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鳳英
摘 要:小學教育在學生的成長中至關重要,該年齡段的兒童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相對較差。為了更好地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應該對學生予以引導,做好班級管理工作。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首先必須對學生狀況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溝通是一門藝術,也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更好地提高班級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需要掌握良好的溝通藝術,幫助學生自覺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本文將重點對溝通藝術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做一個探討,以期為提高班級管理有效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班主任;溝通藝術
在日常教學班級中,班主任除了要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以外,還要對班級進行管理和維護,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安全有序、健康積極的學習環境,以確保教學活動正常舉行,當前我們正處于新課改的背景之下,素質教育為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模式也要順應時代發展創新管理方法,溝通是搭建師生之間的重要橋梁,良好的溝通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好地對班級進行管理。因此在班主任的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當充分利用溝通藝術,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建立溝通方式,提高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感,積極主動地投入班級管理中來。
一、 應用溝通藝術的重要意義
(一) 構建和諧班級氛圍
多數小學生的意識中老師都是一個不怒自威的形象,老師較常人更加神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學生對老師的認識只是局限與班級講臺,導致老師身份日益神秘化,進而推向神壇,導致學生學習中遇到問題時也不敢向老師尋求幫助。有效的溝通交流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讓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近,對學生的生活狀態及學習動態有一個足夠的了解,從而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通過有效地使用溝通藝術對班級進行管理可以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使班級內部形成一種和諧、愉悅的班級氛圍。
(二) 激發學生無限潛能
良好的溝通藝術可以幫助學生激發自身的潛能和特長。為了提高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有效性,在溝通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尊重學生,建立平等關系,進行平等交流。讓學生能夠在溝通中感受到老師關懷和尊重,提升自己在班級管理及學習活動中的自信心。在日常班級管理活動中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樹立良好的班級主人翁意識,在班級管理中更加盡心盡力。有效的溝通還能夠幫助老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在溝通中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點和性格特征,以便于在班級管理中針對性的管理和教育,發掘學生內在潛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三) 樹立健康向上觀念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觀念也是班級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有效的溝通藝術可以推動學生的協作意識、集體意識,形成良好的班級榮譽感。在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能夠了解搭配學生的真實想法以及學生對班級管理、班級活動的看法和態度。然后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對班級發展的重要影響,從而樹立健康向上的班級觀念,增強班級凝聚力。
二、 溝通藝術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
(一) 關心學生需求
為了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應當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及個人需求。以學生為教育主體,提高溝通的有效性。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師生之間對溝通交流的重要意義不夠重視,導致師生之間有一定的隔閡和距離,學生對班主任有一種恐懼的心理,這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身心發展都是十分不利的,班主任應當重視這類問題的危害性。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心理承受能力較差,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應足夠耐心、放低姿態,關心學生生活狀態和學習動態,如果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班主任應當主動詢問學生,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此外,如果學生有了犯錯的行為,班主任也不應一味指責,而是應當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根源,杜絕下次再犯類似的錯誤。
(二) 尊重學生個性
素質教育主張班主任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意識。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應該對學生予以足夠的尊重,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很多學生理想的老師類型就是亦師亦友,老師是學生的長輩,但也可以是學生的朋友。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所以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都應該懂得相互尊重。學會尊重學生是老師的基本的職業道德和個人品格,有助于我們處理師生關系,提升管理成果。老師和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平等地做朋友,可以讓學生更加依賴的信任老師,對于班級管理中不規范的地方也可以用朋友的方式進行教誨,從而使得學生有意識地規范自己言行,維護班級管理環境,減少班級管理難度。
(三) 優化溝通方式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當平等對待每位學生,要看到每位學生的發光點,適當寬容學生,允許學生犯錯,開導學生健康成長。語言是一門藝術,也是情感的表露,一個風趣幽默的班主任氣氛一定能使班級氣氛活躍很多,老師與學生的溝通中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有趣的故事,把一些難懂的道理用故事的方式向學生講述,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班主任想要表達的內容,老師用風趣幽默的語言進行溝通,可以減少師生之間隔閡,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溝通的有效性。
(四) 建立與其他教師之間的橋梁
除了班主任以外,其他科目的老師除了日常授課以外很少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這樣就導致學生不夠信任老師,老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也不夠了解。所以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學生可能會出現排斥、厭惡等心理。嚴重者甚至會頂撞老師,這樣的行為十分不利于學生的成長以及教學工作的開展。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班主任就應當建立起學生與其他任課老師之間的橋梁,幫助其他老師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狀況,同時向學生介紹任課老師的基本狀況,拉近師生之間關系,促進教學工作有序開展。
綜述班級管理是一個永不停息的話題,也是我們在小學教育管理中面臨的重大問題,我們班主任應該順應時代形勢進行教育改革,吸取傳統班級管理的精華,探索新時代的班級教育方法,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平等對待每位學生,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激發學生內在潛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念,構建和諧班級氛圍。
參考文獻:
[1]曹楊麗.溝通藝術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漢字文化,2017(15).
[2]韓娟娟.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45):186.
[3]李紅亮,吳洪燕.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18(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