,傾聽一下學生的內心想法。現如今網絡已經占滿了人們的生活,我們也應該行動起來,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地,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各大新媒體平臺來宣傳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價值觀念,這樣不僅可以學生提供了發表言論的平臺,還能夠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
(三)從孤軍奮戰轉向大千世界
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就是萬物互聯,能夠匯聚更多的優秀資源,實現跨界融合。如今,在互聯網上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公開教育課程,很多高校將其作為思想教育的優秀的資源制作成教育視頻,然后公布在網絡上,方便學生們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進行學習。這樣的方式完美的彌補了在傳統教育課程上思想政治教育在時間以及場所的限制。例如《厲害了,我的國》這部紀錄片電影,是在《輝煌中國》的基礎上進行的改編,將十八大以后中國的發展和成就以記錄片的形式呈現在大屏幕上,記錄了中國在新理念下發展的成就,展現人們在建設小康社會上的偉大奮斗,凝聚了全中國人們的力量和心血,只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不僅傳播了現代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念,還能讓學生們有一種愿意為國家奉獻和奮斗一生的精神。
二、加強在互聯網+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一)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利用網絡平臺
在互聯網+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書本和課堂上,也不再需要等待老師講解,而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延伸到網絡上,通過視頻、音頻、動畫以及文字等利用網絡各大平臺進行傳播。結合當先高校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以及現代學生的心理特點,在互聯網+的平臺上進行教育創新。各大高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官方網站,讓學生能夠時刻了解思政政治教育的最新動態以及展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在思想政治的內容上,思想政治官網要擺脫以往的形式主義,利用現代時代符合學生審美的各種視頻、動畫、網絡用語等來迎合學生的學習的心理。
(二)借助網絡資源,完善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機制
在現代互聯網+的時代下也決定了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首先,要能夠精通公眾號運營、微課制作、新媒體以及技術創新型人才等,協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師進行網絡思政教育,為網絡思政教育課程提高技術支持。
綜上所述,網絡教育平臺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教育平臺構建也得到了社會上的關注,因此高校老師一定要正視網絡平臺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突破傳統教育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