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萬剛 魏美惠
摘 要:高中美術教學是現代高中美術教育中的重要內容。我們需要通過對高中美術教學的認識發現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對策,改進高中美術教育,促進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促進教育發展。
關鍵詞:高中美術;美術教學;教育發展
美術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學生進行學習的任何時期都要開設,對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美術教育的過程當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育,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給他們選取恰當的教學素材,并且在教育過程中選取合適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才會得到全面的開發。但是目前的高中美術教育中存在很大的問題,因而,學校應重新認識藝術的重要性,把握新課程變革的機遇,積極實施對策,改善高中美術教育的不足,促進中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隨著藝術教育的迅速開展,藝術類學生的隊伍不斷壯大。作為一個特別群體,高中生處于青春期,與其他普通大學生相比,他們經歷更多的煩惱,承受更多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心理問題已經成為他們身心健康的最大障礙,不利于他們成才。藝術類學生的心理問題處理能力已成為高中藝術類教育的首要研究課題。
一、高中美術教學現狀
美術教育的內容其實很廣泛,但現在一些教師僅僅照搬教材知識,在教育中沒有為學生提供豐厚的學習內容。學生需要對藝術有很強的理解力。理解力是提取事物本質的能力,因此,學生的藝術理解能力對藝術知識的積累有著重要的含義。教師對藝術的廣泛介紹和剖析、解讀也是實行藝術教育的關鍵。教師不是簡單地照搬教科書知識來進行教育活動,也不是把空洞的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來完成教育。在美術教育中,通過師生的互動,學生可以發現作品在教科書之外的各種聯絡和更深的內涵。因此,教師不只要更新自己的知識,而且要廣泛地涉獵古今中外藝術史知識。只要這樣,才能更深刻地表現高中美術課程的含義。
現在,我國高中美術教育中的顏色靜物素描練習主要以西方繪畫觀念和表現手法為基礎,以形色為主,使用顏色銜接和繪畫技巧來表達直覺感觸,以達到較為理想的視覺效果。在藝術院校的專業考試中,素描的專業水平和繪畫技能是重要的考察科目之一。在高中,藝術類學生中有許多對美術和繪畫不感興趣。面臨高考的壓力或父母的壓力,許多學生被逼無奈才選擇藝術專業。由于他們缺少對繪畫藝術的熱愛,所以根基不牢,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知識的渴求不強。許多學生都有消極的應對技巧。一些藝術類課程采用了常規的高考教育形式。面臨高考的壓力,許多學生將經過這些藝術實踐組織進行一些突擊訓練,并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完成繪畫技巧的學習,這對藝術水平的提升產生了負面影響。色彩靜物寫生是藝術學習的基本技能。一步學習法能在短時間內發生一定的效果,但只有經過長時間大量的練習,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促進學生繪畫技巧和藝術水平的提升。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存在的問題
當前美術專業學生在色彩靜物素描等繪畫練習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在色彩靜物寫生時色度怎么變化,怎么精確地調整色彩,色彩圖案怎么做到真實、天然、清晰,有哪些色彩使用規則和顏料等。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認識和技能方面。
(一)認識方面的問題
根據藝術心理學的相關研究理論,認知在繪畫中起著重要的效果,它可以幫助藝術家進一步拓寬思想,提高技能。對于藝術類學生來說,繪畫技能的進步主要在于后天的長時間訓練和培育。繪畫認識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許多初學美術的高中生在顏色靜物素描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與繪畫認識有著直接的聯系。首先,很多學生缺乏對整體顏色的掌握能力,導致對靜物的認知出現誤差,使繪畫形象缺少凝聚力。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學生在觀察靜物時沒有建立對它們對立統一性的理解,使畫面顯得不舒服,影響了作品的表現力。其次,有些學生在運用色彩時很難準確把握,在創作中,在匹配目標和顏色時會出現問題,使畫面看起來很混亂。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顏色概念理解不到位,導致了在繪畫過程中無法正確把握顏色的運用技巧。因此,在繪畫中只有正確地理解顏色的概念,才能提高繪畫的顏色運用水平和藝術感染力。
(二)技能方面的問題
