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于各個階段的教學有了很大的改變。為了有效的實現初中階段的學生在素質教育改革下能夠取得有效的教學成果,實現新課程的教學目標,初中體育教學積極的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充分的展現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以期有效的踐行以生為本教學理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本文著重分析了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以生為本的教學策略,希望能為初中階段的師生提供理論指導和經驗借鑒。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以生為本;教學實踐
一、 引言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以生為本的教學實踐,主要是針對體育教學老師的一種考驗。而要想有效的實現初中體育教學的以生為本教學思想,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中初中學生被動參與體育課程的現狀進行有效的改變。在改變這一狀態之后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充分的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結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喜好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從而有效的提高初中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以學生作為主體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為學生構建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初中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融入體育教學中,從而有效的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以生為本的教學實踐,首先要做的就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參與體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充分的感受到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樂趣,從而有效的挖掘出初中學生的體育學習和鍛煉潛能,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二、 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采取應試教育為主,在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下,在教學的過程中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即使是以技能學習為主的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在課堂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只注重對于體育知識和技能的講解和訓練,只是將課堂體育知識的教學作為任務進行完成,讓學生被動的接收體育知識。而這種教學理念不僅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積極的進行學習,同時也使學生在被壓迫而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對體育知識學習的厭倦感,因為被迫學習而產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因此忽略了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并不適合現階段的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所以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使得學生能夠積極的對體育知識進行學習,體育教師應充分的體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首先轉變教學觀念,以生為本,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然后結合學生的興趣開展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三、 強化師生交流凸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將學生的本位思想凸現出來。通過有效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與改善,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同時也有效的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將體育教學理論知識向學生進行有效的講解,使學生能夠充分的認識到學習體育知識和進行體育鍛煉對于自身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體育知識的價值,讓學生從內心的學習欲望出發,積極的參與到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過程中,這樣由學生通過自發感悟積極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更有利于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四、 采用分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
在初中階段進行體育教學時,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主觀意識。因此體育教師需要充分的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誘發學生對于體育知識學習產生興趣,然后結合學生的興趣開展體育教學內容,以生為本,實施體育教學。學生在進行體育知識學習和鍛煉時擁有不同的基礎,同時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愛好,為了更好的實踐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全班同學進行分組。可以按照不同的體育基礎進行分組,也可以按照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進行分組,在分組以后結合學生的特點,為學生設置針對性強的教學內容,從而有效的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這種分組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充分的結合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作為了教學的主體。另一方面,分組教學法為學生設置合適的教學內容,更有利于學生對體育知識產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融入體育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
五、 完善評價標準使學生綜合發展
我們在對學生進行體育學習成績的評價時,不能僅僅的局限于學生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學習,應該從多個角度完善評價標準,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使得評價標準更加公平更加合理。例如有的學生雖然說對于體育技能的掌握不成熟,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態度較好、體能的變化較高、合作意識較強,評價的時候應綜合分析學生的多樣化指標,從而對學生進行公平合理的評價,也有效的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對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六、 結束語
以學生為本既符合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有益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多與學生交流想法,掌握學生心理的變化,并在實踐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制訂教學方案,結合科學的教學方式,增強對學生的體育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金星.初中體育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7):19+21.
[2]蔣文輝.分析初中體育教學中以生為本的有效對策[J].新課程(中),2017(4):158.
[3]徐麗娟.當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困境及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162-163.
[4]黎雄輝.探究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4(11):79+81.
作者簡介:
王志強,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治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