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秀
摘 要:創設優美的語言環境是幼兒語言發展必要條件之一。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準確把握《指南》精神,明確幼兒的語言發展目標,創設豐富多彩的融生活、學習、游戲為一體的整體語言環境,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充分發揮語言環境的整體效應,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語言環境;語言能力;培養策略
仔細品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語言領域幼兒的語言學習與發展目標以及教育建議,“為幼兒創設優美的語言環境,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這樣的教育理念,在《指南》中處處體現。下面結合本園的一些工作實際,談一下我是如何踐行這樣的理念。
一、創設和諧的語言心理環境——讓幼兒有話敢說
《指南》把語言內容分為聽與說、閱讀與書寫兩大塊。圍繞幼兒聽說、閱讀發展目標,在教育建議中提到:“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流的機會。”“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幼兒交談,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說話方式,無論幼兒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認真地傾聽并給以積極的回應。”“鼓勵和支持幼兒與同伴一起玩耍、交往,相互講述見聞、趣事等。”字里行間都折射出以幼兒為本的理念,師幼、幼兒間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幼兒沒有壓力,心情舒暢,有話敢說。由此,我感悟到要創設和諧的語言心理環境,必須要做到“三關注”。
(一)關注個體交流。幼兒的語言發展尚處于不完善階段,許多幼兒不敢在集體面前大聲表達,這時要注重與幼兒一對一交流。教師在了解幼兒興趣的基礎上,善于捕捉與幼兒個別交流的機會。如游戲時,教師做幼兒的玩伴,和幼兒一起交談;戶外散步時,可以見事論事,聊些平常自然的話題;看節目或閱讀時,也可以就節目或書本的內容簡單地交流,還可以提些問題讓幼兒思考。只要教師對每個幼兒都抱有積極鼓勵的態度,幼兒自信的話語就會由心田汩汩涌出。
(二)關注集體對話。《指南》中“認真聽并能聽懂常用語言”是聽與說其中的目標之一。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幼兒語言發展的前提條件。由于幼兒語言正處于簡單句階段,對語言的理解是即時性和直接性的,所以教師要避免過長的表述,可采用集體對話法,鼓勵人人聽、人人開口。
(三)關注個體差異。《指南》對3歲~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在語言方面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指明了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具體方向。合理的期望不代表在具體實施時要一刀切,它間接提示教師還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就語言領域來說,對那些語言水平發展遲緩的幼兒,教師要抽更多的時間與他進行交流,多鼓勵、多表揚,并有意識地多創造機會讓他與同伴交流,或在集體面前表述,慢慢地讓幼兒樹立自信,有話敢說。
二、構建多元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有話喜歡說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現那些與幼兒生活有關的,有經驗的或有情境性的內容往往能引起幼兒談話的愿望。在《指南》的語言發展目標中也提到:“能結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語氣、語調所表達的不同意思,能結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設等相對復雜的句子。”“在閱讀圖書和生活情境中對文字符號感興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意義。”等。這里屢次提到的情境在我看來就是指多元的語言交往環境.只有在豐富多彩的情境中,幼兒才會想說、喜歡說。構建多元的語言交往環境時,我覺得也要做到“三關注”:
(一)關注生活情境的捕捉。生活是語言的源泉。豐富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驗,能激發幼兒的表達興趣,拓展幼兒的表達內容。如同樣的風吹拂到幼兒的身上,幼兒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同樣觀察漂浮的白云,幼兒會有不一樣的比喻;同樣在草地上打個滾,幼兒會有不一樣的體驗……這許多的不一樣,從幼兒的口中表述出來就會有別樣的精彩。重要的是話題內容來自于幼兒生活,他們就特別樂意與人分享。《指南》中提到的不少教育建議,都與幼兒的生活密不可分。捕捉真實的生活情境會促使幼兒主動與同伴、與成人交流,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二)關注教學情境的創設。《指南》中一再強調,幼兒語言的學習與發展應與其他領域的學習發展有機結合、相互滲透,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的發展。教學情境的創設可為幼兒語言教育活動進行領域滲透提供平臺。如在布置主題墻時,可以把墻飾內容布置成情節性強的畫面,“春天的公園”“可愛的動物”“熱鬧的馬路”等,教師讓幼兒參與布置并鼓勵幼兒介紹,在介紹過程中融合多領域的教育內容;又如在組織語言集體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立體場景、運用電教手段和問題情境的形式來激發幼兒的形象感知和思維.使幼兒融人情景,引起其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其講述的愿望,幼兒在教師創設的充滿藝術氛圍的教學情境中達成《指南》中提出的聽說、閱讀發展目標。
(三)關注游戲情境的利用。《指南》中提到幼兒語言發展離不開幼兒與成人、同伴的交流,而游戲則為幼兒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平臺,特別是社會性游戲是幼兒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最佳途徑之一。在游戲組織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通過游戲情境促進幼兒之間的交往,如當幼兒與同伴爭搶角色時教師鼓勵幼兒與同伴協商解決;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啟發幼兒與同伴一起動腦筋想辦法;當幼兒在游戲中意見不一時,教師先靜靜觀察,讓幼兒盡情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使幼兒通過爭辯、溝通解決矛盾;在游戲講評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幼兒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見解。只要在游戲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幼兒的表達表現愿望就會愈加強烈,他們變得特別喜歡說,特別喜歡與同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