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間游戲凝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蘊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具有傳承民間優秀習俗,增進同伴間交往合作及開發智力等重要作用,因此幼兒園在教育中也越來越重視民間游戲的引入,但是在具體的應用中仍然存在許多阻礙其發展和實施的問題,所以對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進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根據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作用和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民間游戲 ?幼兒園教育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35-02
1.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作用
(1)民間游戲易懂、易學,具有較好的傳承性。民間游戲大多都是孩子根據自己的需求發明的,因此他們也樂于與別人分享,在此過程中不僅增進了他們之間的交往,也使民間游戲得到傳承。(2)促進幼兒身體發育。幼兒生長發育較快,簡單枯燥的蹦跳動作難免會對幼兒的運動興趣造成影響。加入民間趣味性的游戲可以提升運動的生動性和活潑性,增強鍛煉的效果。(3)具有趣味性和知識性的民間游戲可以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使幼兒更好的認識周圍的生活,對幼兒思維的發散和智力的開發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4)運用民間游戲還可增加幼兒的實踐經驗,推動其社會發展。幼兒在游戲時通過對民間游戲規則和角色定位的執行,啟發了幼兒的社會能力,使這種能力在游戲中不斷提升。(5)運用民間游戲還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品德,使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游戲的快樂和競爭的意義,通過享受勝利的喜悅和調整失敗的心態,推動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2.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問題
2.1制定的目標不明確
當前幼兒園游戲的過程中逐步把民間游戲融入,但針對民間游戲的選擇還存在許多問題,對幼兒課程和民間游戲的有效結合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無法實現運用民間游戲的效果。而且大多數教師在應用民間游戲的過程中,對幼兒的干涉較多,對其全身心投入造成阻礙,進而無法實現應用民間游戲的目的。同時幼兒還應該對民間游戲的整體應用和開發引起重視,只有全面的開發,才能充分的展現其價值,而幼兒園在這些方面還存在明顯的缺陷。
2.2游戲內容缺乏豐富性
幼兒園中引入民間游戲,和幼兒課程有效的結合,是以教師充分的掌握游戲內容為基礎的,因為只有合理的對游戲內容進行分類,才能使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發揮真正的作用,但現實情況是許多教師甚少了解民間游戲內容及其來源,導致開展的民間游戲活動嚴重不符合教學目標,對民間游戲價值的發揮造成較大的阻礙,而且許多教師在開展游戲時不重視民間游戲的發展,使游戲內容顯得枯燥干癟。
2.3游戲應用范圍比較狹窄
當前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運用范圍相對較窄,教師不重視民間游戲課程的開發,沒有重新編排的民間游戲對幼兒的吸引力不夠,而且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的途徑比較分散,沒有在教學活動中有效的結合民間游戲,許多教師在創設民間游戲情境時也表現出其不合理性,以致于提供了不恰當的活動材料,導致對民間游戲產生片面的認識。
3.提升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途徑
3.1制定明確的游戲目標
幼兒園及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恰當的選擇民間游戲,幼兒教師首先應該確定在幼兒教學中融入民間游戲期望實現的效果,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教學需求和幼兒的個性特征,積極的制定應用民間游戲的針對性的策略,還應該堅持教育性和游戲性相統一的原則,使民間游戲和課程教育各自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使幼兒對其其中的寓教于樂作用得到深切的感知;另外教師還應該以游戲目標為原則制定科學的游戲方案,使幼兒教育中安全的進行民間游戲,避免發生各種意外。
3.2豐富民間游戲的內容
豐富民間游戲的內容可以充分體現出其飽滿性和多樣性,可以使幼兒吸取到更多的知識,使其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師首先應該深入了解民間游戲的來源和種類,掌握幼兒發展中對民間游戲的可應用空間,從這些方面綜合考量民間游戲,使游戲內容在應用中更好的呈現出其價值;教師在對民間游戲的應用中應該有效的組織其內容,推動教育課程的合理開展。
3.3拓展應用民間游戲的途徑
民間游戲只有通過多種渠道獲得發展,才能充分的發揮其應用的特征和價值,所以教師應該盡可能拓展應用民間游戲的途徑,使民間游戲在多方面得到合理的應用。首先教師在對游戲途徑的拓展進行探索的過程中,應對幼兒的主體性進行充分的考慮,通過收集和整理游戲的素材,使幼兒教育和民間游戲實現有效的結合;同時教師還應該樹立開拓意識,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嘗試,在多種游戲課程中合理的融入民間游戲,通過在不同活動場合和地點的應用,凸顯其多樣的形式。
總之,民間游戲作為組成我國傳統文化重要的部分,是促進幼兒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師應該努力探索開發民間游戲的策略,使民間游戲和幼兒教育達到完美的融合,促進幼兒獲得較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秀玲.傳統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探索[J].教師,2016(30):72.
[2]李嬡.對于民間游戲引入幼兒園教育教學的研究[J].學周刊,2018(05):183-184.
作者簡介:
張玲(1970.12.28-),女,蒙古族,赤峰市喀喇沁旗人,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現就職于赤峰市六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