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林
[摘要]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高校學生成為創新創業的主要群體。在雙創背景下,學生群體的雙創活動直接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改善的大局。而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成敗,取決于學生創新創業心理品質的強弱。高校肩負著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與品質的重擔,有必要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此,著重分析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育構建的意義,論述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原則,提出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策略。
[關鍵詞]高校;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6-0001-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6.001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高校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主力軍,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一直都是高校的重任。近年來,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對提升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推動畢業生創業就業、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服務國家建設起到積極作用。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脫離,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脫離,創新創業教育實效性、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對此,雙創背景下,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在構建中,應明晰創新創業教育含義與構建的意義,知曉構建的原則,進而才能夠找尋有效的方法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含義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指以創新為理論支撐,以實踐教學、校企合作為載體,通過學生實踐,使學生將所學專業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增強學生實踐能力。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含義包含:首先,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當前,許多學生之所以無法適應社會競爭與工作壓力,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使部分學生雖然就業,但思想上聽從領導安排,對工作毫無創新意識。其次,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目前,許多高校都存在一個突出的教育問題,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低下。學生實踐能力低下,使其空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不能夠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導致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強。因此,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立足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教師加以引領,進而促進學生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二、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意義
(一)發展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創新型國家是指,以創新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的國家。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創新型國家戰略方針已經成為提升我國國力的需要,實現全民共富,構建小康社會已經成為我國發展必然要求。學生是祖國發展的希望,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有必要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增強學生雙創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使學生為祖國發展貢獻自身力量,進而促進中國創新型國家的實現。
(二)實現高等教育目標
我國高等教育目標是,以培養適應建設、生產、服務、管理一線高素養技能人才為標準,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高校通過課程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特別要注重學生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在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具有這一特點,創新創業教育提倡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為學生提供展示自身平臺,使學生運用所學去發現、分析、解決社會實踐能力,增強學生適應社會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原則
(一)理論與實踐并重原則
高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所涉及的培養與提升內容較多,包含創新創業精神的激發、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等,其中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的關鍵性因素。由于當前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與實際生產存在脫離現象,導致學生專業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使部分畢業生無法更好的就業。因此,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中,應尊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為學生開展實訓基地,提供展示學生實力的平臺,使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增強專業技能,進而促進學生更好的創業與就業。
(二)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的相融合
高校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應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課程相融合,將創新創業知識滲透到專業基礎課程、通識課程、專業技能課程中。將創新創業精神滲透到專業教學的方方面面,引領學生,讓學生知曉專業教育中的創新創業知識內容,進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將高校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知識中,更好地明晰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內容,使學生對未來發展具有一定的預知,在這種預知下,調整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好地適應專業崗位需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進而培養學生成為實用型人才、例如:在英語課程專業中,教師不僅應強化學生理論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還應該讓學生知曉英語專業創新創業相關知識,增強學生職業化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三)全程化原則
在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應增強創新創業教育的針對性,根據不同年級學生開展不同的創新創業教育引領模式,為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減低學生創業就業盲目性。創新創業藝術與精神培養是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重要目標,因此,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應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發展需要,結合專業教育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中,增強學生創新創業積極性,進而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例如:針對大一學生,學校以環境育人為導向,讓學生受到感染,知曉創新創業教育對知識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藝術與精神。在教育引領上,為學生樹立遠大職業理想,逐漸引領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大二學生,通過對其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使學生根據自身專業課程,掌握相關的創新創業能力與素養;對于高年級學生,高校應為學生開展實訓課程,借助校區合作模式,為學生提供實訓平臺,增強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進而增強學生綜合素養。
四、雙創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策略
(一)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
雙創背景下,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需要融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跨學科、跨學院、跨年級等多層人才跨越培養機制。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是對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補充,從單一式人才培養模式轉向多元化、融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武裝學生,豐富學生知識體系,進而促進學生更好的創新創業。同時,高校拓展創新創業教育覆蓋面,為學生多元化發展提供可能性,形成課堂教學模式、校園活動模式、課外實訓模式、社會實踐模式,為學生構建創新創業培養計劃,以點帶面,實現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實訓教學、社會教學的相融合,發揮高校引領性,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相融合體系
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歷程中,應立足于專業課程,將創新創業教育滲透到專業課程中,豐盈專業課程內容與形式,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中,更好地了解、認知創新創業教育相關內容,進而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雙創背景下,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中,打造具有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不僅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在專業課中的開展,還能夠增強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面了解,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例如:相關于農、醫、工、理課程類知識,要側重于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推動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成果的研制;相關商經、人文課程類知識,要為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思想,鼓勵學生創辦公司,為學生創辦工作提供條件與支持,進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專業課程中。此外,高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文社會教育相融合,構建創新創業素質教育體系,定期為學生開展國內外創新成果講堂、創新創業大講堂等。
(三)構建創新創業實訓環境
一方面,構建創新創業模擬環境。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領域帶來新的發展希望。高校借助互聯網平臺,為學生構建模擬創新創業實行環境,有助于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高校應開展市場調查活動,根據學生崗位發展需要、專業發展需要,學生發展需要,為學生在互聯網平臺中,打造真實的實訓環境,并且設置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塊,鼓勵學生融入到實訓平臺中,運用自身所學開展實訓活動,教師實時監督與指導,進而增強創新創業模擬平臺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構建創新創業教育交流平臺。雙創背景下,高校借助互聯網平臺,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構建創新創業教育交流平臺,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在互聯網平臺中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信息,為學生與企業構建交流平臺,實現兩者的有效溝通,不僅能增強學生專業化知識與技能,還能讓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發展需要,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開展互聯網創新創業實訓平臺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訓提供了技術的支持。高校借助互聯網平臺,為學生構建創新創業實訓平臺,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學生為了今后能夠更好地就業,大都選取創業來實現自身的價值,但由于部分因素及個人因素,多數學生在自主創業中以失敗告終,雖然在失敗中學生積累較多的經驗,但使學生資金受到一定的損失,進一步影響學生創業自信心。而高校為學生構建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能夠彌補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不足情況,不僅減少學生創業資金的損失,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創新創業經驗,進而不斷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高校借助互聯網環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創業資源,滿足學生創業需要。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找尋相關的項目進行創業,通過大數據技術與云計算對創業數據進行分析,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數據,使學生借助數據,將網絡中的項目引入到現實生活中。同時,在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平臺中,學生準許創業失敗,并且這種失敗對學生創業資金損失很少,使學生在不斷的失敗中總結經驗,進而增強學生現實創新創業能力。
結語
高校學生作為發展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群體,有必要提升學生各項能力與素養。在雙創背景下,高校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僅是學校未來發展需要,也是學生未來發展需要,更是祖國未來發展需要。因此,高校應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教育體系,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學生社會實踐經驗,進而使學生為祖國發展貢獻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