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彤
摘要:企業實施并購,可以增加企業的利潤增長點,合理配置企業資源,實現企業快速擴張。企業并購過程中存在一些風險,需要加強防范,實施財務管理,提高并購財務的效率,降低企業風險,實現并購的戰略目標。本文論述了企業并購中的財務管理及風險防范問題,提出具體的財務管理措施和風險防范方式,保證企業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措施
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企業要想獲得規模性和持續性發展,需要利用內部擴充和外部擴張兩種方式。實現內部擴充,需要利用企業技術和資金優勢,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而外部擴張需要利用企業聯合和并購等方式,實現優勢互補。企業并購會影響到企業的控制權利及治理結構,很多企業管理者利用企業并購方式之后,卻導致企業陷入到經營困境,這主要是因為財務風險的影響,因此開展企業并購,需要加強財務管理,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一、企業并購的原因
當前一些企業利用多元化經營方式,降低經營的風險的影響。一些企業是為了獲得特殊資產,利用并購的方式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增加企業的利潤。
通過橫向并購,可以提高企業競爭力,使企業份額不斷擴大。其次企業并購可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可以增加利潤增長點。企業具有現金流,但是因為缺乏投資的機會,增長過程比較緩慢。利用并購方式,企業可以重新分配各種資源,還可以實現借殼上市,進行直接融資,降低財務成本,增強企業公信力,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及規劃。
企業并購的原因很多,但是并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企業的價值。但是也存在并購失敗的案例,企業并購失敗,不會實現價值增值,還會使企業正常發展受到影響,降低企業價值,這是因為并購過程中,企業沒有采取合理的財務控制方式,也沒有有效的防范并購財務風險。
二、企業并購中的財務管理
(一)并購前的財務調查
并購之前,需要盡職調查財務,此外還要重點調查企業的資產構成情況,大體評價目標企業的財務狀況。重點需要明確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分析評價企業負債問題和潛在風險。重視分析目標企業的稅收環境,因為企業的產業類型具有很大的不同,利用的會計政策也是不同的,這也導致各個企業的稅收政策具有一定的差異。
(二)并購中的財務管理
首先應該盡職調查目標企業,可以由專業評估機構衡量企業的價值,根據實際情況綜合利用多種評估方式,溝通確定目標公司的價值。以此為依據為并購的具體價格提供專業的決策意見。
其次籌措和支付并購資金。企業融資結構具有較多的影響因素,其中企業目標資本結構和企業控制權等方面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并購方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和并購項目特征,提高融資決策的額科學性。并購企業需要選擇最穩妥的融資方式,在企業內部存留資金來源。企業如果資金有限,可以發揮出外部融資的價值,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保障融資方式的獲利性和科學性。
三、企業并購中的風險的成因
(一)并購企業雙方信息不對稱
融資方和目標企業之間沒有互相了解,產生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可以加大并購活動的風險率。這是因為在并購之前,雙方不夠了解對方的信息和資金情況,在并購過程中,很多財務報表和負債問題不相符。例如無資產抵押擔保問題等會影響到企業并購的正確性,威脅到企業的資產盈利。
(二)價值評估體系不夠完善
企業在評估過程中存在很多主觀因素,因此在評估企業價值的過程中保障評估的可觀性,在財務處理過程中導致評估存在偏差,無法實現企業并購的對稱性,無法保證企業并購預測的準確性。
(三)融資結構不合理
如果企業利用了單一的融資方案,無法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融資方式,忽略了并購需求,就會導致很多企業采取多種融資方式,但是利用多種融資方式會導致結構不合理,使融資風險不斷增加。
(四)支付不夠方式
企業利用每一種并購支付方式都會面臨一定的風險,沒有毫無風險的支付方式,這也約束了企業直接付方式的選擇。在并購方式選擇的支付方式不夠準確,提高了企業籌資的成本,或者無法全面掌握控制權。
四、企業并購中風險防范措施
(一)并購前的財務風險
在并購之前,企業會面臨投資風險,因為選擇的目標企業不夠恰當引發一系列風險,企業需要在戰略角度思考并購方式,如果高層決策沒有清晰的認識企業總體發展戰略,選擇目標企業的過程存在盲目性,就會承受投資風險,導致并購失敗。
