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整體發展的全面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標準也有了更為顯著的提升,這也意味著人們對于生態環境和生活空間的要求逐漸提升。而林業作為生態工程建設中最為重要的組成環節之一,在新形勢下如何進行有效的工程建設也是當前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針對新形勢下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問題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新形勢;林業生態工程;建設
在當前社會全面發展的背景下,雖然絕大多數行業都處于穩定的發展和進步趨勢,但是卻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1]。而在現階段的社會發展中,對環境問題進行解決的最佳方式就是有效開展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在此種全新的社會背景下,更需要加強對林業生態工程的有效關注,確保我國農業和牧業發展也能得到更穩定的提升,從而有效地實現對自然災害的有效防御。基于此,本文對新形勢下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進行了研究。
一、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概述
在新形勢下我國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也逐漸轉變了內涵,因為社會經濟在發展的同時會從自然中索取所需物質,并對自然環境產生極大的破壞。為了讓人類未來帶來健康的生存環境,建設林業生態工程能夠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證自然資源能夠持續供應而永不枯竭,為生態系統與自然環境提供保障。對林業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不僅能夠保護環境,還能夠實現經濟效益[2]。新形勢下林業工程首要作用是按照森林可持續發展原則,提升森林資源的利用效率。在眾多國民企業中,林業工程是最為基本的產業,其公益性較強,林業工程建設也具有最顯著的三個特點。首先,林業工程建設有較為廣泛的涉及范圍,我國林業工程建設包括全國幾乎所有城市,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森林資源加強保護,防止水土流失、保護濕地、防沙固沙、建設商品林基地并改善環境[3]。其次,林業工程建設需要長時間完成且需要較廣的治理范圍,此外還需要國家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通常而言,林業工程建設的所在地域環境較為惡劣與偏僻,具有很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這就對工程施工帶來很大的難度,林業工程項目管理也非常不便,工程技術方面也困難重重。最后,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沒有給出明確的工程造價,因為林業工程管理會缺失很多原始數據,各編制預算人員的水平與素質參差不齊,林業工程也有很多的項目,沒有與市場高度聯系,對定額計價方題的關注。
二、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作用
林業工程建設即以生態學入手,充分結合整個林業環境知識,創建一個林業生態適應系統,并以林業資源保護重建為中心,充分融合動物、植物與社會效應來對林業資源有效保護,基于可持續發展的順利落實與資源保護上來推動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進步,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4]。新形勢下,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沒有單一的目的,不只是保護環境,也不是單純為了經濟發展,其目的是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讓人類與林業資源能夠和諧共處,用工程建設的形式來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被保護的林業資源也會向社會提供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從而達成人與自然的雙贏。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在新形勢下非常具有必要性,它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的必經之路。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經濟發展都需要生態環境中原材料的支持,具體體現為城市的經濟越發達,技術越先進,對環境的破壞就更加嚴重。然而由于先進技術的幫助,生態系統工程便能夠充分穩定,具有綠色環保性質。特別是草木植物主體下的生態系統工程建設,它要求對林學、生態系統控制、生態學等具體知識充分結合。對林業生態工程進行建設,能為生態系統的保護與重建提供基礎[5]。如果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能夠取得小范圍的成功,且實現了綠化工程與環境保護的要求,方能夠在兼顧人類與林業工程的綠色生態工程中進一步推廣,進而為人類提供低污染與綠色的生存環境。因此,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非常具有必要性,它對人類生存具有重要的貢獻。
三、新形勢下對林業生態工程進行建設的措施
在對林業生態工程的建設環節中,應該積極轉變傳統工作意識,從而借助更為科學和合理的手段對施工進行有效開展,使得林業生態工程進展得更有效完善,所以在這項工作的開展中,應該加強對以下問題的關注。
(一)提升育苗生產質量
林木的育苗生產工作是當前我國造林工作開展的基礎環節,只有對這項工作的質量進行保障,才能確保后期的高質量養護管理工作,營造出更多優質的林地。在造林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想更好地生產出高質量、高產量的林木幼苗,首先需要對林木育苗技術進行有效研究,進一步更新傳統的育苗方式或理念。同時,還應該積極地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林木育苗技術、設備,科學地對林木幼苗進行培育,更好地實現林木的科學化生產和規模化建設,進一步促進林木幼苗質量的全面提升。同時,在對相關生產技術進行保證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配套設備的完善,從而為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的種苗生產環節奠定更有效的基礎。通過這項工作的開展,對廣大工作人員造林工作的積極性進行提升,在社會發展
中有效發揮積極作用。
(二)突出林業生態工程的經濟性
在開展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的環節中,應該有效貫徹經濟可行性原則,從而將經濟效益和成本控制作為林業生態工程中最關鍵的研究目標。要想對林業生態工程在實際生態和產業的經濟效益與價值進行提升,還要加強對生態工程中經濟林或觀賞林的比例進行提升。此外,還應該對林區與林業工程依靠國家或政府的經濟支撐方式進行改善,從而為林業生態工程的自然發展提供有效幫助。在此環節中,還應該充分緩解林業生態工程的壓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對生態工程產出比的提升,為獲取更大的生態經濟效益奠定良好基礎。
(三)有效更新優化林業經營生產方式
在林業造林技術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為了將林業生產質量和工作效率進行更有效的提升,就需要在實際工作環節中適當融合集約化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逐漸改善傳統工作中林業生產的粗放式生產經營模式,進一步對造林質量和管理效率進行提升,促進當地造林技術工作質量的穩定提高。林業部門的管理人員也要對營林管理工作進行全面關注和重視,將造林環節中的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環節制定一個系統化的管理流程,從而更好地實現科學化營林造林的管理化工作,確保這項工作能得到更穩定的開展和建設。
四、結束語
森林資源對于環境建設和生態建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基礎,在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森林資源更需要對森林自身的氣候調節作用和生態優化作用進行發揮。希望通過本文對這項工作的研究和探索,使人們對于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工作有著更為準確的認識,為打造良好的生態工程奠定穩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揚.芻議新形勢下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相關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8,24:97.
[2]田維新,黃芳松.淺談新形勢下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J].黑龍江科學,2016(10):66~67.
[3]何鳳珍.試議新形勢下林業工程的建設管理[J].中國林業產業,2018(2):13.
[4]周立輝,張宏偉.新形勢下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策略研究[J].中國林業產業,2017(4):8.
[5]趙連福,沈妍,王建飛.淺析新形勢下林業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及策略[J].種子科技,201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