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 要:齊文化中有豐富的廉政思想,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主要從治國之根本、為官之前提、立國之保證、執政之根基四個方面,探討了齊文化中廉為政本、勤儉持政、以法治國、以人為本的優秀廉政思想。
關鍵詞:廉為政本;勤儉持政;以法治國;以人為本
齊文化中有著豐富的廉政思想,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這些都成為治國的瑰寶,不僅在當時對執政理民有重要的作用,很多經驗、做法在今天仍有積極的思考和借鑒意義,尤其在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努力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形勢下。
(一)廉為政本——治國之根本
“廉”是一個形聲字,最早見于西周時期的《周禮》。本義是指廳堂的側邊,平直、方正、狹窄、有棱角。由這個本意產生了一系列引申義,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為人的正直端方,二是為官的清廉不取。從建筑到人的引申變化,暗含著古人對“廉”最初、最直觀的看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重要精神支撐。
《周禮》把“廉”看作“當官之本,考察之要”。齊國的政治家們在治國實踐中,深刻認識到廉政對于治國安民的重要作用,把廉政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1、為政者必須做到廉潔自律
最早提出為官者要廉潔自律是齊國建立者姜太公。他總結夏商滅亡的教訓,針對官僚隊伍提出三點看法:
第一,君主必須做到廉潔自律,否則社稷不穩。“君不肖,則國危而民亂。君賢圣,則國安而民治?!本髂芊袷紫茸龅搅疂嵶月?、并以身作則發揮表率作用,直接影響官僚隊伍的品德優劣,影響國家的命運。
第二,各級官吏也要廉潔自律,否則政治不安定。姜太公明確把官吏貪污列為“吏之重罪”,必須重罪重罰,用嚴刑峻法確保其清廉。
第三,提高官吏的福利待遇,高薪養廉。為促進官吏的廉潔從政,姜太公還提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潔愛民者,厚其祿”的厚祿養廉思想,讓官吏名利雙收,從頂層封住貪腐的源頭。
2、必須堅持以廉理政
把“廉”列為治國綱領,在中國廉政思想史上管仲是第一人。他縱觀天下,審時度勢,向齊桓提出稱霸思想。如何稱霸?“國修而鄰國無道,霸王之資也?!保ā豆茏印ぐ匝浴罚﹪鴥日涡廾鞫弴鵁o道,是成就霸業的有利條件。如何實現國修?他把“廉”作為治國的“四維”之一,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禮義廉恥是治國的四大綱領,如果得不到弘揚,國家就會滅亡。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也曾用“國之四維”的理論告誡全體黨員干部,強調“禮義廉恥”的重要性。如何以廉理政?管仲提出從“修小廉”做起,即在小事小節中奉行廉潔。
3、必須深刻認識廉政的內涵
“廉政”一詞,最早出自晏嬰。晏嬰即晏子,他是齊國歷史上與管仲并稱的另一位賢相,以“廉潔”、“勤儉”、“剛正”而聞名。他最早提出“廉為政本”的命題,認為“廉者,政之本也”,“廉”是為政的根本。晏嬰指出,在一個廉政體制內,領導不但自己要廉潔公正,對下屬廉潔的真偽也要有辨別能力。否則就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小則用錯人、助長歪風邪氣,大則危害百姓、導致政亂國亡。
(二)勤儉持政——為官之前提
勤和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樣是齊國為政者所倡導和追求的核心價值理念。
1、為政者要做節儉戒奢的表率
古代最容易產生奢侈浪費的地方就是婚喪嫁娶和祭祀。比如,齊國卿大夫一級去世后葬禮非常隆重,規模驚人。這種儀式勞民傷財,除了維護貴族的體面,毫無意義。以晏嬰為代表的齊國為政者身體力行,節儉戒奢,大力改革奢靡的不良風氣。
2、正確處理“儉”與“奢”的關系
為保證官吏的節儉,齊國根據爵位等級的不同制定了包括生老病死、吃穿住行用等在內的各級官吏在各個方面的消費標準。
倡導節儉的同時,管仲還提出了奢靡消費的思想。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家發生自然災害時。通過大興土木,雇傭農工,提高工錢,保證他們度過饑荒。二是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用奢靡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關于拉動內需以發展經濟的政策。
3、堅守原則,拒絕美色
女性對家國興衰存亡的作用非常大。齊文化告誡領導干部要守得住糟糠,拒得了美色。
(三)以法治國——立國之保證
法治是治國的保證,法治是廉政的基礎。齊文化中有豐富的法治精神。
1、制定正確的用人標準
姜太公在建國之初就提出“尊賢尚功”,即不論血統、門第、族屬,只要有德、有才、有功,就可以得到尊重和任用。管仲制訂了“三選法”,即經過鄉長推薦、國家鑒定、實踐考驗三個過程選拔人才?!叭x”制打破了三代以來被視為天經地義的貴族血緣政治,突破了貴族對國家職務的壟斷,是中國歷史上從人才世襲走向封建選拔的一個進步。晏子繼承了齊國“尊賢尚功”的用人傳統,并特別提出要“用其所長”。
在選人用人的同時,齊國也非常注重對官員業績的考察。齊桓公時期設立了專職的監察官員,對各級官吏進行考核。為防止官吏徇私舞弊和貪污浪費,管仲創造性地提出了“明法審數”,定期對行政主體的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審查監督?!懊鞣▽彅怠笔俏覈酥潦澜缟献钤绲膶徲嬙瓌t。
2、嚴懲違法官吏
對違法官吏,嚴懲不貸?!豆茏印ぶ亓睢穼h減、增添、扣壓、不執行、不服從法令的情況做了明文規定,這些都是死罪無赦。
針對官吏隊伍中的“庸懶散”現象,政府專門制訂了懲罰和罷免制度。官吏對公事或民事故意拖沓扣壓不辦者、任職以后不思進取者,會根據情況分別給予囚禁和罷免的處罰。
為預防官吏貪腐和權力尋租,管仲制訂了“度爵而制服”的服飾制度,規定為官者要穿官的制服,經商者要穿商的衣裳,以此來顯示各自的身份與職責,二者嚴格區分,防止官商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