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課程教學不再單單以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為教學目標,而更注重了對于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問題導學法是一種創新性教法,能夠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初中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的課程,和其他課程相比,抽象性更為明顯,所以應該更加注重教法的選擇。目前數學課程教學方法以講授法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使得學生學習的熱情不高。而問題導學法是作為一種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教法出現,所以研究其在課程中的應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是對于問題導學法的介紹及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初中數學;應用
一、 問題導學法
問題導學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教學方式是一種開放的模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來主動思考。問題導學法的核心要素是問題,課程中問題設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也決定這學生是否能抓住課堂教學知識的核心。所以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比較創新的教法,同時這對于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掌控課堂的整個環節,既要對教材知識爛熟于心,又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水平,設置合理恰當的問題,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中鍛煉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問題導學法還要求教師能夠將所講的知識與之前的內容發生聯系,串聯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所在,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
二、 當前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 方法單一,枯燥無味
數學是課程學習的主干課,龐大的知識體系有時會讓學生難以入手,甚至會出現學了后邊忘了前邊的現象,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講清數學知識的脈絡,讓課程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而目前數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并非如此,很多教師還在走照本宣科的老路子,單調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灌輸學習知識,讓學生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無法獨立的進行學習思考。
(二) 教育觀念落后,忽略能力的培養
盡管教育部提出的教育理念不斷深化,對課程的教學要求不斷提高,但仍有很多學校的教育改革進行的不徹底,舊傳統模式在教學觀念中根深蒂固,難以移除,使得教學效果與新課改的要求相去甚遠,這種不符合現代教學的理念,割離了學生本身的特性,限制了學生的發展,所以要提高教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另外,現在的教育仍然是應試教育、功利教育,課程教學的結果只看重學生是否取得良好的成績,是否被重點院校錄取,而忽略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每天淪陷在題海的煎熬中,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和出口,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學習的興趣,變成只會學習,不會思考的刷題機器,從而很難成長為一個專業知識與技巧能力全面發展的人才。
(三) 問題沒有創新,沒有針對性
有些教師嘗試將問題導學法應用到平時的日常教學中,但在問題的設置上不會靈活變通,拘泥于教材中所舉的例子,甚至有的問題的設置不會引發學習積極地思考,沒有針對性,將問題導入后沒有和前后所學的內容進行銜接,使得課程內容孤立,這些都是在問題設置上出現的問題,應該積極去調整。
三、 問題導學法在數學課程中的應用
(一) 明確目的,設置內容
為了能使課程內容能和學生的特點、教育的要求緊密結合,這就使得教師要及時的對新課改的要求進行分析,明確課程教學進行的目的,綜合設置教學內容,提高學生上課質量。除此之外,還要注意課程不要拘泥于書本教材的內容,很多課本內容雖然是新課標指定的教材,但是教材是數年前編寫的,其中的內容和課程標準不能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有些并不適用現在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所以教師應該自己心里有一個衡量的標準,教會學生掌握知識,應用知識。
(二) 創設問題的情境
預習對于數學這種抽象性比較高的課程是極為必要的,只憑課程中短暫的講解是無法讓學生真正的領會和消化知識的,所以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主動思考能力。讓數學課程和生活情境緊密結合,讓學生明白了數學知識的應用之處,能夠有重點的進行學習,在日常生活中鞏固自己的知識。其次,在問題的設置上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思考性,盡量和前后的學習內容發生聯系,讓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加以綜合,找出問題的答案。還要讓問題的設置符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過高過低的問題設置都不能讓學生達到思考的效果。
(三) 拓展練習和學生互動
鞏固數學知識基礎的最好方法就是通過做練習題的方法,讓學生綜合的練習各種題型,掌握數學知識和命題的規律,抓住思考數學問題的思路。在做題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可以作為課堂問題的突破口,學生存在欠缺的地方去引導學生掌握,這樣使得問題更有針對性,更便于教師找到合理的問題。在課堂的教學中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問題導學法的精髓就是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而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更能使學生的思考達到最好的效果。
(四) 善于歸納總結
問題導學法的教學結束,注重對于問題的設置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進行總結交流,可以使學生深刻的掌握這些內容,可以促進學生對于整堂課的流程反思回顧,了解自己在課堂上是否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問題導學法也不僅僅限制于以問題的形式進行導入,還可以應用填空、判斷的形式引發學生的思考,靈活掌握教法。這種課堂結束的歸納總結法前后呼應,讓學生能夠理清課堂的流程和知識的脈絡,讓課堂的結構設置更加合理,學習的印象更加深刻。
四、 結束語
綜合上述所言,可以看出目前問題導學法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數學教學中,但尚未成熟,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嘗試、多反思,注意教學內容和教學問題的合理設定,善于歸納總結,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教學效果一定會有一個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啟元.基于問題導學法的初中數學教學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25-126.
[2]甘國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8(18):77-78.
[3]施勇.淺析初中數學課堂問題導學法的應用技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6):92.
[4]吳健.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5):160-161.
作者簡介:
宋會群,山西省臨汾市,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第三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