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敏 許見誠 劉穎
摘 要:在國家鼓勵發展醫藥物流延伸服務的大背景下,藥房托管作為新醫改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扮演著輔助公立醫院進行“醫藥分開”,落實“兩票制”的重要角色。回顧了藥房托管在行業內研究及發展現狀,重點闡述了在推進藥房托管過程中醫藥流通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并分析了管理、規避風險的相關應對方式,為企業與行業進一步推進藥房托管模式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藥房托管;醫藥流通企業;風險管理;理論研究;進展評述
中圖分類號:R95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8-0030-02
新醫改政策出臺以來,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政府進一步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通過降低藥品等費用做到真正減輕人民群眾負擔。在國家鼓勵發展醫藥物流延伸服務的大背景下,藥房托管作為新醫改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扮演著輔助公立醫院進行“醫藥分開”,落實“兩票制”的重要角色。目前,各大醫藥流通企業紛紛加入戰局,將藥房托管作為自身發展戰略,在全國范圍內積極布局。
一、藥房托管發展現狀分析
藥房托管是指醫療機構通過契約形式,在藥房的所有權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將其藥房交由具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并能夠承擔相應風險的醫藥公司進行有償的經營和管理,通過實施托管,進一步明晰醫院藥房所有者、經營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保證醫院藥房財產保值增值并創造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一種經營活動。
藥房托管模式是應對國內“以藥養醫”這一長期的社會頑疾而設計產生的。從新醫改政策中“醫藥分家”的大方向來說,是一次大膽而有益的嘗試。藥房托管不僅順應了醫藥行業專業化管理的社會分工趨勢,改變醫院藥學部傳統原始的藥品管理模式,給醫院帶來了新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機制,而且還對醫藥流通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提高其經濟利益、社會效益、改善社會經濟等起到了全新的推動作用。
作為國際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主流方向,藥房托管在世界上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得到了運用,并且探索醫藥分離管理模式上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在德國,國家頒布專門的法律逐步實現對藥品價格的約束與控制,從而形成了“統一價格”的藥房管理模式。美國較早采用藥房托管方式對藥品進行管理,推動藥品采購信息化發展,從而降低了藥品的供應成本。日本通過允許藥店進行多元化經營模式,增加利潤增長點以促進藥房托管的盈利能力。綜合國外的實施經驗,藥房托管已經被廣泛開展并且初具規模,對于我國開展該這一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國內藥房托管實踐工作最早源于廣西,目前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展開,在社會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藥房托管也引起了輿論大眾的積極討論。部分研究認為,通過藥房托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醫院對于藥房、藥品的管理水平,逐步降低了藥價,解放了原本束縛于煩瑣藥房日常管理工作的藥事人員回歸到專業服務中去,造福于人民群眾,改善了人民群眾的就醫體驗。但另一種聲音也在逐漸形成,部分研究認為,藥房托管存在大量風險,在沒有調整好醫院與醫藥流通企業之間關系的情況下,極易出現風險。
二、醫藥流通企業開展藥房托管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醫藥流通企業對于藥房托管的開展尚屬于“摸石頭過河”階段,風險較大。造成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如下。
1.藥房托管開展后,醫院需要改變原有工作模式,迎接新的醫藥管理模式,為保證效率,減少醫院新舊管理模式之間的沖突,就必須保證藥房托管雙方的權利責任清晰、合理。考慮到醫藥流通企業擁有醫院藥房的經營權,需提前與醫院共同協商制定合作協議,將原有可能存在的債權債務已經藥房經營所涉及的風險進行理清,否則將成為醫藥流通企業的巨大潛在風險。鑒于目前業內依舊缺乏相關配套政策的法規指引,直接導致企業自身合法權益無法保障,在合作過程中產生的權責問題無清晰法律法規條文進行厘定,對于醫藥流通企業發展不利。
2.與一般的托管項目不同,公立醫院藥房托管項目因其涉及社會公共衛生健康安全、在社會影響覆蓋面較大而需要慎重對待。在合作期間,醫藥流通企業需為醫院提供包括緊急藥品在內的日常藥品配送服務,并且投入大量醫療用信息化設備以支持醫院藥學服務的發展,涉及醫藥采購、貯存、驗收、銷售、入庫等多個環節的管理,屬于跨部門業務,責任重大,存在服務及社會責任風險。在合作中,醫藥流通企業還需要與醫院藥學管理部門進行長時間的磨合,以保證藥房托管后不會出現個別藥品缺貨或供應不及時、特需藥品和應急用藥供應不足的問題,無法保證患者用藥安全亦存在諸多風險。
3.企業為獲得醫院藥房的獨家藥品供應配送權,為醫院投入大量資產及人力資源參與項目運營,造成資金積壓,拉長收益周期,從財務角度上對企業可持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這主要體現為:醫藥流通企業與醫院簽訂藥房托管協議,雙方最主要的關注焦點為藥品出售利潤的分配形式。一般來說,為保障醫院的資金正常運作,在合作期間,企業會根據合作協議,定期向醫院繳納一定比例藥品出售的一部分收益。在現實情況中,醫藥流通企業為開拓市場或保持在合作醫院的現有份額,不得不接受較高水平的上繳比例。合計合作期間投入的人力、物資及設備,企業的利潤空間較小,不可避免產生財務風險。
4.醫藥流通企業配合公立醫院實行藥品“零加成”及“兩票制”的改革,為補償損失的利潤差額,在藥品采購源頭對上游供應商進行成本壓縮,或被迫在內部營運活動中進行較大幅度調整,如果籌組新的部門專職負責藥房托管,則人力資源成本、企業空間擴展成本、物流隊伍建設成本等均需要相應增加。以上等等不確定因素都將影響到企業內部正常運營,產生現存與潛在風險。
在醫藥流通內部,受其部門職能分工影響,所有風險都存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現象,各類一級風險將在企業實際運營過程中產生若干二級、三級風險,影響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