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興紅
【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代表,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也逐漸加入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傳統文化保護意識,有助于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為社會主義現代建設提供情感支持。本文通過闡述中國傳統文化基本內涵和當前我國語文教育的現狀,提出了一系列在初中語文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以其達到傳承中華文化、改進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 初中語文? 滲透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53-02
引言
在中學語文教學當中加入傳統文化一直是我國教育家探究的問題,新課標實施以來學校也倍加重視這方面的內容,因此提出了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合適的方式加大傳統文化的教育。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優點,營造文化氣息濃厚的環境,讓學生得以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一、初中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培養中學生個人修養
在初中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修養,還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文化底蘊,從而讓培養學生的個人修養。傳統文化當中包含了中華民族精神、中國人的道德理念、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來看,它對學生的知識體系的形成、道德信念的養成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學生在吸收到外來文化的同時,了解到本國文化的優秀內容,并將其轉化為個人內在的東西。學生積累一定的歷史知識、詩詞歌賦,都是個人財富的體現,是提高個人修養的需要。
(二)培養中學生愛國情懷
我們中國人自古就有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初中語文教育當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是可以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培養民族認同感的事情。學生通過課本和課外書籍了解到中國古代優秀的歷史人物,明白古代將軍保家衛國的意義,認識到國與家的緊密聯系,從而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教育的同時,了解了歷史人物存在的意義和作用,從而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孩子們學習傳統文化,接受經典的教育,可以喚醒內心深處的民族記憶,培養崇高的精神品質,完善個人的道德認知,形成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學生的思想認識和情感變化都離不開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只有浸透在傳統文化的學習當中,才能培養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愛國主義精神。
二、傳統文化滲透到初中語文教育的策略
(一)課堂教學融入傳統文化內容
每一個學生小時候都是孩子,孩子一般都喜歡聽故事。如果我們可以在每堂課課前開展一次演講活動,讓學生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傳統文化故事講給同學們,這樣課堂的傳統文化氛圍得以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有所深化[1]。傳統文化進課堂,容易引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和學習熱情,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調動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語文成績。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應當積極地傳遞傳統文化,比如,名人名言、典故知識等等,學生接觸到不同的文化現象和風俗習慣,了解到不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自身文化修養的提高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
課外書的閱讀是學生非常重要的知識來源,尤其是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越高,知識面越廣泛,學生在寫作時的素材就越多,寫作水平就越容易提高。而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受益終身的事情,如果學生選擇閱讀中華傳統文化,那么他的民族認同感就會大大增強,對傳承中華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努力滲透傳統文化教育,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可以做出一個國學閱讀書籍的指導,列出書目,讓學生在課下去閱讀、學習,從而增強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
(三)在實踐中學會傳統文化精髓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也是傳承文化的最好方式。如果一個學生只是閱讀了傳統文化的書籍,卻沒有真正地理解和學習其中的內涵,就無法運用這些知識,更不要談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一邊體會傳統文化教育的益處,一邊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做到知行合一。比如,當我們理解了“首孝悌”的含義了之后,就要努力在行動上有所體現,開展一系列有關的活動,并且將其中的實踐感受寫下來。當我們能夠在傳統文化中有所收獲,改變了不好的生活習慣的時候,那么我們才能真正地做到傳承中華文化。
結束語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是我國教育體系當中的基礎學科,也是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平臺和渠道。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可以推動語文學科的改革、增加對傳統文化的關注,還有助于教師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在平時生活學習中接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才能更好地認同本國文化,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
參考文獻:
[1]薛占杰.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J]. 中華少年, 2017.
[2]胡軍紅.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研究[J]. 新課程(中學),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