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炧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知識可視化、表達放射的思維工具,是一種圖文并重、圖象式的思維工具,具有將人腦思維形象化的優(yōu)勢。將思維導圖引入小學習作教學中,對于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擴展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文章結合具體的習作教學案例,談談思維導圖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習作教學;運用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東尼·博贊在他的著作《思維導圖》中提出了“思維導圖”的概念。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一種知識可視化、表達放射性的思維工具,是一種圖文并重、圖象式的思維工具,它具有將人腦思維形象化的優(yōu)勢,是一種可能幫助人們進行高效學習的工具。作為一種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具有發(fā)散性、非線性結構化和整體性的特點,可以增加信息的組織,并使信息可視化,便于學習者進行信息加工,從而達到提升學習者的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目的。在小學習作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進行豐富的生活體驗,擴展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那么如何在小學習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寫作能力的目的呢?以下筆者將談談具體做法。
一、運用思維導圖選取寫作材料
當學生明確了習作主題后,選擇好習作材料是學生完成習作的第一步。因為與同一個主題相關的材料有很多,有的要選擇寫入習作中,有的不需要寫入;已經(jīng)選擇好要寫入習作中的材料,有的需要詳細寫,有的則只要一筆帶過。因此,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把放射性的思維外化在紙上,形成明確的圖示,幫助學生在發(fā)散的、廣闊的思維空間中找到合適的、優(yōu)秀的習作素材。具體的做法是這樣的:學生在看了習作要求后要明確習作的主題,并圍繞習作主題確定好中心話題,圍繞這個中心話題可以大膽聯(lián)想,回味生活,大膽捕捉習作素材,并以摘要、關鍵詞的形式記錄下來。通過梳理思緒,整理素材,學生可以找到新穎的話題或觀點,讓文章視角新穎,觀點明確。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習作練習是“介紹家鄉(xiāng)的景物”,要求學生寫出家鄉(xiāng)景物的獨特之處,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家鄉(xiāng)的景物有很多,如何抓住景物的獨特性呢?選取寫作材料是關鍵。因此,筆者就運用了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選取寫作材料,突出景物特色。(如圖1)
再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二十年后回故鄉(xiāng)”的習作教學中,筆者就運用了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選取寫作材料。“二十年后回故鄉(xiāng)”是一篇想象作文,學生在看到習作要求后可能會有許多想法,比如想象二十年后家鄉(xiāng)的變化,想象二十年后家鄉(xiāng)親人、同學的變化,以及二十年后自己的變化……想法雖然多,但是很發(fā)散、零星。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羅列出值得寫出來的題材,讓想象的畫面更加清晰,更有條理,讓學生的選擇更有目標,材料更符合文章主題的要求(如圖2)。
二、運用思維導圖幫助構思文章布局
習作的素材選定好后,就進入習作的第二步驟——謀篇布局。小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思維導圖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的特點,非常適合用來幫助學生寫作時進行謀篇布局。思維導圖不僅可以讓學生分清文章的主次,確定文章內(nèi)容的詳略,理清文章的層次,安排好文章段落,而且可以組織好文章的開頭、結尾、照應、過渡等,讓整篇文章條理更清晰,邏輯更嚴密。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六年級下冊“難忘的第一次”習作教學時,筆者指導學生進行了思維導圖的繪制,幫助學生構思,謀篇布局。具體做法是:首先找到文章的關鍵詞(中心句),作為構思展開的核心,比如《第一次滑雪》“第一次滑雪讓我明白了反復、堅持地練習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然后分層次展開重點寫具體的經(jīng)過;最后是結果和收獲,心得感情以及延伸(如圖3)。
思維導圖還可以幫助學生安排好文章的詳略,讓文章布局更加合理、緊湊。比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習作“寫一個有鮮明特點的人”,筆者引導學生繪制了思維導圖(如圖4)。
三、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在寫作時,因為語言基礎弱,往往會遇到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就是語言表達不夠準確,不夠生動,不夠具體,導致文章整體效果不好,得分不高。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做好的習作框架上繼續(xù)完善和豐富思維導圖,詳細列出主要表達方法。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對事物的描繪更具多樣性,更具深度。
如前面列舉的例子人教版六年級下冊“難忘的第一次滑雪”,教師在學生明確習作中心主題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怎樣把習作寫得更加具體、生動:開頭采用環(huán)境描寫,引出事件的起因;重點描述學習滑雪的經(jīng)過,運用動作細節(jié)描寫體現(xiàn)學習滑雪的艱辛,運用心理細節(jié)寫出心理變化過程(由興奮到垂頭喪氣,受到鼓勵和指導后,克服心魔重新練習到成功后的得意揚揚等)。運用富有層次的心理活動描寫,體現(xiàn)學習滑雪的難忘經(jīng)歷,以及最后得到的心得體會(如圖5)。
思維導圖不僅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更有深度,更有層次,而且可以讓學生羅列出一些修辭手法和優(yōu)美詞句標注在思維導圖上,在行文時加以運用,讓文章更加豐滿,更加有血有肉,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四、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習作修改
學生的習作“初成”后,習作的修改起到一個完善、修整的作用。習作的自我修改是整個習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學生在進行習作自我修改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這樣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就是學生往往會按照自己定向的思維、固有的思路去修改,不容易找到習作中存在的問題,不利于習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修改習作。具體做法是:利用思維導圖對文章整體進行關照,檢查文章的脈絡是否完善,是否清晰,層次的安排是否合理,內(nèi)容設置是否科學,詳略安排是否得當,語言表達是否準確,修辭手法運用是否恰當。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調(diào)整、修改、補充。
有了思維導圖的對照,很容易就能發(fā)現(xiàn)文章中存在的不足與錯漏之處,及時將這些不足與錯漏之處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讓文章更加完美,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科學研究證明,思維導圖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整合信息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遷移能力。因此,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把思維導圖引入習作教學的取材、構思、表達、修改四個環(huán)節(jié),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習作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習作思維,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提高學生習作水平。小學語文教師要在習作訓練中積極地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讓學生擁有更廣闊的習作天地。
【參考文獻】
[1]林建才,董艷,郭巧云.思維導圖在新加坡小學華文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7(10):65-68.
[2]鄧敏杰,李占偉,張豪鋒.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2(03):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