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祥芳
【摘 要】 作業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檢驗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手段。但是許多教師卻總是忽略學生訂正作業的情況,進而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認知上的錯誤。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展,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訂正的環節日漸暴露出其弊端,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數學課堂教學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當打破傳統,努力發揮出作業訂正能調節學生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等積極的價值,積極提高作用訂正的有效性。本文以如何提高小學數學作業訂正的有效性為主題,進行相應的探究。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有效性 探究
隨著新課改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推進和發展,作業訂正教學中隱藏的問題日益暴露和突顯出來。合格的教師應及時打破作業訂正中的陳規陋習,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創新訂正作業的方式。作業訂正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必要環節,不僅能反映出數學教學效率及質量的優劣程度,還能體現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學生進行學習反饋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數學課堂快速發展,教師要努力提高數學作業訂正的有效性,不斷完善和創新數學作業訂正策略。
一、因材施教,制定有效的作業訂正策略
每個學生都是具有獨立個性的個體,因此,每個學生思考問題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有所不同的,教師要積極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和制定符合學生自身發展和進步的有效訂正數學作業的策略,以此實現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因材施教。如對數學基礎好的學優生而言,教師會發現他們數學作業之所以出現問題,原因主要有兩點,即做題馬虎、思考問題不夠全面。為此,教師可以為這些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分析問題的時間及空間,引導學生自主訂正,讓這些學生明白自己有能力查漏補缺,讓學生在訂正的過程中掌握解題技巧,進而加深對作業訂正的印象。而對于中等生而言,他們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及學習數學的熱情,但是自主學習能力并不是很強,為此,教師可以幫助中等生提高自主學習及互幫互助能力,對于一些拓展題,引導他們以基礎知識為突破口,解決問題。對于學困生而言,教師可以以夯實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為重點,建立他們的信心,不能操之過急。
二、指導學生掌握作業訂正方法
簡單來說,指導學生掌握訂正作業的方法其實就是提高訂正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通常情況下,學生在分析出錯原因,并對錯誤進行重新的練習和演算之后,其在對數學的學習上就會顯得更認真和仔細,因此,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訂正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就需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將訂正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訂正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訂正方法。首先,圖形訂正。一些數學題在采用常規的解題方法時,會顯得較復雜,這就會導致學生無法應用已知知識進行解決。為此,學生就可以根據問題的要求,進行草圖的繪畫,再根據圖形的性質、位置、特點等進行解題,這樣不僅能方便學生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其次,圈閱訂正。有時候,學生做出一些數學題,并不是他們不知道如何進行解答,而是在實際解題過程中,讀錯了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問題、數據等,簡單地說就是學生的不仔細導致了題目的做錯,為此,學生就可以進行圈閱訂正,畫出已知條件中重要信息,進行相應的改正。最后,反證訂正。這種借助逆向思維,通過反例來解決問題的方法,能更有效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的所在、理清學生的解題思路。指導學生掌握合適的訂正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訂正質量和效率,無形之中提高了作業訂正的有效性,同時,當學生充分掌握了訂正的方法之后,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分析能力就會有質的飛躍,進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三、物盡其用,充分利用數學中的錯題資源
由于學生認知能力存在特殊性,因此許多學生在一些數學問題上老是犯同樣的錯誤,而且這樣的錯誤往往具有普遍性,教師可以充分而合理地應用錯題資源,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制作作業糾錯本。對學生而言,可以把平時作業及同步練習中出現的數學錯誤進行整合,在整理過程中認真分析,找出問題癥結所在。簡單的整合步驟可以分為以下幾步:錯題原型、原因分析、解題的正確方法。為了加深訂正印象,學生還可以將自己的錯題原因同同學進行交流討論,進行及時的學習反思。對教師而言,教師可以建立屬于自己的錯題記錄本,將學生常錯的題目或典型例題記錄下來,復習的時候,對這些題進行數據或情境調整,讓學生再次練習,以此提高復習的有效性與針對性。其次,讓錯題集轉化為有效的教學資源。第一,精選錯題成例題。教學分數乘法時,可以對學生的錯題進行總結,將錯題轉化為例題,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能實現教師教學目標。第二,讓錯題集成為學生的學習寶庫。每次單元練習之后,教師都要要求學生進行及時反思,并填寫相應的單元測試反思評價表,讓學生對錯題進行思考、分析,進而使學生得到更高的數學感悟,有效掌握基礎數學知識。建立錯題集,使學生正視自己的不足,有利于激勵學生形成嚴謹的學習態度。
總之,數學作業的訂正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完成得好,則可以有效地強化數學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數學教學課堂的質量。為此,教師應積極地關注學生的訂正狀況,將學生的每一次訂正都當做是對自己教學的檢驗和反思,并根據學生的實際訂正狀況進行適當的教學調整,以此更好地提高作業訂正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學上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張亞琴.小數數學作業訂正的有效性策略[J].學子(理論版)2014.
[2] 金艷.小學數學作業有效訂正的策略[J].江蘇教育,2013(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