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永旺 于娜
關鍵詞:新形勢? ?建筑設計? ?城市規劃
隨著目前數字城市、生態城市以及國際化大都市等概念的不斷涌現,我國各城市都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讓城市間的協調競爭開始成為一項重要問題,城市規劃更加注重城市形象,強調以人為本,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而建筑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設計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城市建設的形象,只有科學處理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更好的體現建筑設計的意義,不斷優化城市形象與城市景觀,建立新型社會。
(一)缺乏有效的規劃管理手段
結合當前新形勢背景下城市發展的現狀,可以了解到在城市規劃以及建筑設計過程中,還存在缺乏有效規劃管理手段的問題,按照相關的法律程序,只有通過核準的城市規劃才能夠進行實施[1]。由于在實際的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和國家相關政策不相符的環節,那么,對于這些存在異議的部分,就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在經過多方討論研究之后,提出有效的調整與改動措施,才能夠進行實施。如果沒有經過審批,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就容易出現違法行為,反而會容易引發多方利益主體之間的沖突,甚至影響整個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通過實際調查,隨著我國房地產事業的蓬勃發展,很多房地產企業在建筑設計中抱有僥幸心理,經常出現撿漏子、鉆空子的行為,存在按照自身利益需要,來擅自執行沒有審批的規劃的情況,從而導致各種問題、沖突常發。
(二)公共參與機制較為匱乏
在當前新形勢背景下,城市發展也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每個城市都有一些歷史建筑,這些都代表了一個城市和人群的記憶,當中承載了不同的文化。但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一些城市沒有兼顧到經濟和地區文化的特色,導致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并沒有兼顧到“人”的感受,這與現代城市的發展理念是不相符的。本身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就是由居民來決定的,但由于缺乏途徑、組織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在實際的城市規劃設計中,城市居民很難參與到城市規劃設計中,在這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還是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管理層[2]。可以說,在目前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于城市規劃也需要充分考量城市居民的主體作用,通過建立公共參與機制,提升群眾的參與度,并加強監督機制的建立,保障城市規劃設計的合理性。
城市規劃作為一項強制性、法制性的工作項目,其對于建筑設計有著指導性的作用,比如建筑功能、建筑高度以及容積率等,都在建筑設計的前期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同時建筑工作也直接反作用于規劃設計,通過建筑設計能夠有效解決整個城市中的點線面問題,從而實現兩者的共同發展[3]。另外,建筑設計必須要順從城市規劃設計,要遵從整個城市在規劃設計上的美學理念,立足于次進行創新、設計。并將城市規劃的人文理念與功能在建筑設計中進行體現,只有這樣建筑才能夠更好的展現城市發展歷史、文化理念以及居民的美學感受,真正實現科學、合理兩大要求。建筑設計只有符合城市規劃設計的要求,才能有效配合城市規劃發展的需求,保證材質、色彩等各方面與周圍環境更好的配合,體現城市規劃的特色與風格。
(一)鞏固城市規劃為設計提供參考
在當前的新形勢背景下,要想不斷推進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工作的發展,就要積極鞏固建筑規劃,以此為設計提供有效的參考。在城市規劃過程中,要保證立足實際的同時,還要進行長遠化考量,以此切實落實建筑物功能需求規劃布局考量工作,保證能夠預留足夠的設計空間,從而不斷優化后期建筑設計工作的開展與優化。并且城市規劃還要對城市以及相關區域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準確了解建筑物的功能需求,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建筑設計更好的融合提供有效途徑,保證建筑規劃工作能夠更趨合理,最大限度的節約建筑設計成本[4]。此外,還要不斷鞏固城市規劃,以此確保為建筑設計中的問題易發點進行深入分析和預防,切實提升建筑規劃和設計質量。
(二)將建筑設計建立在城市規劃上
在新形勢背景下,要想不斷推進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工作的發展,就要充分認識到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這兩者的關系,將建筑設計切實建立在城市規劃上。可以說,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以及實用功能都需要依賴于建筑物的區位選擇和布局設計,而建筑物的功能擴展是要建筑設計的參與和引導,這也表現出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的互動性。在實際的建筑設計過程中,其需要緊緊依附于城市規劃,只有這樣才能對建筑物布局設計進行統籌優化,通過選用先進的設計方法,有效調度建筑設計資源,實現建筑美觀和建筑功能這兩者的有效結合[5]。在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互動過程中,能夠不斷豐富建筑物的功能表現,目前被廣泛推崇的綠色建筑,這也是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互動交流的典型。
(三)加強建筑和周邊環境的協調性
隨著當前城市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需要不斷加強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那么,在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協調的基礎上,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實現建筑物周邊自然環境的積極參與,以此為兩者的協調發展創建良好的條件。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就要基于建筑物功能需求的出發,并注重保護和充分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以此確保建筑物和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真正實現建筑物實用性和審美性的有效融合。通過充分利用建筑物周圍的自然環境,并在建筑設計上力求建筑材料和技術的新穎性、獨特性,有效凸顯地區的自然風光以及人文特色,為城市居民創建良好的生活環境[6]。所以說,在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中,要不斷加強和周邊環境的協調行,以此形成地區特色和生態綠地特色,充分體現地區自然環境特征,打造新型特色城市環境。
總而言之,建筑設計本身就和城市規劃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只有合理調整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的關系,遵循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的理念,才能夠更好的推進城市的發展。尤其在當前城市發展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人們對于建筑風格、城市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建筑設計只有立足于城市整體發展風格,才能真正實現城市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翁偉.淺論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聯系與協調發展[J].綠色環保建材,2019,(01):71-72.
[2]張強.建筑規劃的設計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的重要性思考[J].居舍,2019,(02):191.
[3]馮云.淺談中國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協調發展思路[J].居舍,2018,(31):99.
[4]袁琛.淺析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建筑設計三者的關聯[J].建材與裝飾,2018,(43):88-89.
[5]曹宇飛.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設計的關系及現狀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30):53.
[6]朱益萍.試論新形勢下的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J].建材與裝飾,2018,(06):142.
(作者單位:[1]戴永旺,天津市寶坻區河道管理所;[2]于娜,天津市金地城市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