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美
摘要:探究式閱讀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研究探索的方式來自主地獲取和運用知識的一種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它的課堂組織形式是師生合作探索的形式,學生可以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概括分析提煉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對教材做新的闡發、質疑、否定和批判。把探究的精神引入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真正從自己對文本的感知和領悟入手,帶著問題在閱讀中研究。
關鍵詞:探究教學;語文閱讀探究式教學;課程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105-1
探究式語文閱讀教學,是指教師引導學生以探究的方式對文本進行閱讀理解的教學方式。探究式閱讀教學通常分為四個步驟,即預習自學相關生字詞,閱讀發現問題,劃出相關語句解決問題并談談自己的體會與感悟。因此,閱讀探究教學,實際是讓學生將閱讀融入思考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從而使閱讀教學成為師生合作探究語言文字的過程。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始終處于“教師講”、“學生聽”的境地,從而忽視了學生認識與理解能力的培養,因此,語文閱讀教學在小學階段往往出現事倍功半的現象。因此,我認為教師應嘗試改變閱讀課堂的教學模式,真正讓活動走進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探究教學恰恰倡導教師用探究的方式滲透知識,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尋找答案并加以總結,這無疑為上述問題現象帶來了福音。
2.有利于培養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創造性
閱讀探究教學具有“合作創造性”。在此過程中,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對文本材料進行探究,進而理解與質疑,最終通過對自己心靈的反思創造新知。當然,探究教學的合作創造性也推動了教師自身的發展創造,因為教師只有不斷完善教學方式,才能指導學生始終變化發展著的探究學習過程。而在師生共同進行的合作創造是以促進人的社會性發展為目的的。這種社會性發展又是以尊重獨特性、欣賞差異性為前提的,因此閱讀探究教學過程合作創造新知的過程,能夠更好地促進師生間相互尊重獨特性和欣賞差異的氛圍的形成,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自身的潛能。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的策略
1.把控教學思路
在高年級閱讀探究教學的課堂開始前,教師必須具有對全局清晰的思路和一定的把控能力,雖然探究教學從本質上說是學生自行發現學習,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但課堂的整體運作方向、過程中的推動與指引主要依賴教師,課堂的教學目的,探究教學的起點與教學目標以及教師心中的預設成果掛鉤,因此該過程需要教師明確總目標,從而更好地把控全局。
2.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正如南宋朱熹所說:“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眴栴}意識是探究教學的前提,有了問題,探究教學才得以進行。從具體文本的實施方面來看,我認為可以通過標題、開頭、結尾、過渡句、總結句,讓學生自由、大膽地說出自己已知與未知的內容,借助這些內容發問。比如,《永遠的白衣戰士》一文,永遠的白衣戰士是誰?這是位什么樣的人?為什么稱為“白衣戰士”而不是“白衣天使”,這中間發生了什么?人總要離開這個世界,為什么此標題用了“永遠”?諸如此類。
3.開拓課程資源
不久前,筆者在江蘇省黃橋實驗小學聆聽了一節五下的《秦兵馬俑》第一課時翻轉課堂。翻轉課堂將自學作為課堂的核心教學方式,其硬件科技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要高于傳統課堂。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為各位同學輸送本課教學微視頻,在微視頻中將應該討論的點、文本耐人尋味的過渡語段、說明方法等都解釋清楚,隨后請同學們在平板中輸入自己的語段閱讀感受,并進行拍照上傳后隨堂分享。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拓展了文中用以介紹兵馬俑種類的“分類別”與“摹狀貌”兩種說明方法,接著啟發引導學生在觀察泥人彩塑圖片后,自行細致描摹,最后總結分享??傊@是一堂閱讀探究課堂教學的嘗試,它本著尊重學生主體性的需要,拓寬了第一課時的容量,激勵著語文教學向更廣更深處蔓延,為未來的語文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研究方向。
探究教學是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一種嶄新的形式,它在新時期語文核心素養的逐步貫徹與影響下應運而生,在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發展語言的建構與應用能力,探究教學旨在創設大量的語言實踐,幫助學生學會分析語言,自主挖掘語言文字背后的“景味”和“人情味”。同時,抓住小學階段學生想象力與發散思維能力成長的關鍵期,通過探究教學,豐富對文本材料的感受與理解,并能按照一定的邏輯,清晰準確地將自己的觀點呈現出來。因此探究教學如星星之火,在高年級閱讀教學課堂中擁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當然,因為這種形式目前還不夠完善,需要廣大教師進一步作出努力,最終使其成為幫助閱讀教學的利器。
[參考文獻]
[1]韋冬余,王健.學科探究教學的基本特質[D].現代教育管理,2013.
[2]劉永東.創設多樣化問題提升學生解題能力[D].南京市行知實驗中學,2012.
[3]許德法.淺談如何引導學生質疑[D].教育教學論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