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運志
【摘要】圖片信息是歷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還原歷史、描述歷史、理解歷史的重要工具。在高中歷史教材中歷史圖片資源豐富而多樣,其在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培養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基于此,本文從歷史圖片的基本內容出發,結合高中歷史教學實際對歷史圖片的作用進行分析,并探究圖片資源應用的策略,以期對構建高效歷史課堂教學提供建議。
【關鍵詞】歷史圖片 ?高中歷史 ?作用分析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63-01
引言
歷史圖片主要包括歷史地圖、歷史照片、歷史漫畫、考古圖片等,與單純的文字表述相比,這些直觀形象的歷史資料中包含著歷史事件的時間、過程以及其中錯綜復雜的社會背景等信息,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歷史人物,了解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探究歷史原因等。但是,在目前高中的歷史課堂實踐來看,許多教師習慣于將教學關注點放在文字上,忽視了對歷史圖片的合理利用,從而影響了課堂資源的拓展,以及歷史綜合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教師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歷史知識的內容相對單一,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如果將關注點僅放在知識的呈現上,而忽視對學生興趣的引導,必然降低學生的課堂參與,影響主動學習的動機。針對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歷史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歷史圖片更加直觀,也更加符合“讀圖時代”學生的心理預期,同時在圖片信息中學生能夠更加真實地體會到歷史存在,如古代的歷史遺跡能夠穿越千百年的時空呈現在我們面前,而其中蘊含的歷史秘密則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這樣的歷史情境無疑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歷史知識的探索中來。
2.有利于啟發學生的理性思考
歷史圖片具有形象、真實、具化的特點,它是對歷史最大限度的還原,因此,學生在分析中能夠更加真實地感知歷史的發生過程,并融入到歷史情境中,實現對歷史的深入思考。在新課程標準下,歷史解釋、實證素養等成為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內容,相較于文字表述,歷史圖片中蘊含的歷史信息更加豐富,學生可以以此為途徑對歷史事件進行全面而深刻的探究,以強化歷史解釋能力。例如在“太平天國”這一專題內容中,教材中給出了“天朝田畝制度”中關于分田地的契約圖片,而從契約“凡天下人,天下人同耕”的字樣中,學生可以思考太平天國立國的基礎,以及其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席卷半個中國的原因,進而逐漸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思考,提高歷史思維能力。
3.有利于豐富歷史課程資源
由于課時有限,歷史教材對古今中外上千年的歷史呈現只能是一個概況,其中許多歷史知識存在著空白,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產生空洞、盲目的感覺,進而割裂了歷史與現代的聯系,增加了與歷史的距離感。基于此,歷史圖片的出現則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文字知識的空白,如歷史圖片內容直觀、形象,能夠讓學生快速捕捉其中的歷史知識點;歷史圖片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存量,為學生的自主分析留下了大量的空間,從而激勵了學生的自主思考;相較于文字歷史圖片的代入感更強,學生能夠突破文字敘述的局限,更加真實地了解歷史細節,提高歷史學習效果。
4.有利于學生的思想價值觀教育
歷史學科的人文色彩濃厚,其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價值觀塑造方面具備著明顯的優勢。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對歷史圖片的運用則能夠輔助文字闡述,更加直觀地再現當時的歷史情況,從情感上帶給學生觸動,進而形成正確的情感價值理念塑造。例如在“五四運動”的教學講解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當時學生罷課、游行的歷史圖片,讓學生在圖片的引導下理解近代青年對國家、民族的強烈責任感,從而滲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促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歷史地圖的應用
歷史地圖是依托地理學知識對歷史知識的進一步闡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歷史地圖再現歷史情境,并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例如在“解放戰爭”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利用歷史地圖對三大戰役的發生時間、地點、各地區敵我兵力對比等做出了闡述,以引導學生結合文字知識進一步理解三大戰役的戰術安排,并回答為什么遼沈戰役要首先攻克錦州,切斷東北與外界的聯系,為什么毛主席要做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指示等。這些信息的獲取能夠讓學生更加真實全面地了解解放戰爭過程,從而提高對歷史知識的認識。
2.歷史照片的應用
歷史照片是對歷史時刻的定格,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從實證分析、歷史解釋等角度為學生提供歷史照片,以豐富學生的史料信息,同時深入對照片的研究,并將其置入相應的歷史背景中,提高對歷史的再現與理解程度。例如在“甲午中日戰爭”這一章節的講述中,教材中給出了日本軍官在旅順大屠殺中所拍攝的照片,照片中中國平民尸體橫陳于地,日本侵略者手持刺刀,一手叉腰,態度傲慢而殘忍。這張歷史照片是近代日本侵略中國最直觀、最血腥的寫照,也是我們銘記歷史、奮發圖強的動力。
3.歷史漫畫的應用
歷史漫畫是采用夸張的藝術手法對歷史事件的再現與描述,是諷刺歷史現實,啟發人們思考的重要歷史素材。相較于其他歷史圖片,歷史漫畫的趣味性更強,但是在看似荒誕的漫畫形象中,傳遞出的卻是創作者對歷史現實的不滿與批評。例如在“二戰”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一幅漫畫,畫面中希特勒有如猛虎一般在歐洲版圖上咆哮,而張伯倫等只能在猛虎背后瑟瑟發抖。這一漫畫是對“二戰”爆發前英國“綏靖政策”的諷刺,同時也暗示了“二戰”中希特勒的納粹部隊對歐洲社會的破壞。
4.考古圖片的應用
考古是現代人對歷史的主動探索,高中歷史教材中不乏豐富的古跡遺址圖、出土文物實物圖等,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中呈現了“漢墓畫像石中的周公旦輔佐成王圖”,在考古拓片中,我們能夠看到人們對周天子的朝拜,以及周公在周朝中的地位,進而理解奴隸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在高中歷史教材中,教師對這些考古圖片的利用能夠更真實地展示當時的社會變遷,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狀態,從而拉近現代人與歷史的情感聯系。
結束語
總之,歷史知識的呈現形式并不僅限于文字,還包括不同類型的歷史圖片。與單調的文字相比,歷史圖片更具說服力,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調整教學理念,拓寬教學資源的利用思路,深入挖掘歷史圖片信息的教學價值,并歷史知識分析中進行綜合運用,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形象思維,促進學生的理性思考,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參考文獻:
[1]黃美燕.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67+69.
[2]馬婧媛.淺析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6(29):153-154.
[3]楊明會.歷史圖片應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