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建小班化高效課堂,提高學生語文成績,關鍵在于教師要善于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善于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重視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培養,使得小班化的高效課堂成為可能,繼而使得提高語文教學成績成為必然。
關鍵詞:小班化;語文教學;高效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9-011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9.106
記得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它們的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語文這個工具。”因此,要讓學生學好語文,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好這個工具,必須使語文課堂成為高效的語文課堂。那么,如何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成為高效課堂,進而提高語文成績呢?下面,我來談談以下幾點個人的看法。
課堂教學中,要重視趣味的營造。讓小學生在“樂中學”,更要講究“學中樂”,只有學生真實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從樂學發展至愛學。這就需要教師要善待每一位學生,尤其不能嫌棄學困生,要對他們施之以愛、不厭其煩,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親其師”就會“信其道”,從而樂于接受教誨,樂于投入學習活動,樂于與教師形成愉快的合作教學關系。在教法上,要盡量采用適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方法,如創設情境、實物演示、音樂渲染、圖畫再現、幻燈錄音、播放視頻等方式,讓學習內容不再枯燥,難懂的問題易于理解,學習氛圍變得輕松,使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尤其我們低年級教學,還可把游戲引進課堂,動靜結合,活潑生動,使學生處于接受感知的最佳心理狀態。另外,我們現在都是小班化教學,因此,容易做到充分發揮課堂的評估和反饋,在課堂上讓學困生上黑板聽寫生字詞或檢查背誦情況,抽查個別學生的作業等,通過對個體的檢測,教師就可以及時了解學情,做到窺一斑而知全貌。
合作教學這一策略適合用在小班化課堂教學中,在此教學策略中,特別要利用好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使學生由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學習中共同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課堂教學中,適時穿插有必要的小組學習活動,會讓我們的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級中,根據不同學習形式的需要,讓每個學生按不同的教學需要,參加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比如,優秀生與學困生一對一互助型,前后位子四人小組型,根據喜好自由組合型等合作形式。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教學的不同內容、不同環節、預計達到的效果來考慮最佳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和小組學習進程,通過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給足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創設一定的討論交流情境,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積極參與其中。此時,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隨時查看,發現合作弊端,及時調整合作形式,并善于引導學生相互評價、個別展示、全班交流,達到最大化提升課堂效率的目的。
在課堂上,教師如能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會學得輕松。這樣既讓學生重拾了自信,又提高了課堂效率。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無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多么的幼稚和膚淺,我們教師都要給他們以鼓勵的眼神,贊許的目光。長期下去,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或全班討論。其次,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學會評價別人,特別是小學習作教學,學生間要形成相互批閱、相互評價別人的習慣,這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在相互評價和相互指導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以“先扶、再引、后放”這種漸進的引導方式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培養,實現學生會學習的目的。這樣,在構建高效課堂的同時,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也就水到渠成了。
學生之間有差異很正常,如何拉近學生之間的差異,就是對我們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和檢測了。我們知道,每個班都有學困生,這些學生很讓教師頭疼,每天我們都要勞心費神、花費比別的學生多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幫助這些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可是效果往往不如人意,讓我們感到十分困惑和無奈。如何才能讓他們盡快趕上別的學生呢?首先,不要怕浪費時間,影響教學進度,養成多提問學困生的習慣,并且所提的問題相對簡單明了一些。其次,教師要重視學困生的接受能力,盡量用他們能接受的、淺顯易懂的方法來引導他們。比如,遇到容易寫錯的字,先分析一下原因,再識記,每學完一篇課文,就要明確告訴學生哪些知識要默寫,哪些需要理解,讓他們心中有數。背誦時,指導他們先在理解的基礎上讀熟,然后分解背,一天背一部分的詞語或課文,允許他們比其他學生晚一點背會。然后創造機會讓他們在全班展示,及時鼓勵,增強自信心。另外,還要幫助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要鼓勵他們注意規范寫字姿勢等。
參考文獻:
[1]麻馭坤.小班化高效課堂的構建[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2(3).
[2]張興堂.改變從素養開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新探[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王麗萍(1971.1— ),女,漢族,甘肅隴西人,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