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不斷變化,新時代對基礎教育有新的要求,新的機制促進了新的發展,新的目標推進新的優質,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應用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從幾個方面闡述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才能適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數學;教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1-007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068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數學課堂教學也發生了變化。以學生發展為本成為新時代課堂教學的理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逐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學習和思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的效率,是每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當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節課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來創設教學情境。例如,在教學“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時,通過展示一些帶有立體圖形的美麗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播放旅游參觀的短視頻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讓學生把圖片和視頻中出現的生活中的幾何圖形抽象出數學中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從而把學生帶入本節課的學習。
新課改主張課堂教學通過師生互動交流、學生之間合作交流進行學習。教師要學會駕馭課堂,但教師不能高高在上,要體現師生平等,教師與學生之間就要進行平等對話和互動交流。教師與學生之間通過平等互動交流,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通過互動交流教師才能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通過互動交流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的學習更有自信?,F代是交流與合作的時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安排適當的時間讓學生進行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學生通過交流與合作,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參與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親身經歷實踐的過程,不僅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還獲得了技能和方法。例如,在教學“設計與制作長方體包裝盒”時,通過分組設計制作長方體包裝盒,布置任務后,學生非常積極動手操作設計與制作長方體包裝盒。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踐,訓練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生活化,學習的生活化使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尤為重要,只有讓學生認識學習知識能解決實際問題,解決生活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知識的渴望。消除學生厭學的情緒,消除學生認為學習知識沒有用的顧慮。在課堂教學中引用生活中的例子,使學生體驗生活中數學知識的應用,讓學生體會到原來數學知識能解決生活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的銷售問題時,我設計了一個銷售的場景,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消費者”體會生活中銷售中的問題,引導學生用建模思想構建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銷售問題。
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推進,現代化教學設備不斷完善,所有學校都配備先進的教學設備。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數學知識特別是幾何圖形方面的知識具有抽象性,用課件展示,用微課展示,或者用幾何畫板展示圖形,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引導學生形成數形結合思想,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參與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但信息技術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只有使用得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怎樣使用才是合理和恰當的呢?首先是要適量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有些年輕的教師對使用信息技術非常依賴,一旦停電不能用就不知道怎么上課了。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只依賴信息技術,能使用就有使用的方法,不能使用就有不能使用的方法。只有適量應用才能收到成效。其次是要在適合的時間使用應用信息技術。過量使用或使用時間不對都有可能使學生產生厭卷,起到反作用,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至于適時,各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判斷,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候用,需要學生轉移注意力的時候用等。最后是要適度使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任何工具和手段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只有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用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優化課堂教學,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黃成耿.對課改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思考[J].廣西教育,2003(34).
[2]周明君.新課改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2007(12).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蘇永孌(1973.6— ),男,漢族,廣西欽州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