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智 楊星林 張海波
【摘要】作者結合西院區醫療綜合樓的精裝修吊頂工程,列舉了吊頂施工過程中經常碰到的三個具體問題;又結合工作實際,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問題出現的具體原因,并就下一步如何避免或具體解決該問題提出了三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最后從建設單位管理者的角度與讀者分享了管理精裝修吊頂工程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吊頂工程;總承包;BIM;體會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896年,醫院分總院區、東院區和西院區三個院區, 2018年8月西院區順利投入運營,主要建設醫療綜合樓,面積12萬平方米,設計床位1000張。醫療建筑室內精裝修工程處于項目施工的后期階段,是項目能否達到設計效果的最直接呈現,也是體現整個建筑美觀和質量的面子工程。作者結合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西院區醫療綜合樓項目精裝修施工過程,對吊頂施工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進行探討。
1、吊頂工程施工問題表現及原因分析
1.1問題表現
吊頂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以下三個主要問題:
第一、吊頂高度不能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醫療建筑是公共建筑的典型代表,吊頂高度如果太低,會給人很大的壓抑感;而恰恰醫療建筑在吊頂施工過程中會出現達不到標高的情況,如病房走廊等公共區域。
第二、依附于吊頂上的各種末端不能合理美觀布局或者達不到應有的功能設計,如公共走廊噴淋、煙感不在一條直線上或者間距不一致,筒燈底殼較長無法嵌入安裝,消防排煙風口硬連接安裝低于吊頂。
第三、以礦棉板、巖棉板為吊頂材料的走廊或者房間,一方面會出現安裝了消防喇叭、監控設備的吊頂變形;另一方面房間內燈具或風口安裝位置與吊頂分割不協調,影響整體美觀效果。
1.2原因分析
第一、吊頂內管線眾多;主要有橋架(強電、弱電)、有些工程還專門給通信運營商增加了通信弱電橋架,空調水管(供水、回水、冷凝水),消防水管(噴淋、消火栓),生活水管(冷水、熱水),醫療氣體管(正壓、負壓、氧氣),風管(排煙、新風、排風)等各專業管線;同時有水管線和風管外面還有橡塑等保溫層,也無形中占據了吊頂空間。
第二、管線安裝要遵循避讓原則;如常溫管線避讓有溫差變化的管線,電氣管線避讓給水管線,有壓管線避讓無壓管線,細管避讓粗管等安裝避讓原則。
第三、管線安裝沒有整體排布方案或未做樣板;各專業管線施工隨意性太強、不講究施工工序,施工單位往往有“誰先施工誰占據主動權”的思想,結果造成吊頂內空間浪費嚴重。
第四、吊頂材料選取很重要;為后期檢修方便,一般在病區走廊、診室或醫護辦公用房等區域,大多選用礦棉板為吊頂材料,但是該材料也有弊端,一方面該材料容易受潮變形,另一方面房間內吊頂分割排版要結合燈具和風口的位置。
2、吊頂與管線施工沖突解決方案
在吊頂施工過程中就會發現由于某個施工單位的管線影響,吊頂高度達不到設計要求。一般解決方案是要么降低吊頂標高、要么要求安裝單位拆除重來,既拖延了工期又產生了不必要的拆除費用,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這樣的問題出現呢,作者有以下三點解決方案供參考:
2.1采取設計總承包模式
現實工作中設計單位往往只完成結構、建筑、水暖電等專業圖紙,幕墻、精裝修和凈化等圖紙進行二次深化設計,由于設計單位之間缺乏有效對接與溝通,更甚者精裝設計人員對前期圖紙熟悉程度不夠,出現二次深化設計與原設計脫節的現象,在工期和經濟上給建設單位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所謂設計總承包是指建設單位將項目設計管理及技術協調工作委托給一家設計單位、由該設計單位根據建設單位要求全面負責管理整個項目的設計工作,承擔主要設計任務,全面指導和協調專項設計單位開展工作,向建設單位負全部設計責任,形成一個完整的、嚴密的設計管理體系[1]。這有利于設計總承包單位對所有設計圖紙的集中把控,各專業圖紙在出圖之前都要經設計總承包單位聯合會審、復核,把存在問題化解在設計階段。
2.2采取施工總承包模式
目前在醫療項目建設過程中,土建、給排水、消防、強電安裝等工程一般由總包方來施工;空調、智能化、精裝修、幕墻等工程一般由建設單位另外分包,分包合同與建設單位直接簽訂,勢必會造成分包單位與總承包單位配合不到位,現場施工扯皮推諉的現象時有發生。
所謂施工總承包是指施工項目的承包人將所有的施工任務交付給具有相應資質的總承包單位。根據《建筑法》,大型建筑工程或者復雜的結構工程可以由兩個以上的承包商共同承擔[2]。
這就要求建設單位在招標發包前要準備好相關圖紙,將所有土建、安裝、幕墻及精裝修等全部工程納入招標范圍,這不僅有利于建設單位早期對工程造價的把握,更有利于施工進度、質量的控制。比如本項目中總承包方在吊頂內采取聯合支架,將空調、消防管線,強弱電橋架統一布置,既節約了空間又節省了造價,還保證了合理的吊頂高度。
2.3采用BIM技術對吊頂內管線優化排布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相相關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筑模型的建立,它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形等特點 [3]。
本工程利用BIM技術對吊頂內管線、橋架、風管及結構進行模擬碰撞檢查,對出現問題及時進行了調整,有效解決了走廊吊頂標高問題。該工程由于采用了BIM技術排布,走廊吊頂高度比一期工程普遍提高了150mm。對于BIM技術碰撞檢查遇到的無法避免問題,可以進行提前干預。比如說對管線密集無法固定吊筋的可以考慮加裝吊頂轉換層;對體積較大的新風或者排煙風管在保證截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拉伸處理、或者對部分不常用有壓管線局部移入房間處理,前提是征得設計單位的復核認可。
結語:
精裝修吊頂工程是精裝工作中難度最大,和其他專業交叉配合最多的工程。作為建設單位管理人員,有以下四點體會:第一、重視精裝圖紙的會審工作,邀請安裝單位參加,對問題管線進行事前或事中控制;第二、組織精裝修單位提前進場,標高要提前彈線,給安裝單位做好現場提醒;第三、不定期召開現場協調會,對施工中遇到可能影響標高的問題進行分析,及時解決;第四、要充分發揮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現場管理人員作用,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參考文獻:
[1]張布誠.建筑工程項目設計管理模式創新探索[J].中國勘察設計,2015,02期:84-89.
[2]唐峻.施工總承包項目安全風險與防范[J].居舍,2018,11期:181-181.
[3]陶雙龍.施工總承包企業BIM技術實施方法[J].安徽建筑,2018,04期:58-60.
作者簡介:
王炳智(1982-),男,學士,經濟師,研究方向:醫院基本建設與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