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婷
【摘要】道德與法治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對其教學課堂的研究既可以提升小學生的道德素養,又可以培養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并且在道德與法治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傾聽能力的培養也是教學的目標之一。本文就其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目前存在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如何更好的培養小學生的傾聽能力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提出了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課程? 道德與法治? 傾聽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63-02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深入改革,在新課改的背景要求下,小學階段一門必須且非常重要的課程就是道德與法治,此門課程的設置不僅僅可以培養小學生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引導和教導小學生在正確的思想品德、法制觀念的影響下實現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進一步提升德育效果。作為教育的傳授者,應該著重剖析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并切實確定教學重點及教學目標,以全面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綜合素養為教學重點,全面樹立小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確保小學生正確的身心健康的發展方向,為社會培養更加優秀、人格健全的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
1.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處于21世紀的小學生,由于此階段小學生的心智尚未發育完全,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注意力很難做到十分集中的狀態,再加上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辨別真假是非的能力還處于較低的水平,所以,在小學階段學生們很容易被不良的行為習慣所感染,在判斷力不夠高的基礎上,小學生就容易作出違背法律的舉措,從而導致影響他們一生的更好的發展。
到目前為止,在課改的要求下,眾多教育者已經意識到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道德法治方面的發展和培養對于他們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為更好的提升道德法治課堂的教學效果,他們從各個方面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但是仍然有部分小學教師對小學生道德法治課程的重視度不夠,這就很大程度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效果。再加上在多數教師的眼里,孩子的成績是較關注的重點,往往忽視學生的傾聽習慣的養成,長此以往,小學生養成不仔細聽取以及接納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
2.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傾聽能力的有效措施
針對目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再加上道德與法治在小學階段對學生的重要性,為有效的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傾聽能力,可以著手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傾聽能力,逐漸建立起良好的習慣。
2.1對學生做出要求,幫助樹立傾聽意識
為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教師可以根據此階段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身心發展特點應該對學生做出合理特定的要求,以此有效的幫助樹立傾聽意識。
首先,在教師授課實施過程中或是其他同學發表觀點時, 其余學生均要集中精力,認真聽講且保持無聲,只有認真的聽取了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后,在認真思考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參與小組討論,參與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其次,要教會小學生學會尊重別人,無論是教師還是其他同學發表言論時,盡管自己有著與其不同的觀點,也要安靜的聽取完以后再舉手示意并經同意后再說出自己的意見。最后,在認真傾聽的過程中,要教導學生對于別人提出的正確的觀點要虛心的學習,而對于有疑義的地方要仔細分析思考并加以糾正。
2.2 強化能力訓練,有效促成習慣的養成
對學生的要求除上述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合理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傾聽能力。利用兩兩組合的方式,聽完對方的講述后再讓學生重新復述一遍。另外,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多采取提問的方式施教,并設置具有多種答案的問題,通過同學們之間的相互補充,促進了學習成績的提高。
2.3 給予小學生積極的鼓勵和評價,提升傾聽的興趣
受到表揚和肯定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充滿好奇心的小學生也不例外,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學生在課上的表現,適當的給予表揚和肯定,進而引導學生不斷完善和改進。當一個同學能及時發現教師在講授中故意設定的錯誤時,一定要面對全體同學對某同學進行高度的表揚,當受到獎勵時,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在課間集中精力的傾聽教師的講解,慢慢地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結語
為培養小學生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傾聽能力,教師可以采取相應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來逐漸培養,今而實現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喬紅旗.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教育(文摘版),201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