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萍 崔市國
摘要:本文圍繞對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平臺進行創新、對網絡信息平臺進行強化與規范、構建并完善心理咨詢平臺三個方面展開討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一些筆者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夠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和發展帶來一些啟發。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路徑
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持續的創新,在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下,人們的價值觀變得更加多樣化,從而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創新迫在眉睫。本文圍繞對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平臺進行創新、對網絡信息平臺進行強化與規范、構建并完善心理咨詢平臺三個方面展開討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進行了分析。
一、對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平臺進行創新
(一)合理增設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
對于大學生而言,理論課堂學習是一種提升大學生素質的良好手段,此外還可以幫助學生強化理論知識的掌握。然而大學生理論課堂對教學內容所提出的要求也是較高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須具備深刻性以及可塑性。理論知識學習對于現代大學生而言,能夠有效保證他們行動的自覺性,為學生解答各種方面的疑問,是學生進行問題探究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推動力。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對于理論知識也是具備一定要求的,必須能夠體現實際生活,同時又與人文關懷相貼切,對大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具有一定促進作用。教師在對有關案例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在對事件經過以及背景進行描述后要求學生共同針對事件進行討論,使學生深入了解課本以外的延伸內涵。
(二)加強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建設
學校能否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優秀人才,主要取決于教師。在育人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的一面鏡子,其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育人的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必須得到高質量教師團隊的保證,高質量的教師團隊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僅是最基本的條件,同時也是高效教學質量的保證。所以說,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過程中,師資隊伍建設成為了重中之重。首先,必須對教師隊伍結構進行全面改進,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涉及的教師主要包括專職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以及其它學科的任課教師。需要慢慢實現“專職理論教師為主其它教師為輔”的教學狀態;第二,全方位改善教師的綜合素質。培養教師的終身學習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忘知識體系的更新,保持與時代發展相同的步伐,對教學觀念以及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反思,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
(三)提升大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時效性也是非常關鍵的,這樣一來才能更好地將課堂中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具體的實踐過程,使學生掌握學有所用的技能,從而全方位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效率。 大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否得到提升,主要取決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及實效性,教師的主要作用在于知識的直接灌輸,而在這一過程中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降低。要想使大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首先必須從大學生的入學日著手進行管理,培養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理念,充分意識到學習的作用;第二,通過創新方法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改變大學生以往被動式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對網絡信息平臺進行強化與規范
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之下,計算機網絡已經開始在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滲透,并逐漸走入了人們的生活。網絡信息具有多樣化特征,因此對于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行為方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并未高校教育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當然,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計算機網絡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也存在一定的挑戰,它的出現導致各種前所未有的問題層出不窮。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依據網絡時代的發展特征以及趨勢,對網絡平臺進行充分利用,將教育思想和政治理念充分而又合理地融入高校課堂教育當中。但是,互聯網是一個高度自由的平臺,網絡環境是十分復雜的,所以說盡快與網絡環境相適應,做好軟件建設以及硬件建設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面是十分關鍵的。
(一)正確使用互聯網平臺對班級進行管理
在互聯網環境之下,人們之間的溝通方式也發生了徹底的改變,網絡成為了大學生日常聯絡溝通的主要渠道。大學生群體中的手機用戶越來越多,特別是在九零后學生群體中呈現著直線增長的趨勢。教師開始習慣于使用微信、QQ等方式進行班級溝通,用于日常學習的交流。為了提升班級管理效率,每個班級都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群或者是QQ群,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師生之間的交流頻率,然而教師以及輔導員的管理效率仍然較低,具有極大的提升空間。作為現代教育工作者以及輔導員,需要對網絡平臺的便捷性進行充分利用,將其與大學生網絡生活相結合,強化網絡平臺的日常化管理,構建輕松和諧的網絡氛圍。例如,政治輔導員在使用班級微信群的同時可以建設一些具有特色的網頁,將資料進行上傳實現班級內的共享,激發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微信群來開展各種主題活動。
(二)將網絡教學模式導入課堂教學
在傳統思想政治理論課當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并不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無法較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在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首先,借助互聯網來加強教學課堂的豐富性。在實施教學工作時,可借助網絡平臺為學生展示理論知識,從而加強理論知識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在對圖像與聲音的有效利用下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創造性;第二,借助互聯網構建全新課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將各種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信息進行上傳,使其實現網絡共享,并構建一個專門存放思想政治教育資料的網絡庫,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得到更豐富的理論支撐,最終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質量。
三、構建并完善心理咨詢平臺
(一)全面掌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在改革開放的不斷進程下,人們在物質生活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應的思想理念也開始發生變化,各種新老觀念碰撞在一起相互融合,讓人們難以適應。特別是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這種快速變化的環境使他們變得更加焦慮、抵觸,甚至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必須不斷進行創新。 所以說,在不斷開展思想教育的過程中也必須同時做好心理咨詢工作,使其走入更多師生的視野當中。高校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能夠進一步了解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善和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要確保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被更全面地掌握,必須通過一些科學方法針對大學生群體進行調查分析,同時依據所收集的數據實施分類、梳理以及分析,在此基礎上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及時發現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盡早進行預防,并及時解決,提前干預,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能夠得到充分體現。
(二)強化心理教育
針對大學生所開展的心理咨詢工作是具有靈活性的,必須根據教育人員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為了能夠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心理咨詢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構建一個系統的心理咨詢教育體系。將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教育部門,使相關師資隊伍不斷變強;相關學院系的作用也需要進行充分發揮,作為心理咨詢工作的輔助部門,各學科院系必須著重關注學生的成長,為其開展相應的心理指導,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必然途徑。大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對象,它的地位具有很強的主導性。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創新能夠有利于教育者本身素質的提升,并在原有教育理念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除此之外,在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發展與創新的同時,教育者能夠有效把握每一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中的相關要素實施更加深入的協調,促進高校教育得到更加健康、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寧楠.“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有效性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8.
[2]魏茹冰.淺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新方法與實踐途徑[J].高教學刊,2018,(07):32-34.
[3]許力雙.中國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D].吉林大學,2016.
[4]李茂.自媒體視閾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淺析[J].時代教育,2016,(01):139.
[5]任艷妮.大眾傳媒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有效性研究[D].西北工業大學,2015.
(本文系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8-2020年度課題,課題名稱:新時代山東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創新研究,課題編號,DGW1820GZ045。單位:山東現代學院;作者簡介:馬艷萍,研究生,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