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采薇
【摘 要】主要是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我們的研究對象,他們作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代表的是社會的包容性,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發展方向,能否更好的在紹興市擁有歸屬感成為了我們的課題研究對象。而紹興市越城區的歡樂慈愛義工團為我們的重要研究目標。
【關鍵詞】外來務工子女;藝術教育;解決對策
紹興市作為長三角區域的中心城市之一,有眾多的外來人口,其中以外來務工者為主,主要從事各類勞動密集型產業,且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成為實際上的城市常住人口。眾多的外來人口為全市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為紹興本地勞動密集型占主導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此外,隨著紹興高等教育的發展,也吸引了不少異地的考生來紹興求學,他們也成為紹興外來人口的一部分。而我們,主要是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我們的研究對象,他們作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代表的是社會的包容性,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發展方向,能否更好的在紹興市擁有歸屬感成為了我們的課題研究對象。而紹興市越城區的歡樂慈愛義工團為我們的重要研究目標。
本次課題的研究開展是對積極配合紹興市越城區歡樂慈愛義工團工作,增進對于紹興市外來務工子弟的生活學習狀態的了解,提高他們了解學習紹興文化,推動和加強建設紹興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弟的生活教育建設。越城區歡樂慈愛義工團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弟開展的愛心學堂活動,招募的志愿者多為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以及紹興文理學院的學生。通過活動設計安排進一步深化大學生的團隊意識,踐行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全國對文化自信、藝術教育的重視與需求已達到空前高度。積極響應習總書記提出的要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的號召,并且越城區歡樂慈愛義工團得到了紹興市政府部門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重視,為接下來的調研和社會實踐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環境。
與此同時,歡樂慈愛義工團加強實踐與研究的結合,在活動期間開展深入調研。
一、外來務工子女藝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1.熱愛繪畫卻極少有條件接觸
非常明顯的是絕大多數外來務工子女都熱愛美術繪畫這類藝術教育,但是由于他們自身原生家庭的關系,使他們缺少了接觸藝術教育的經濟條件,另外就是家長思想觀念的滯后,他們對于子女藝術教育不夠重視,寧可花錢讓孩子參加文化課程的培訓班,也不愿花錢給孩子提供藝術學習用品。不像城市里的家庭一樣,從小就給小孩參加各種藝術培訓,享受著音體美各方面的熏陶。
2.缺少一個針對外來務工子女藝術學習的大環境
現如今,我國的藝術教育發展還不是相對平衡的時候,一部分外來務工子女的藝術學習基礎較差,通過在學校里班級中與其他藝術學習基礎較好的城市的孩子相比較,在參與到藝術課堂中就會顯得比較粗枝大葉,不敢放開手腳,這就會使得那些外來務工子女原本有著對藝術學習的濃厚興趣喪失,加速其自卑心理的產生。
二、外來務工子女藝術教育對策
1.創建適合外來務工子女適合的藝術教育環境
紹興越城區的歡樂慈愛義工團積極響應習總書記提出的要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的號召于2017年成立了歡樂慈愛義工團“助教中心-愛心課堂”關愛新市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歡樂慈愛義工團助教中心活動是由紹興市慈善總會主辦,歡樂慈愛義工團承辦的慈善項目,以新市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以及困境兒童群體為服務對象,旨在為新市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以及困境兒童提供有利于提升其生活質量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各類服務項目。通過參加興趣培養,課程輔導、社會實踐等形式多樣的興趣班活動,幫助新市民子女課余時間興趣培養和學業提升,并有效培育其個性特長;同時,借助有心理輔導經驗的義工,加速他們融入城市生活的速度。堅持以孩子家長自愿報名與中心負責教師審核相結合的原則,邀請名優教師任教,并充分發掘個人特長,并使有能力的義工和有專業特長的家長任客座講師;使學生通過公益藝術教育或專項知識與技藝培訓后,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歡樂義工愛心學堂”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讓藝術學院學生通過公益支教的形式,充分發揮所學專業優勢,對孩子們進行以剪紙、繪畫、書法為主的藝術特長課程,以及參與思想道德、安全規范等為主題的教育課程,幫助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藝術普及教育。
2.轉變家長思想觀念,培養孩子陽光自信心
轉變家長的觀念就是要轉變陳舊的“應試教育”理念,如果“應試教育”的理念不轉變,將嚴重影響孩子的藝術教育學習。要樹立立體全方面的正確的現代教育觀,讓小孩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而不能只是“死讀書,讀死書”。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維思想,父母不能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孩子身上,要尊重孩子的個人意愿,讓孩子全面發展。
3.增強藝術教育,尋找最適合外來務工子女的教育方式
作為一直參與到愛心學堂的教學任務活動中,我們作為藝術類大學生充分發揮所學專業的優勢,以剪紙、繪畫、書法為主的藝術特長課程,以及參與思想道德、安全規范等為主題的教育課程,用愛心澆灌孩子們的心靈,用知識點燃孩子們求知的渴望,通過課程教育的多元化讓學生接受我們的暑期幫扶活動,從而帶給他們更好的暑期體驗感。為保證教育與時俱進,在進行實踐教學的同時,采用創新課堂教育內容與形式,將時下的熱點話題、思想等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堂這一重要媒介,傳播人文思想與情懷。與孩子們相伴的日子里,志愿者們傾盡所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一點一滴傳授給他們并激勵這幫孩子為夢想而努力拼搏。
【參考文獻】
(1)王俊,外來務工者子女美術學習現狀分析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