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迪 苗琳 郭安 乞燦星
摘 要: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傳統文化的發展也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歷史悠久,具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以及文化價值。這些傳統文化元素對于中國人的思想觀念的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隨著全球化、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傳統文化元素在國家的快速發展中具有更大的價值。傳統文化元素是一種符號,代表著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精神氣概。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氣質,讓中國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參與到國際競爭中。文章通過分析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當代價值,對于其在當前環境中的創新途徑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當代價值;創新構建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文化產業設計中的應用研究”(201803130124)研究成果。
在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對于傳統文化元素的認知,大家都提出不同的觀點和意愿。一部分人認為傳統文化元素是中國人民群眾的智慧結晶,所有的東西我們都應該進行傳承與發揚;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傳統文化元素是落后守舊的東西,應該摒棄,鼓勵支持創新發展。
這兩種觀點都太過于偏激,不能夠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評定傳統文化元素的真正價值。在當前新的社會形勢下,我們應該認識到傳統文化元素的價值,然后選擇性地發揚與繼承。在與社會發展相結合的情況下,積極創新探索,讓傳統的元素迸發出新的活力。將傳統文化元素發揚與傳承,要時刻關注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關注文化發展的大方向,與時俱進,從而讓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得以更好的傳承[1]。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當代價值
(一)自強不息的精神推動文化建設
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對于發展我國文化事業以及培養人民群眾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自強不息對于中國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當代價值。
在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基礎之上,形成了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正是這樣的力量推動著中國人民不斷追求卓越,大力發展創新,積極應對世界的挑戰,參與世界的競爭,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全球的競爭日益激烈,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政治上,都需要我們不斷地發展與創新,形成自身的獨特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在世界競爭中取得有利的地位。要形成自身獨特的競爭力,需要我們堅持發揚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建立起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過不斷創新,開拓進取,實現中國的發展目標,實現中國人民的中國夢。
(二)傳統文化的正氣構建社會正能量
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注重高尚的情操和氣節,這在古代很多的詩詞文化中都有體現。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操。這些傳統文化中有太多的內容所傳達的都是中華人民的一身正氣,這讓人民能夠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不斷傳承與創新中國的文化。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要充分認識到這種高尚的情操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才能夠將中國見義勇為、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傳統的文化精神得到傳承和發展。
傳統的文化正氣是形成社會正能量的基礎,注重傳統文化所傳達的正氣,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在人民群眾的意識中形成正直的意識,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要有強烈的正義感,明確的是非觀念,在中國的社會發展中形成一種充滿正氣的氛圍,通過越來越多正能量的傳播,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和諧,社會的進步更加迅速。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庸之道構建和諧社會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庸之道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思想,其實際上是一種對待事物的辯證之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堅守中庸之道,追求事物的和諧統一,在事物的發展中能夠求同存異,最終達到共同期望的結果,化解相互之間的矛盾,是中華民族精神中最基本的意識形態,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最精髓的部分。
基于這樣的一種思想理念,當代的人能夠放緩心態,處理問題時能夠保持理性的狀態,避免陷入極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能夠很好地維護和諧狀態的氛圍,保持社會的穩定與團結。
中國人民必須認識到這樣一種精神的當代價值,繼承它的精神內涵,在新的歷史背景之下,又能夠在其中發展出新的東西,增強各族人民之間的凝聚力,從而促進和諧社會的不斷發展,增進我國各族人民之間的團結友好。
(四)中國傳統文化中民本思想推動中國社會構建
民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的重要思想內容,它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本主義特色。這種人本主義特色與國外的人本主義是不同的,它是在中國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適合中國發展的基本國情。
中國的民本思想,注重強調在農業的發展中,國家對于人民生活的作用,與國外在商品經濟之下形成的法制思想有所不同。中國的民本思想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對于中國的社會發展有很強的推動力量。
基于這樣的一種傳統文化元素的思想基礎,中國社會的發展應該關注傳統民本思想,汲取其中有利的思想和方法,應用到現代社會的構建中,這樣對于實現國家的進步,實現社會的公平,具有很強的推動意義。
同時,在這樣的精神指導下,中國社會在構建過程中能夠更加注重民生問題,關注人民的力量。從這個層面來講,傳統的民本思想對中國社會的發展仍然有很重要的當代價值[2]。
(五)有形的傳統文化元素推動經濟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所代表的不僅僅有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傳達的精神思想,還包括很多有形的文化元素。傳統的手工藝、傳統的文化符號、傳統的技藝等這些都屬于傳統的文化元素。這些文化元素的傳承與發展,能夠帶動中國經濟的發展。
在高新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對于傳統東西的傳承有些困難,其自身的局限性決定了其發展的速度。但必須認識到的是,有形的傳統文化元素的發展,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一個增長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