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掌握學習”的學校教學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姆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該理論的核心思想便是為掌握而教。而無論是從掌握學習理論還是從當前的社會性發展情況來說,中學生都有掌握文言文的能力。而當前中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和學習結果卻出現了嚴重的不匹配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理論和實教學理論和教學時間未能很好的結合。本文以掌握學習理論為指導,試圖探討初在掌握學習理論下提高中學文言文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掌握;學習理論;中學;文言文教學
掌握學習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姆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來的,該理論的核心思想便是為掌握而教。該理論認為,大多數學生,也許是90%以上的學生,都能夠掌握我們所教授的知識,而作為教師,我們的教學任務之一便是要想辦法找到使學生能夠掌握所學學科的手段。
《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對于學生的文言文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學階段,以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力為重點,引導學生誦讀古代詩詞,初步了解古詩詞格律,閱讀淺易文言文,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欣賞品位。倘若將該理論對應到我們當前的中學文言文教學中,筆者認為也是實用的。根據掌握學習理論的觀點,對于中學生而言,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基礎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實現的。
一、 中學生有掌握文言文的能力
第一,從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國家的優生優育政策落實情況來看,能夠進入到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智商基本上都是沒有問題的,或者起碼在平均值以上。而中學教育階段的知識,包括文言文在內,基本上都屬于基礎性的知識,因此只要憑借平均值以內的智商都是可以做到理解和掌握的。
第二,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個人的能力傾向和學習成績之間的相關性幾乎為零。換言之,只要給學生提供各種適合其學習的條件并給予一定足夠的時間量,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對應到我們的中學文言文教學中,即學生只要選對了學習方法以及足夠保證的學習時間,每個學生都是能夠學好的。
從以上理論和實踐,我們可以論證出來:中學生具備學習和掌握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在具體中學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很多同學一碰到文言文便叫苦連天,甚至有同學感覺文言文是中學語文中最難的部分。如果我們再將時段拉長一點,進入高中階段,我們將會發現很多學生文科類知識之所以學不好,很大程度上和其語文文言文水平很有關系,這在歷史學科學習中就非常明顯,因為高中歷史學科的學習中就得面對大量的史料分析,如果文言文基礎較差,結果可想而知。顯然,這里就存在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結果不匹配的問題,即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嚴重的差距。
二、 掌握學習理論下的中學文言文教學策略
面對以上問題,很多教學理論者直接一棒子打死教師,甚至提出了“沒有不會學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樣的非常武斷的結論,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學生學不好的借口。就中學生學不好文言文的問題,教師確實需要反思自己的方法等方面,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理論,必須要學習第一手的理論,用第一手的理論來引導我們的教學實踐。
首先,教師得有學生一定能夠掌握所學知識的信心。我們不得不承認,掌握學習理論是布魯姆通過歸納的方法得到的結論。而歸納本身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且這個世界上沒有放諸于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同樣,掌握學習理論,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學生,但它至少應該是適合大多數學生的。而通過多年的中學文言文教學,我們也發現,只要學生付出了足夠的時間、精力和努力,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能夠掌握中學文言文知識。換言之,中學文言文知識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當教師的認知到了這一步以后,我們的狀態自然會影響到學生,這也是教學相長的一個側面。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地反饋和調整自己的教學過程。而反饋和調整需要通過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來獲得實現。在我們的中學語文教學中,評價學生的途徑,一般都是通過考試或測驗的方式。具體到中學文言文教學評價中,抽查背誦情況、默寫背誦內容,對于一些虛詞具體用法的考查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評價標準手段,且這些評價手段是基于學生的學情、學習時段、學習方法等具體內容,并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效果起到反饋作用,并指導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調整。
再次,教師還需要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之前已經提及,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給學生提供適合的條件,足夠的時間,大部分學生是能夠掌握我們所要求的知識,并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在網絡技術飛速發達的今天,掌握學習理論實現的可能性便大大提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除了能從課堂上獲得對于知識學習的講解以外,還能夠從網絡上獲得相關教學視頻,而對于他們自己認為比較難的知識點,則可以進行反復的學習,直到掌握為止。而對于那些通過課上學習、課后自學依然沒有能夠掌握的知識,學生可以反饋給教師,再通過教師的講解,便有效降低了學生的“未掌握知識”的比例。
三、 小結
每一個學段的知識都有其不同的特點,中學階段的文言文知識其實是最具基礎性的,也是最易于掌握的。對于當前的中學生而言,只要付出足夠的時間、精力、努力,并且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特點給予他們所需的教學幫助,掌握中學文言文知識還是沒有太大的問題。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重復和鞏固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策略,而掌握學習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實際上是對重復學習理論的一種升華和加強。
參考文獻:
[1]楊坤.對中學文言文教學的再思考:誤區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
[2]陳英.淺析如何優化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J].學周刊,2019(3).
[3]張有富.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技巧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1).
[4]霍芳.淺談合作學習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J].青海教育,2018(8).
[5]紀文方.基于價值觀培養的中學文言文教學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8.
作者簡介:
鄭勇,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第三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