繪畫理論知識和繪畫技巧是影響繪畫能力的兩個關鍵因素。兩者都是不可缺少的,需要學習者留意。同時,繪畫技巧是作品的骨架。只有注重技術訓練,才能表達出豐厚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對于色彩靜物,練習繪畫技巧尤為重要。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技術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把握不好畫面的比例。大多數學生在靜物繪畫中存在問題,主要是由于目標處理的誤差,導致目標比例不合理。第二,畫面的藝術表現是不合理的。一些學生在繪畫中的色彩排列上有誤差,這使得圖片層次感很差。有些學生在繪畫時沒有合理的顏色分布,這影響了繪畫的藝術效果。這些問題的出現是由于缺乏對顏色聯系的把握和顏色分配技術的不足,最終影響了作品的藝術體現。
三、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常見問題的解決對策
針對高中生顏色靜物素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分析問題的深層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并采取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充分提高學生對繪畫藝術的了解,提高繪畫的技能。
(一)重視培養學生的美術意識,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在顏色靜物教育中,學生顏色控制不充分,顏色辨認能力差,通過繪畫辨認能力的培育與提高,對顏色靜物教育的要求得到進步。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們應該運用多種辦法培育學生對繪畫的理解,進而提升學生的顏色運用能力。首先,教師要加強名畫鑒賞教學,為學生的繪畫創造營建一個良好的氛圍。通過引導學生剖析優秀作品的繪畫風格和藝術美感,學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藝術作品的藝術精神,不斷構成個體對繪畫的了解,激起繪畫熱情。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化了解臨習名畫,不斷發現自己在繪畫技巧上的不足,建立正確的繪畫觀。再次,教師應選出一些優秀作品進行必要的分析、解說,讓學生學習優秀作品的創造過程,學習優秀作品的藝術風格和特點,然后運用到自己的繪畫中,創作出個性化的作品。
(二)重視理論教學,讓學生打好理論基礎
學生在色彩靜物學習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反映了他們對理論知識掌握得還不夠扎實。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采納多種教育辦法,使學生能夠掌握豐富的繪畫原理,牢牢把握色彩搭配和物體比例。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培養科學的觀察方法,讓學生學會發現、總結畫面的色彩聯系和色彩改變,在繪畫過程中學會合理地運用色彩。一般的觀察方法是整體的和比較的。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教育實踐中進行相應的訓練,使學生把握繪畫的本質,奠定繪畫的基礎。其次,教師應加強色彩理論常識的教育,使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加深了解,提升繪畫技巧。例如,在學習互補色常識時,教師能夠展示紅紙黑墨在陽光下的色彩改變。在這種直觀的實踐中,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為漸進式提高繪畫技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把希望寄托在藝術高考上。隨著藝術考試數量的增加,文化課程的錄取分數也隨之提升。對文明成績的要求愈加嚴格,有助于提高藝術人才的綜合素質。我們不能回避的是大多數藝術專業學生的文化基礎薄弱。高中課程信息量大,藝術類專業發展難度大,使得學生很難合理安排文化類專業課程。當然,本文的研討也有很多局限性。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及的經歷、知識和精力的不足,剖析的全面性有限。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高中美術學生的素質,將繼續充實自己,對高中美術學生的培育進行愈加全面、繼續、深化的研討和剖析。
參考文獻:
[1]李旭珍.高中美術生數學素養的培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
[2]吳繼英.高中美術特長生語文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3]朱青.創造力的培養與美術考前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4]郭春麗.高中美術特長生地理學習能力培養研究[D].河南大學,2015.
[5]陳潔.高中美術生歷史課堂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
蔡萬剛,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魏美惠,鄭州106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