為了降低風險系數,并購方需要仔細調查目標企業各個方面,征求政府部門和企業管理層對于并購方案的看法,接納他們的建設性建議,同時需要了解企業同意并購的真正原因,避免為并購后企業管理增添麻煩。
(二)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
企業并購過程中可能會面臨融資風險和支付風險,并購定價不合理就會引發融資風險和支付風險,因此并購財務風險也可以被稱作定價風險和融資風險等。
1.定價風險和防范
并購方如果不夠了解目標企業的情況下就選擇并購,可能會提高并購的風險率,無法為企業帶來效益。因為沒有確定目標企業的融資價值等,引發定價風險。此外在定價過程中,并購方單一的利用目標企業財務報告資料,沒有發現財務報告中存在的缺陷,這樣就會影響到目標企業評估的準確性,最終可能會設置不合理的并購價格。并購方需要準確評估目標企業的負債情況,檢查企業的會計報表,避免出現虛報問題。
防治定價風險,并購方需要全面的審查目標企業,綜合分析企業的產業環境和財務狀況等,合理預測企業自有現金流量的未來發展情況,這樣才可以科學預估目標企業價值。
2.融資風險和防范
企業并購需要大量的發展資金,企業要想實現并購,就要按時籌集足夠的資金。可以利用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利用債務融資方式需要承擔較重的利息,如果沒有恰當的安排資金,引發財務危機。利用股權融資方式,可以使原有的股東權益稀釋,限制股權融資的留存收益融資數量,股票發行過程中也會面臨各種限制條款。
(三)并購后的財務風險
1.財務組織制度風險和防范
并購方和目標企業之間在并購之前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在并購之后需要實施管理整合,否則就無法獲得準確的財務組織結果,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無法全面的反應出現,導致決策失誤。
因此在并購之后,需要根據并購目標統一原有企業額對財務管理目標,根據并購方的財務管理目標,完善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和財務管理模式,以并購企業為中心,設置現代化的財務管理體系。最后企業需要根據會計準則、企業經營模式,統一企業內部的會計核算方式,利用統一的會計核算程序,這樣才可以將企業整體的財務狀況反映出來。
2.財務實施風險和防范
如果目標企業資產結構不夠合理,或者資產負債率比較高,就會加大并購方的負擔,因此并購之后,并購方需要處理存在的不良資產,將缺乏獲利能力的產品線停滯,或者采取剪裁冗員的方式減少企業成本。此外并購之后需要整合企業財務,每項業務都具有一定的聯系,如果沒有采取合理的整合方式,就會極大的浪費資金,導致現金流短缺。因此并購后企業需要科整合經濟實體和現金流轉方式,促進企業發展。
五、結束語
企業并購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并購過程中,切記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風險,尤其需要重視財務風險,加強管控風險,進一步管理企業并購財務的相關工作,保證企業利用并購方式增加自身的價值,提高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舒迅.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問題——以美的并購庫卡為例[J].現代企業,2019 (02):104-105.
[2]龔燦會.新形勢下我國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及防范路徑[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 (23):136-137.
[3]賈韻儒,包蘇日古嘎.中國企業跨國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問題分析——以W集團并購AMC院線為例[J].農家參謀,2018 (18):293-294.
[4]梁顯群.新形勢下企業并購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及對策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8 (22):133-134.
[5]董剛.關于企業并購中的融資管理及并購后的財務整合研究[J].會計師,2018 (12):43-44.
[6]黃映梅.新常態下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與對策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 (09):286.
[7]張欣.從海爾并購通用家電看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J].財會學習,2017 (2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