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濤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已成為當下被反復提及的熱詞,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和目標。體育學科作為我國高校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緊隨當下教育改革的步伐,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身體素質得到同步地提升。本文主要就高校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高校體育? 核心素養? 培養? 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7.0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148-02
1?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概念界定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以體育學科為依托來呈現的,借助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可以保證學生接收到最基本的體育素養知識,而且對其自身發展也有重要意義。那么應該如何準確概括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呢?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認為,其概念可以初步概括為:以體育學科學習為載體,以終身體育鍛煉和學生全面發展要求為導向,建立起的運動能力素養、認知素養、健康行為、知識和體育情感與品德素養[1]。所以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與其他學科核心素養有著本質性區別,其側重點并不是專業技能知識方面,而是要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核心素養培養來帶動相應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2? 高校體育課堂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
縱觀當下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較為深遠,導致體育課程無論是從學校層面還是教師層面來講都沒有對其給予充分的重視,只將體育教學作為輔助其他主學科和放松學生壓力的一項內容來對待,錯誤的認為過于關注體育教學會影響到學生其他知識的學習,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在此背景下,學校并未開展針對性的體育意識培養課程,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更無從談起。學生不僅不能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而且對其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具有負面影響。在長期缺乏體育核心素養教學環境和氛圍的影響下,學生即使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也極容易出現消極對待體育項目訓練的情況。學生學習體育課程、參與體育訓練僅僅是為了修學分、娛樂,并沒有將提高自身的體育核心素養作為主要的學習目標,終身體育意識得不到有效的培養,與我國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要求也是相違背的[2]。
3? 高校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與發展的具體措施
3.1 強化教師自身專業素養的發展
在教育改革逐漸深化的背景下,體育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本質性變化,逐漸由最初的核心素養傳授者向引導者和實施者轉變,由以往教授知識內容向教授學習方法轉變。“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由此可見,教師在學生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想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必須建立在教師自身專業素養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來進行,并始終具備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形態。對于大學體育教師來講,首先,要具備先進的、良好的思想品德,以此給學生樹立表率,并以自身優秀品德去影響學生;其次,要不斷完善與豐富自身現有的知識儲備,運用理論知識指導自身專業技能的提升,從而將其更好的應用到教學過程中,確保教育觀念和方法的與時俱進,以現代化的教育思想實施教學活動;最后,體育教師還應具備善于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技能素養和專業的課堂組織和教學能力、以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為依據開展針對性教學活動的能力、標準的動作示范能力和生動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更好地推動體育教學目標的完成,并嚴格參照處于此階段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完成階段性教育和過程評價。也正是由于教學過程中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優美且標準的動作示范,不僅會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會使學生對體育學科產生不同以往的感受,無論是體育學科還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會更加立體,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3.2 充分發揮體育教學具有的德育功能
“立德樹人”是基于“素質教育”而出現的,是一種新興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是推動教育改革更加深入的關鍵措施。大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承擔著為社會輸出優秀人才的重任,德育教育又是衡量人才綜合素養的重要標準,而體育教學具有的德育功能又是不可比擬的。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注重體育項目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還要將思想文化道德教育滲透在教學活動中,將體育方面的文化知識與思想道德方面的內容充分融合起來,以此達到提升學生德育水平。眾所周知,體育訓練是實施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環節,因此體育教師要對其充分運用,使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堅韌品質、吃苦耐勞的精神、遇到困難不放棄的毅力。同時,由于體育項目的不同,所以體育訓練過程中也經常需要多人合作來共同完成。所以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著重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互相幫助的良好品德。另外,開展體育競賽也是體育教師最常使用的教學方式,在學生參與競賽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不斷突破自我、不懼失敗、敢于挑戰等精神。通過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充分融合在一起,實現了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培養,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品德,達到了培養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3.3 加強學生運動認知能力的培養
針對學生運動認知能力的培養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著手,即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識、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轉變固有的、落后的教學思想,而是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參照,設定多樣化的體育練習項目,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使其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深化對體育活動的認識。同時,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體育教師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正確的體育觀念和運動觀念,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指導學生始終以積極向上、端正的態度對待體育課程,從而在進行體育訓練的過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
3.4 注重學生健康行為知識的積累
豐富學生對健康行為知識的掌握也是培養其核心素養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由于學生自身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動態化特征,因此學習有關體育健康方面的知識是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調節、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有利措施[3]。在此背景下,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學生行為健康的重要性,借助體育運動的積極作用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行為。這就需要教師在實施體育教學時,要將運動健康知識和運動健康行為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和內容中,使學生在了解體育知識的同時深刻認識到運動的意義、運動的方法以及運動后需要注意的問題,從而有效避免因體育運動方式不當而導致的風險和隱患存在的情況。
4? 結語
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是我國教育改革過程中的指明燈,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提供了明確的目標。因此想要在高校體育中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對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有充分的了解與認識,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以此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從而為社會輸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翼鵬.核心素養理念下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4):131,133.
[2] 董捷,李超.高校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8,38(3):148-151.
[3] 羅嶸.淺談高校體育教育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