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涌

【摘要】目的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 以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左心衰竭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采取數字隨機分組法,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操作下,使用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及肺功能。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概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FEV1%、功能殘氣量分別為(75.05±5.89)%、(2.56±0.21)L/s,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治療,效果較佳。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心衰竭;參芪扶正注射液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4..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以氣流不完全受限為主要表現,炎癥可長期、反復存在,侵害肺泡、氣道等[1],氣道阻力大幅度增加,進而出現呼吸困難等表現,嚴重危害患者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疾病治療方法較多,如藥物、機械通氣等,效果不一。本文旨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治療的臨床價值。
1 基礎資料、方法
1.1 資料
研究對象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左心衰竭患者60例,采取數字隨機分組。
對照組共30例,病程(6.30±0.14)年,年齡平均(69.79±3.58)歲,男女之比為28:2。
觀察組共30例,病程(6.42±0.09)年,年齡平均(66.63±3.29)歲,男女之比為28:2。
兩組上述資料對比而言,差異性不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根據實際病情,予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抗感染、祛痰、正壓通氣等對癥措施,正壓通氣每天治療時間六個小時,12~24次/分鐘,S/T模式,EPAP 4~8 cm H2O,IPAP 8~16 cm H2O,以每分鐘4至5L為氧流量,連續一周。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一天一次,每次250 ml,治療時間為一周。
1.3 指標及標準
1.3.1 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及肺功能。
1.3.2 標準
治療后,心衰等癥狀顯著緩解,心功能指標基本正常或提高2個等級,即為顯效。
治療后,癥狀、體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提高1個等級,即為有效。
未達到上述標準即為無效。
總有效概率=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肺功能屬于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治療效果屬于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x2檢驗,以SPSS 22.0
軟件分析,兩者對比差異較大的必要條件為P<0.05。
2 結 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見表1。
見表2。
3 討 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常伴有左心衰竭,可見氣道阻力增加、肺壓力負荷增大等。中醫認為,此疾病主要是因肺反復受邪[2-3],導致氣機受阻所致,本虛標實,治療應以止咳化痰、清肺平喘為基本原則,同時還需兼補脾胃。
本文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予以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主要包含黃芪、黨參等藥物,能夠補益脾肺,達到益氣扶正的效果,有效緩解氣流受限等癥狀。結果可見,觀察組總有效概率為96.67%,相比對照組的80.00%更高,P>0.05;治療后,觀察組FEV1%、功能殘氣量分別為(75.05±5.89)%、(2.56±0.21)L/s,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倫音,王穎峰,賀珊珊,等.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納洛酮與BiPAP呼吸機治療對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血氣分析指標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7,23(16):2176-2179.
[2] 劉興華.用參芪扶正注射液輔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8):171-172.
[3] 時艷榮.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急性白血病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7,44(13):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