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舅
【摘要】學案導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目前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文章通過分析學案導學的特點與用途,探討了初中生物學案導學的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總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案導學;應用;教學策略
將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應用在中學生物教學中,不僅能結合初中生物學科及初中生性格的特征,培養學生較強的溝通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能將生物教學課堂變得更具靈活性、開放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目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的實際應用中仍存在著較多不足,為了讓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更好地融入到中學生物教學中,生物教師還需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努力提升教學質量。
一、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性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不僅能體現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及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且能將講授的學科知識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結合起來,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方面有一定的幫助。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不僅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與現代教育的發展需求,而且能有效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由被動變為主動,從知識的接受者變為知識的構建者。在實際的中學生物教學過程中,采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不但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教學內容變得更為豐富,而且能有效提升初中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溝通交流中,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中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教師方面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其教學方法和模式對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起著關鍵作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中學生物教學的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大部分體現在生物教師的教學方法上。雖然在近幾年的實踐過程中,中學生物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進,能在教學中突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由于部分教師認為進行學案收集整理和結合課程知識設計導入學案的工作內容較為復雜、麻煩,也擔心教學中導入學案后會造成授課時間減少,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仍然采用以傳統的生物課程教學模式為主,導致學生只能同過去一樣被動學習。在進行生物相關問題的提出和解答過程中,許多教師也不太注重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而是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來回答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造成了較大的阻礙,導致學生綜合能力也無法得到良好的發展[1]。
(二)學生方面
對于部分中學生來說,在習慣了傳統的生物學科教學模式后,再采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他們不能適應甚至不認同的現象。另外,由于教師教學方面的問題,即使采用了新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依舊沒有得到較好的提升,導致有些學生不清楚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究竟有何優勢。當兩種教學模式進行過渡銜接時,由于學生的學習觀念沒有得到正確的轉變,導致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際功能也得不到真正的發揮。
所以,要想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發揮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真實效用,教師必須先改變觀念,提升自身的學案設計和導學能力,讓學案導學在生物課堂中應用起來更具人性化和趣味性。教師只有更加成熟地利用學案,才能讓學生逐漸認同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從而促進生物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具體策略
(一)發揮學案導學的實際效用
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直觀的生活情境來導入教學,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也可以將課前準備好的學案直接分發給學生,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依據學案明確課堂教學的任務與目標,并根據學案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教師針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應該及時給予指導建議,讓學生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都標記出來,并通過查閱相關工具資料,對這些重難點內容展開獨立思考,做好相關筆記,從而梳理清楚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新的認知平臺,真正實現主動學習。教師在課堂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調整課堂節奏,引導學生依照學案自主思考,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個人學習能力。
(二)注重提問式教學的的引導作用
在采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時,生物教師可以把握學案的關鍵,適時提出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明確每一節課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的,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實際生物教學中,學生通過預習導學案,對學習任務與目的有了初步的了解,再由教師進行提問,利用課程知識來解答教師的問題,在這種問題式教學中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提升對生物知識的應用能力。另外,由于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提問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提問的層次性,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盡可能地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生物也同樣充滿樂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思考能力[2]。
(三)加強教學工作的反思
對于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加強對教學工作的反思也十分重要。有效的反思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抓住教學重點,進一步展開精準分析和講解,而且能對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采取更具體的方式重復講授。另外,當教學環境等一些因素發生改變時,教學反思還能及時避免一些嚴重錯誤的發生。因此,只有不斷對教學情況進行反思,找出原因所在,才能更好地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應用到中學物理教學中去,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3]。
(四)因材施教,針對性地實施導學案
導學案的存在便是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更大的提升,教師要以此為目標開展教學活動。中學生物有一些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對知識無法理解的現象。此時教師不應該只是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而是應該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講解,這樣才能有效照顧到每一位學生,幫助每一位學生得到提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多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引導不同水平的學生共同提升,從而真正發揮導學案的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讓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更好地應用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必須先認識到學案導學將會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帶來的良好效果,然后進一步加強對學案導學的探究和使用,才能充分發揮出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真實效用,促進中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為他們將來的生物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智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J].時代教育, 2018(02):92.
[2]陶新榮.初中生物課堂實施學案導學的探索[J].高考, 2017(27):157.
[3]宋榮譜.基于“學案導學”的“四步教學法”[J].中學生物教學, 2017(7X):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