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尚鐸
【摘 要】翻轉課堂是教學模式的創新,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數據結構”課程中,是該門課程的課程特點所決定的。本文通過闡釋翻轉課堂的概念,分析翻轉課堂的優勢,最后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對“數據結構”課程進行了應用探析。
【關鍵詞】翻轉課堂;數據結構;課程改革
一、翻轉課堂的概念闡釋
翻轉的含義是,把對事物考察的既定或者是傳統角度進行一定的旋轉,然后以旋轉之后的視角重新審視事物。翻轉課堂就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把既有的課程教學視角進行旋轉,即翻轉,把翻轉的課堂教學方法運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這里面主要涉及到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角色的定位問題、以及教學時間問題。在教學思路上,翻轉教學是和傳統教學相對的概念,是傳統教學視域的旋轉。首先是教師角色的翻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在傳統課堂中是主導,但是在翻轉課堂中則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引導著、解惑者,把指導放在了首位,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知識進行學習,掌握知識,以及對自己學習狀態進行評估。這種教學打破了傳統的學生被動學習局面。老師通過在課堂中講解重點和學生易理解的知識,再配合新的教學工具,例如:多媒體等。把課堂教學生動化、活潑化。再課后給學生提供可預習的空間,留下課堂教學的多媒體內容,使得學生有復習的資料,進一步鞏固課堂效果,達到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目標。
二、翻轉課堂的優勢
翻轉課堂的優勢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優勢就是可以通過學習預習,把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1]相比傳統課堂而言,翻轉課堂之所以具有翻轉的視域,就是因為在老師上課之前,通過提前把教學內容,包括:PPT、視頻、重點和難點都告知學生,通過學生對這些資料的掌握,進行主動預習。這些資料在提供給學生預習內容的同時,啟發學生思考老師將會講的的重難點。促使學生在預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標記,通過課堂與老師互動,主動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達到對新知識的掌握。這樣,就扭轉了“要我學”到“我要學”的狀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實現了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作為引導著。教師的引導是學生通過在預習中遇到困難的解答者,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明白了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哪,為什么不懂等一系列問題,實現了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翻轉課堂的教學優勢明顯,而“數據結構”這門課程,在教學難度上頗大,因為這門課的知識點之間和其本身的邏輯性都非常強,如果其中一個環節沒有掌握好,都有可能使得這門課的學習出現問題。因此,確保每一堂課的有效性,就必須使得學生上好每一堂課,而翻轉課堂具有優化課堂教學的能力。所以這兩者的結合具有必要性。
三、翻轉課堂模式與“數據結構”課程教學的結合
“數據結構”這門課對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該門課程已經被定位計算機和電子專業的專業課。這門課涉及數據庫的各種運用技術,對于數據提供了線性和二叉樹技術;對于圖像則提供了隊列、棧以及圖等方法;對于操作系統則提供了隊列存儲管理技術。這門課程涉及面較多,抽象、邏輯性強,學好這門課意義明顯。[2]在教學中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對于這門課傳統的教學來說,教師在講解算法的時候,學生很難理解,他們缺乏一個直觀的表象來傳達一些術語的含義,學生學習之后往往消化不掉。且目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較差,難有自主學習意識,所以導致這門課教學效果不明顯。翻轉教學法,恰恰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降低傳統的教師在課堂上講課的教學方法,這樣,在課堂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間接促進了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自主探索課程內容,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把握教學內容。翻轉教學法在“數據結構”這門課程教學中的實際運用還包括課堂之外,即學生可以通過新的信息交流技術,如QQ、微信等平臺在課外與老師交流,整個過程涉及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幾個階段。
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在“數據結構”這門課開課之前,教師先把課程向學生分解為若干個模塊,根據這些模塊的重難點,制作相應的教學PPT,下載視頻資料。通過老師精心設計,使得學生能通過這些講義進行自學。在每次上課之后,教師向學生留下這些資料,督促學生預習和復習。當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達到教學大綱要求之后再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可以把課前預習作為平時成績來進行打分,這樣督促學生預習。
課堂學習。課堂學習是學生在課堂上,根據自己的預習來解答老師布置的問題。教師通過學生對問題的解答,來判斷學生預習效果和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因為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所預習,所以,教師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分組,分組可以有兩種思路:一是把基礎較好的分為一組,較差的分為一組,根據每個組的水平,給予不同的問題;二是把基礎較好和較差的混合分組,引導基礎好的學生幫助基礎差的學生。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相互學習、積極探討,促進教學。
課后提高。課后作為學生學習的一個階段。學生通過預習可以掌握課程的80%以上的內容,在通過課堂學習基本能掌握全部課程,對于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就可以課后重點復習,通過自己尋找習題,來吃透知識點。基礎好的同學還可以進一步進行提高,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也應該給學生留下聯系信息,使得學生在課后習題的練習中,遇到問題可以及時尋求幫助,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華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以《數據結構》課程教學為例[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5):70-72.
[2]劉曉靜,王曉英.基于翻轉課堂的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教學實踐[J].微型電腦應用,2015(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