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琴
摘要:在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中,其不但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生活經驗來理解所學的化學知識,還可以在學生心中將化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如果高中化學教師能將教學聯系實際生活,在教學過程、課下練習及化學實驗方面實施生活化教學,那么將摘得最美味的教學果實。
關鍵詞:化學教學;聯系生活;情境教學;實驗教學
化學,是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是人們探索生活、探索世界的一把金鑰匙。生活情境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與傳統的知識傳授的方式有很大的區別。教師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根據教學內容營造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吸引到教學情境中。并且,在這個情境中,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灌注,而是參與知識學習的全過程,能夠深入了解知識的本質,并且能夠感受問題解決的全過程。教學實踐證明,情境教學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因為學生是教學的對象,要想達到教學目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需要為中心。在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時,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考慮學生的現有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例如化學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演示實驗,教師可以挑選一些簡單的或者容易操作的實驗進行情境創設。在情境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
一、讓學生根據生活實際深入課堂內容
高中學生的大腦已不是一張白紙,在學習化學前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師應當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景,并從中引出學習課題,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生活意義和價值,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和動力。為了使學生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有效建構,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大量的事實證據。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知識有真切的感受,才不會只是在抽象的水平上對概念和規律進行記憶。因此,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系,為學生建構知識提供有力的支撐是很重要的。又由于高中化學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需要轉換成其他模式。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習的主要內容進行整合、分析,進而根據生活經驗搜尋實例,通過在課堂中對實例和知識的相互融合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融入生活”的貼切感。例如在知識點“有機化合物”的命名學習中,教師先根據這一知識存在的特性向學生提出基本思考問題:“隨著有機物分子中碳原子數目的增加,同分異構體數目增多,我們如何在常用名不夠的情況下命名呢?”在學生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生活導入法進行解釋:“例如居民身份證,每個公民只有一個合法的身份證號碼可以使用,有機物的名稱也具有這種單一性和不可重復性。”比如說,老師在整理《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這節課時,老師可以結合自己的廚房生活,整理成課件,這樣在講解的時候學生就會很容易的理解并掌握。
二、實驗教學的生活化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給我國高中化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還要培養學生學會學以致用的能力以及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因此,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來讓學生證明知識是源于生活的,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相關文化知識。只要讓化學知識回歸于社會生產,與日常生活接軌,就可以提高學生接受知識的接受能力,同時在進行化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全力的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可以學會用化學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由此可看,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對于高中化學教學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高中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因此實驗教學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實驗教學有著很大的優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等。長久以來,教師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教師認為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實驗是浪費時間,直接把做實驗變成了講實驗。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這種情況得到了好轉,實驗教學逐漸引起了關注和重視。實際生活中有很多自然現象與化學知識相關,在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和總結,在實驗教學中做到生活化。
三、學生練習的生活化運用
“生活化”的化學課堂要求習題的設計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引導學生探究身邊的、生活中的化學科學知識。行之有效的辦法是:給習題設計一個生活化的試題情境,進行生活化的“包裝”,讓學生在具體、有趣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體會到化學知識原來如此地真實!為了加深學習印象,鞏固課堂知識,讓學生進行練習是很多化學老師采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在進行練習布置時,可以將作業與現實生活情景有機結合,即教師基于某個知識點的學習,著眼于生活中的此類細節,讓學生們親自動手,這種運用所學化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某種現象的知識獲取過程,大大拓寬了學生們認識與觀察現實的視野與高度,并能夠賦予枯燥無味的科目學習以有趣的生命力,進而使得學生領悟到化學學習的現實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光澤.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讀寫算,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