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玲
摘 要:鄉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作為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至關重要的一環,尤其要引起重視,但是伴隨經濟與農業生態環境的發展,廣東鄉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存在不少的監管問題,本文通過簡要分析現階段廣東各區域鄉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改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意見,希望可以為我省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問題分析;對策探討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廣東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眾所周知,廣東位于中國大陸最南端,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農產品豐富,供港澳地區的農產品源源不斷。而近年來,廣東一直牢牢把握四個最嚴,全力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其中鄉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作為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至關重要的一環,尤其要引起重視。鄉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要做到對農產品是否存在藥物殘留、重金屬污染的問題加以監測,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但是伴隨廣東經濟的發展,農業生態環境受到一定的破壞,土地污染不斷加劇,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投入的監管成本不一致,這對廣東鄉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剖析現階段廣東各鄉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并最大程度從源頭上找到解決鄉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的對策尤為重要。
一、關于廣東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分析
1.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尚未健全。現階段,受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影響,廣東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存在很大的漏洞。首先,珠三角地區大部分鄉鎮基本成立了農產品速測室,在日常工作中能完成基本的速測任務,但在粵東西北等欠發達的地區,縣級農產品監管尚且難以開展日常工作,而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更是難上加難。很多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大多是掛牌成立,無專門開展速測的場所,無檢測儀器設備。其次,一些鄉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部門沒有專業的技術工作人員,導致無法正常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任務,導致一些鄉鎮將檢測任務外包給第三方的社會實驗室,這在短期內是緩解了任務的緊迫性,但是這第三方實驗室是否具有資質,工作流程是否規范,有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依然是問題多多。
2.沒有足夠的工作經費。目前,一些鄉鎮的農產品質量監管部門不但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而且也沒有足夠的工作經費來開展正常工作,而每年購買速測卡紙,速測設備,儀器設備維護,抽樣成本等都需要財政的保障,據了解,廣東仍有很多鄉鎮難以做到專項專用,或者專項難以開展日常的監管工作。
3.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還有待提高。目前,一些鄉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亟須提高工作素質。首先,因為有些鄉鎮過于偏遠,交通欠發達,所以一般鄉鎮的農產品監管人員基本都是由鄉鎮農業技術人員來兼任的,無專業的學歷背景,且缺乏有關農產品質量檢測與監管方面的系統的學習,日常監管遇到的問題也無法得到專業人員的指導。其次,由于鄉鎮監管人員沒有固定的人員編制,或者編制較少,很多可能是臨時合同人員,收入待遇較差,導致人員的流動性很大,新招的人員更是難以開展工作。
4.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難度系數大。現階段,社會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要求越來越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難度也不斷加大,但一些鄉鎮由于沒有技術支撐,導致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無法開展,監督執法工作無執法依據,監管難以開展。其次,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宣傳很不到位,農民對高毒禁用農藥缺乏了解,導致有些菜農亂用藥的情況時常發生,這更造成了鄉鎮農產品監管難上加難。
二、探討加強鄉鎮農產品質量檢測監管的對策
1.加強建設并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首先,政府部門必須要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視力度,重點建設好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速測室,并加大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資金投入,加強完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基礎設施,不斷提高鄉鎮農產品質量檢測監管的水平和標準。
其次,政府要重視對落后地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科研力度,開展幫扶政策,政策鼓勵技術強硬的科研機構與欠發達地區的速測實驗室開展一對一交流幫扶,積極為鄉鎮等地爭取到可以科研立項的機會和資金。
最后,政府部門應當在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中建設一套科學地、合理地、系統地、規范地的業務考核機制,在根源上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督查力度,保障鄉鎮農產品檢測監管工作可以正常運行。
2.貫徹落實好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工作經費。首先,對于一些鄉鎮地區的政府部門,尤其是縣級政府的財政部門,除了要增加為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專項撥款以外,還要把鄉鎮農產品質量監管的工作經費收納進當地政府每年的財政部門預算當中。
其次,鄉鎮地區的政府部門必須加強重視,嚴格遵守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屬地管理原則,從根源上解決鄉鎮地區在農產品安全監管基礎設施以及人員分配等問題,從各方面保證當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可以有序的展開。
3.加大對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的專業素質,必須內外結合。一方面,在實驗室內部要定期開展檢測技術比武練兵活動,互相切磋,提高專業技術。一方面,多外派技術人員參加縣級市級省級的培訓,開拓視野,增強實驗技巧。另外可以邀請儀器設備供應商定期進行技術指導,也可以參加網絡學習,學習相關的實驗室管理技巧與農產品監管方法。只有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對相關的技術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才能不斷加強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的技術,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的管理以及實踐的能力。
最后,要穩定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的流動性,固定編制,爭取培養出一支高素質、高技術的監管隊伍。
4.加大對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考核力度。首先,必須要嚴格按照省市級部門統一建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考核制度執行,對未開展或不合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鄉鎮要及時深入了解原因,同時嚴格執行食品問責機制,給各鄉鎮政府一定的考核壓力,以確保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能以有效推進。
其次,要不斷加強并促進各相關部門之間的科學協調發展,通過強強合作、聯合執法,在嚴格的制度下保障我省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確保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常規化,制度化。
三、結語
總而言之,如何加強對鄉鎮地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是當前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這對我省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有政府部門加強重視,加強財政投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的素質,強化考核機制和問責機制,才能穩步提高我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李杰. 淺談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南方農業,2017,11(23):77+79.
[2]劉金成. 淺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農民致富之友,2018(13):243.
[3]蔣善才. 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1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