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學習教育教學中,高中階段,可以說是學生學習生涯的最為關鍵的時期,因此,高中學校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可以說是備受關注。特別是對于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來說,更是因為在高考中所占比重特別大,所以備受關注。而在現在的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所遇到的一個巨大的教學難題,便是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雖然說已經具備一定的語文文化素養,但是在文言文的理解上,還是屬于一個極大的學習難點。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便成了重點教學任務。本文將立足高中語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語文教學
在我國語文課程設置中,文言文課程并不是高中階段才獨有的,而是早在小學階段,學生便開始接觸到文言文課程進行學習。但是即便如此,在我國的學校語文課程教學中,文言文課程仍舊屬于比較困難的教學內容??墒请S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因此,在現在的語文課程教學中,文言文所占據的比重也就越來越大。然而在現在的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卻不怎么明顯,而且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教學問題。本文將結合高中語文教材,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進行探究。
一、 文言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就要知道在現在的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那些問題,并從這些問題著手,去提升學生的文言文能力。
(一) 學生對于文言文知識的不理解
首先,在現在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時候,就能夠發現,很多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知識并不是很理解。雖然說在小學階段,學生就開始接觸一定的古文教學的,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對于古文更多是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展開學習,并沒有從理解的層面上對古文展開記憶,這樣一來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對于文言文知識還是一片空白,自然沒有辦法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二) 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老套
其次,在現在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為了趕課時,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往往都是比較簡單粗暴的方式,換句通俗的話說,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老套。對于高中生來說,太過于壓抑的學習生活,教師再采用陳舊的教學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的厭棄,反而不利于學生對于文言文知識的理解。
二、 提高學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而對于高中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來說,注重對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我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簡單說說其重要性。
(一) 有利于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一方面,在高中語文課堂中,重視對文言文課程的教學,實際上也是在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文言文教材內容中,其中大部分涉及的都是我國的優秀的古詩文,這些古詩文都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學生傳授這些知識,并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流傳。
(二)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另一方面,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重視對學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培養,實際上也是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不僅僅要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文化素養的形成,除了有賴于教師的良好引導之外,還有賴于學生自己對課程的領悟。而通過對文言文知識的理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中國傳統的文化底蘊,知道中國文化的來源,形成更好的文化素養。
三、 提高學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方式
正是因為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文言文理解能力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并且還可以解決現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教師就更應該從學生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來簡要說說我對提高學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策略的看法。
(一) 通過拓展背景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發現,現在很多的高中學生對于文言文的閱讀不感興趣。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僅包括學生自己對知識的不理解,而且還包括教師的教學方式。因此,在現在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拓展文言文的背景知識,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阿房宮賦》的時候,這篇文言文主要是向學生介紹了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宮的樣貌,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于當時統治階級荒蕪度日的批判。針對這樣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加強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可以將當時杜牧寫下這篇文章的歷史背景給學生拓展一下,比如告訴學生這篇文章是寫作于唐敬宗的寶歷三年,在這個時期,唐王朝已經搖搖欲墜了,但是唐敬宗上位之后,還是好聲色犬馬,大興土木,不理國政,從而便有了這首《阿房宮賦》。通過這樣對于《阿房宮賦》背景知識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對于杜牧寫這篇文章真實含義的領悟,加強學生對于借古諷今的感受,提高學生的對于文言文閱讀的理解能力。
(二) 通過體會情感,形成情感共鳴
第二,教師在對文言文閱讀進行教學的時候,想要提高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加強學生的情感體會,從而讓學生與古人形成情感的共鳴,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對于文言文閱讀教學來說,它雖然是屬于古文教學,但畢竟也是屬于閱讀教學中的一類,所以在文章中總是會有體現作者感情色彩的句子,而教師就可以從這些句子出發,讓學生關注這些句子,從而與古人形成情感上的共鳴,促進學生對于文言文知識的理解。
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陳情表》的時候,這篇課文主要是向學生講述了,李密是如何拒絕在朝為官的故事。針對這篇文言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為讓學生更能夠感同身受的感受到李密當時的境地,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李密當時寫《陳情表》的心理活動進行擴展,用自己的話猜測一下,當時李密是用怎樣的心情寫下這一篇《陳情表》的。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豐富一下當時李密寫《陳情表》的故事,并將其演繹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直接感受到當時作者的嚴格情感狀態,從而實現學生與古人之前的對話,促進學生對于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 運用多媒體教學,形成良好的教學氣氛
第三,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還有一種方式是最為直接的,就是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來形成一個良好的教學氣氛,讓學生通過這個氣氛,進行課堂學習。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文言文課程的學習未免過于枯燥,但是這門課程內容又是學生數必須掌握和學習的,同時也是高考的必考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其采用十分枯燥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與教師兩看相厭,還不如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教學氣氛,讓學生能夠學到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增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活力。
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逍遙游》的時候,這篇文言文的主題主要是表達了作者一種絕對的自由人生觀,這可以說是莊周的代表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這篇散文中的內容,可以結合當時國漫播出的動畫《大魚海棠》的節選進行展開,在《大魚海棠》中,就有莊周在《逍遙游》中的主角:“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并且對于現在的高中生來說,對于這種動漫的表現形式一般都比較感興趣。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文言文課程教學的時候,將古老的文言文知識與當下的動漫結合起來,從而提供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的更好開展,從而切實提高學生對于文言文課程的理解能力,促進高中學生在語文課堂的更好發展。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在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文言文教學可以說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任務。教師想要真正提高高中生在文言文課程中的理解能力,就要及時發現在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并知道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對于學生的意義,從而結合這兩點內容,選擇適合學生懂得文言文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對于文言文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高中學生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曉琴.新課標視野下淺析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J].高考,2016(100):33-33.
[2]梁華.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問題分析[J].考試周刊,2017(76):45-45.
[3]黃文寶.高中語文教學提高學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6(6).
作者簡介:
林秀惠,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