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摘 要:1997年我國修訂了《合伙企業法》,2016年再次修訂后,一直沿用至今,法律的不斷完善,對合伙企業的破產等進行了明確的法律規定。法律法規的完善,刺激了企業的投資,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也使合伙債權人得到了合理的保護。隨著近幾年經濟快速增長帶動了小微企業數量的快速增長,無論是個人合伙還是有效合伙,在破產等問題上,都是合伙企業法的正常實施面臨著許多問題,對合伙人得不到有效的保護。本文就從通過當今合伙企業法的實施現狀,分析該法律在當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合伙企業法;法律實施現狀;問題分析
21世紀以來,我國合伙企業模式得到迅速發展完善,《合伙企業法》等與合伙企業相關的法律也得到了不斷的修訂和健全。從企業投資角度來看,法律的修訂完善,是我國企業的組織形式得到了里程碑式的創新,有效解決了風險與利益不一致、債務責任、雙重稅負等問題,加速了民間資本的流通,使我國區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我國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合伙企業內部結構進行了進一步的轉變,互聯網對企業征信等方面的促進作用,也促進了中小維合伙企業的發展,合伙企業在我們經濟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給合伙企業法律法規帶來巨大的沖擊,面對如今的挑戰,相關法律需要針對現存問題進行基于長遠考慮的修訂,進一步促進合伙企業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的高質量增長。
1.《合伙企業法》的實施現狀
最新版的合伙企業法做出了一些重要修訂,增加了有限合伙、特殊普通合伙等制度,公司法人可以參加合伙。法律對合伙人和合伙公司的范圍和概念有明確的限定。中國目前的合伙種類包含有限合伙、普通有限合伙兩種,合伙的方式為組織性合伙和合同性合伙兩種。
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高質量增長,社會經濟需求多樣化,合伙種類也呈現多樣化的的發展。合伙企業作為共同經營的企業模式,隨著《合伙企業法》等法規的修訂完善,對合伙企業的保障更為全面合理,企業內部結構也呈現靈活性、適應性的多樣化發展,更能滿足企業內部和發展的多方面需求。
但如今組織型合伙模式在我國依然很常見,使得《合伙企業法》在對破產等問題進行法律實施時,存在多方面的問題。雖然我國在加強企業管制的同時,出現了合同合伙等更高級的形式,但組織性合伙并沒有被淘汰。
當然,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經濟環境的友好發展、人們對法律認知更全面等方面都在促進我國合伙企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如《民法通則》中已承認合伙主體的地位,將其納入民事主體的大中。對于我國合伙企業的迅速健康發展,《合伙企業法》的實施功不可沒,雖然該法律依然因經濟快速發展、組織性合伙在法律實施中出現許多困擾,但目前合伙企業的健康發展和相關檢查制度的完善,使該法律正在向更好、更完善實施的方向前進。
2.《合伙企業法》的實施問題分析
《合伙企業法》中對合伙人給出了明確限定,對將合伙企業納入破產適用范圍中,如第92條中對債權人提出破產申請、普通合伙人清償、無限連帶責任等進行了規定,第135條對非法人的合伙人清算給予明確界定。這些具體的法律細則對合伙企業中各種相關人員、組織進行了詳細界定,但卻沒有對于破產法等的適用細則,這表明,在處理破產等訴訟問題時,立法者在一些情況中是回避態度,那么事件的解決就變得更為復雜和困難。本節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分析《合伙企業法》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2.1合伙企業破產,普通合伙人不免責條例在實施中的問題分析
合伙企業的無限連帶責任特征,使合伙企業破產解散后,原有債務承擔人結構仍然完整存在,換而言之,即普通合伙人需要承擔無論任何原因產生的企業債務。由于互聯網快速發展等原因,許多違法違規行為滋生,并難以被快速有效查處由此,給合伙企業的經營、資金等都帶來了難以預料的沖擊,那么在依法破產時,法律實施與經濟學、法理等方面,都與普通合伙人存在沖突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①從經濟學分析,合伙企業的每筆投資都存在風險,而債權人想要做出利益最大化的投資,必須對合伙企業的經營現狀及未來發展規劃作為正確判斷,對自身處境、利益進行判斷和取舍。
但由于我國合伙企業資本設立的限制低,且存在明顯的組織性合伙傾向,因此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加大了對合伙企業的投資風險。對于普通合伙人而言,法律規定的無限連帶責任,實質上就是指其需要承擔企業經營、投資等各種風險;而對于債權人而言,這樣的法規降低了企業風險以及連帶責任。因此企業破產時,普通合伙人也需要背負巨額的債務,因此這項法律雖然給債權人提供了保障,但沒有協調好免責與無限責任,不符合立法目的,也不利于促進債權人、合伙人進行交易,不利于合伙企業市場的優勝劣汰的發展。
②法理分析,如果合伙人在破產后免責,有損債權人利益,如不免責,則失去立法目的。看似這種沖突不可協調,但如果對無限責任進行準確的定位,或與可以緩解這一矛盾。一些學者認為無限責任不是對于所有案件都是絕對的,《合伙企業法》中規定的除斥期間就是最好的說明,但該法律與破產法中責任限定的沖突,使法律實施時依然存在諸多沖突。
2.2有限合伙中出資、責任保護等問題
有限合伙中合伙人在管理事務中存在的問題 :《合伙企業法》對合伙人及合伙事務進行了原則規定,指出有限合伙人無權執行企業事務,且不能對外代表企業。有限合伙人只是出資參與合伙企業和分紅,而不參與管理,普通合伙人則是進行經營管理的主體。但現實中合伙企業的主要出資者其實是有限合伙人,如果因普通合伙人經營不善導致破產,雖然有破產法保障,但依然對有限合伙人造成債務上的巨大風險,而目前政府、大多企業自身的監督活動也不夠完善。
出資中產生的問題:《合伙企業法》并沒有對有限合伙人出資的方式、時間、數量進行明確的限制和規定,因此現實中,是在簽訂協議時多方自行協商規定的,因此存在的一些漏洞,會導致法律無法有效的實施,無法有效的對多方進行保障,如果出現欺詐等行為會損害一方的利益。《合伙企業法》與實際操作及其他法律存在許多矛盾,使其實施時,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伙企業法》對合伙企業提供了多方面明確的法律保障,促進了合伙企業的發展,推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一些合伙人不能嚴格按照規定來操作,導致了各種問題,而該法律在一些規定上的不明確、與實際不符、與其他法律的矛盾,也使得該法律在實施時存在諸多的問題,不利于我國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因此對于法律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從法律自身及相關方面進行改善,才能促進合伙企業的發展和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盤艷斌,肖潔.合伙企業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J].法制博覽,2017,(5):194-197.
[2]閏富有.論合伙企業的法律地位[J].法制與社會,2015,(4):27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