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蘭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生存發展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之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從內部控制入手,不斷提高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保護企業的資產、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不斷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內部控制;期望差距成因;彌合對策
內部控制作為一項管理制度,是企業的第二道風險防線,對促進企業的順利健康發展和風險管控以及戰略目標的實現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內部控制的失衡則可能導致內部控制期望差的產生;現代企業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內部管理混亂的現象,內部控制制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致使企業發展受到嚴重的制約;所以現代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并將其作為日常管理的主要內容,不斷完善和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要素框架,縮小內部控制期望差距;本文就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彌合對策,期望為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完善提供參考。
一、內部控制對企業的重要性
內部控制有利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規范性,完善的內部控制是通過結合企業自身特點而制定的,內部控制能有效的監督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并且及時找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制度缺失,針對問題找出解決措施進行有效調整,有助于各項制度更好的為企業服務,實現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內部控制制度可以通過擇優選擇財務人員,采取職務分離等手段對會計信息的采集、記錄、歸類、匯總等全過程實現監督與控制,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合理的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有利于企業獲取真實準確的財務數據,掌握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內部控制可以健全企業的風險管理系統,增強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結合企業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綜合作出事前的風險評估預測、事中的風險應對措施、以及事后的風險分析與防范,在保證企業正常經營的情況下,及時抓住機遇,將規模不斷的發展與壯大。
二、造成企業內部控制期望差距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層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夠
企業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重視不夠,草率的認為內部控制僅僅是一項規章制度,簡單地將內部控制交由財務會計人員或部門主管負責;且內部控制制度存在漏洞,缺乏科學規范的考核制度,內部管理職責比較混亂,缺乏系統有效的獎懲機制;從設計、執行、評價等方方面面都存在重大缺陷,極大的限制了工作人員的參與內部控制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激勵機制的發展。
(二)控制制度設計不合理
個別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結構還停留在傳統的集權制上,存在著誰是老板誰說了算的一言堂現象,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原則混亂、邏輯不清、個人主觀意識明顯,導致決策缺乏科學性,與市場實際情況不相符,使內部控制淪為一種書面擺設,沒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決策落實后與預期目標相差甚遠,無法做為一種管理手段存續。
(三)職責劃分不明確,缺乏有效的內部審計監督機制
由于企業管理者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對內部控制制度初期的設計工作重視度與投入力度不夠,對設計過程的管理干預不夠,在內部控制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管理,職責劃分不明確,如出納與財務由一人兼職,財務專用章和企業法人章及空白票據等沒人專門的人各自負責管理,此種情況下,財務極有可能違背企業會計制度的要求,為了迎合領導的決策和喜好來篡改財務報表,貨幣資金的全過程業務得不到有效監督,導致內部控制的相關制度無法落實,最終影響內部控制的實際效果。
三、縮小企業內部控制期望差距的彌合對策
(一)提高管理層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領導人作為企業的掌舵者,首先要對內部控制對企業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認識,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帶領各管理人員學習相關的內部控制方法,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并將相關制度整理成冊,人手一份,在企業范圍內全面貫徹執行,并且定期評價總結,針對不足及時改善,使每一個員工清晰明確的了解自身權利和責任。
(二)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是企業賴以生存的重要手段,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監督體系,加強管理人員自身的綜合能力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內部控制開始實施之前,首先要完善管理責任制,圍繞企業核心利益進行責任劃分,進一步將內部控制管理體制細化,以企業負責人為主體, 細化落實到全體管理和生產人員身上, 自上而下,形成脈絡清晰的管理結構,對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和職責進行具體界定,確保每一個細節都有人負責,并給予相應的權限,使之更好的履行責任實施獎罰制度,對于表現突出的人員進行精神和物質方面的鼓勵,以提高工作積極性,使內部控制制度更好的落實。
(三)加強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
監督檢查是檢驗內部控制成果的有效手段,可分為內外兩方面進行;外部檢查通過政府和社會以及第三方機構進行,企業內部控制著重于內部的監督檢查,首先要通過定期的內部審計來檢查和評價內控成果,其次要求全員參與,部門之間相互監督,對檢查過程發現的不足和缺陷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并跟進改進結果,直至達到內控標準為止。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作為企業重要的管理手段,必須結合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和發展情況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以縮小期望差距為目標,積極借鑒同行的先進經驗,不斷探索有針對性的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組織治理的同時做好監督指導,實現層層分級管控,以確保內部控制的有效展開,以提高管理效率,減少經營成本,促進企業長久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陽 淺談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商論》2018年10月15日.
[2]毛啟朋 工業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常見問題與對策《財會學習》2018年06月18日 246,248.
[3]曹瑀 審計期望差距的業績評價標準分析與實證 《沈陽理工大學》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