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國家養成全民閱讀習慣非常重要。閱讀,可以讓我們遠離平庸,走向睿智,可讓我們得到終身的教育。讓孩子愛上閱讀并成為伴隨終生的好習慣至關重要,如何引導學生愛上閱讀,現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關鍵詞:閱讀習慣;途徑;體會
一、 創設條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培養閱讀習慣如果是一龐雜的工程,興趣就是基石。閱讀興趣是維持閱讀的動力之源。在閱讀教學中,應該讓興趣貫穿學生閱讀的始終。
(一) 要創設一個適于閱讀的環境
可以在班級的墻上懸掛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詩句等,讓孩子們感受到濃濃的書香氣。在班級建立流動圖書角,定期讓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書放進去,供全班傳閱。
(二) 要保證閱讀時間
老師每天安排一定的閱讀時間集中閱讀,同時也提倡自習課只要完成學習任務,就可以閱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們已經可以做到,只要有閑暇時間,就會捧起書,靜靜地徜徉在書的海洋中。
(三) 要設置多種活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比如每周做一個讀書匯報會,可以向大家推薦自己喜歡的書,可以講講書中有趣的部分,可以展示自己讀書時積累的美詞佳句。每當孩子們講述閱讀的快樂時,老師也要走進孩子的世界,快樂著孩子的快樂,表揚那些閱讀量大的孩子,讓他們有成就感,讓他們從小就懂得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還可以開展“展評優秀筆記”“手抄板”“詩歌誦讀會”“講故事”等活動,來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
二、 有效利用語文課堂教學,提高閱讀效率
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孩子們喜歡閱讀并不等于會閱讀,這就要求老師在授課前,通透教材,明了教學重點,選擇合適的教法,通過語文課堂教學,夯實語文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具備較高的語文閱讀能力,讓孩子們慢慢學會不同的閱讀方法,并恰當地綜合運用這些方法去深入體會文法和蘊意,以求得最大的閱讀效果。課內是基礎,要交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這樣會更好帶動課外閱讀,而課外知識的運用和遷移,又會促進課內的理解,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比如教學《竊讀記》一文,可以順機介紹林海音的其他作品,也可以看看作者的傳記,推薦看看她的作品改編的電影。學習《蟋蟀的住宅》,馬上推薦法布爾的《昆蟲記》,講名典里的文章,比如五年級下冊的一組人物描寫,可以讓孩子找來原著試著讀讀,《小兵張嘎》《紅樓夢》等讀一讀,加上語文課堂上學習的對描寫人物的理解,相信孩子們會有深層的感悟。還可以組織學生看看名著改編的電影,利用視頻和聲頻的形象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平時發現班里很多孩子喜歡看《魯濱孫漂流記》,就抽出時間組織孩子們看《魯濱孫漂流記》,談談影片哪些場景展示和自己看書時想象的一樣,影片哪些地方與書中描述不一樣,看了有什么感觸?以此激發讀名著的興趣。這樣堅持下來,崇尚書、熱愛書的小苗就就會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三、 不拘形式,快樂閱讀
好的閱讀是悅讀,不要讓孩子帶有功利性的閱讀。有了目的的閱讀,就難以做到全心全意。閱讀不設防,讓學生廣泛閱讀,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書,盡量不作明確的要求。鼓勵孩子雜讀,無論天文地理,文史經哲,小說散文,漫畫繪本,都應兼收并蓄,讀書就應像蜜蜂一般,博覽眾長。要保證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無拘無束地享受到閱讀的快樂,愛上閱讀。
學生們低年段時,不少孩子只喜歡一些漫畫書,就可以向孩子們推薦一些名家的漫畫和繪本讀物,比如漫畫《史努比》《三毛流浪記》等,然后介紹繪本讀物,比如《石頭湯》《小狐貍的帽子》等,再過渡到全文字的書籍。對于孩子,應該是循序漸進,慢慢提升閱讀的內容。保持輕松地去閱讀,就能在閱讀的路上走得更遠。
毫無疑問,今年的《朗讀者》是綜藝節目的一股清流,我看第一期時,看片頭的名著一頁頁翻過,那激動的心情是久久不能平息,《朗讀者》不是一檔讀書節目,而是用文字表達情感,而這種表達,更有寬度和厚度。所以我就建議班級的孩子認真收看,并閱讀《朗讀者》所推薦的書籍。這樣就擴大了學生的閱讀視野,也激發了他們強烈的讀書欲望。
四、 大手拉小手,與書為友
老師和父母要做好表率,為孩子創建一個好的讀書氛圍,讓他們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言傳不如身教,書香門第才子多,原因就是如此吧。老師更要經常和孩子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老師不僅要讀經典名作,還要多接觸少兒報刊和圖書,老師才能根據學生的口味,推薦適合他們的圖書,從而給孩子更好的引導。
在學校的閱讀時間,老師要盡量放下手頭工作,和孩子們一塊閱讀,相信老師投入的閱讀,也會是孩子模仿的范本。老師不但要多讀書,授課時的旁征博引,也會是引起孩子閱讀興趣的催化劑。
五、 堅持引導,讓閱讀成為習慣
培養閱讀興趣的終極目標,就是把閱讀當成一種習慣。腹有詩書氣自華。而任何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蹴而就,因此,老師必須具備耐心和恒心,經常督促,在教育中,抓住有利契機,讓學生體驗閱讀的成就感與快樂,讓他們自覺地去閱讀,最后把閱讀變成生活的一部分,直到他們與書相伴,與書為友。
有人說,讀書是門檻最低也是最高貴的生活方式。作為老師,能讓孩子真正的喜歡閱讀,愛上閱讀,那將是莫大之幸事。在書中,不僅有眼前,更有詩和遠方。愿孩子永遠行走在與書為伴的人生路上。
作者簡介:
王春妮,遼寧省大連市,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紅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