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延長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首先教師要形成幽默的課堂風格,巧妙設計導語;其次要進行生動形象的課堂情境教學,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獲取知識;最后要通過小故事、詩歌改編、小組競賽等靈活多樣的形式豐富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趣味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0-007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063
生物學科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往往處于小科的邊緣地位,導致很多教師對它的重視不夠。隨著人類科技的日益進步,人工智能、仿生學、生物醫藥等領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現代生活的需要,生物學科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認可。然而,生物學科比較抽象,距離現在城市里的學生也相對遙遠,可以說高中生物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增加生物課堂的魅力,是一個值得我們反復研究探索的問題。適時增加生物課堂的趣味性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在面對枯燥抽象的理論學習和大量的需要記憶和背誦的知識時能夠迎難而上,勇于挑戰。如果教師一味采用強制的手段,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方向,變得軟弱,不能夠高效地完成高中生物學習的任務。那么,如何在高中課堂上讓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最大可能地吸引學生呢?
無數實踐證明,具有幽默感的人是群體中最受歡迎的人。做教師同樣如此,一個具有幽默感的教師往往會是最具吸引力的教師。如果教師上課就一臉怒氣、怨氣、不平氣,學生也很容易疲倦和反感,學習的大門會不知不覺中關閉。情緒具有傳染性,教師上課的情緒會很容易在教室里傳播,并且擴散。反之,教師上課精神飽滿,學生們也會精神振奮。這就是為什么許多優質課評比活動中,總是會把教師精神飽滿寫進評分標準里面去。
教師具有飽滿的精神,他的思維反應敏捷,能夠突然間就說出金句或者段子來,學生們能夠體會到輕松的課堂感受,放松了身心,對于記憶力是有幫助的。當然,幽默是一個人知識和社會閱歷積累的結果,也是一個人的自我修養。但是不能夠濫用幽默,而要學會駕馭他,自由地控制他,讓幽默變成氣氛的調節劑,卻不能變成主餐,否則,也就失去了課堂幽默的意義。
形成幽默風格,還要學會在一節課的導語上下功夫,漂亮的導語往往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例如教授“基因突變和變異”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通過有關電影,比如《生化危機》《蜘蛛俠》等有關橋段的賞析和分析,從而引出有關基因轉變和變異可能性的話題討論,讓學生抱著對生物科學的好奇心開始這一堂課的學習,學生就能夠帶著興趣和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在高中各學科中,可以說生物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的一門科學。無論是冬天流行感冒的病菌,還是每天進餐時候的食物,無不到處充滿著生物知識。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把生活場景盡可能逼真地帶到課堂中來,實現課堂中再現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解決問題,學習知識。
問題情境設置應該遵循真實性和生動性的原則,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如在教授“基因的本質”一課時,請大家觀察旁邊同學和他的親人,是否發現帶有血緣的一家人的相似之處。找相同,或者在一家人兄弟姐妹之間,舉手投足,我們總能發現其相似之處,流著同一血脈的人是否有相同的基因呢,基因通過什么來遺傳和保持其穩定性的呢?這是比較真實的生活的情境再現,所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讓更多的學生都參與到問題的探索中來,保持了學生課堂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成熟、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會不斷摸索形成許多教學小技巧,在課堂上使用,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來增加課堂的活躍性。比如根據相關內容講一個小故事,生動有趣的故事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夠幫助學生很輕松地理解本節課所學,能夠起到一舉兩得的功效。
再比如,對于許多難以背誦的內容可以采用小組間比賽的形式來組織,先由本組組長進行組內成員的學習,統一檢查背誦。然后進行各個小組間的比賽,可以分成兩批人進行對抗賽,也可以進行小組之間的輪流淘汰賽,讓學生在比賽這種既緊張又富有挑戰性的活動中激發對學習知識的渴望。
還有的教師喜歡寫詩,把彼此相關聯的生物知識寫成格律詩或者朗朗上口押韻的現代散文詩,借助詩歌優美的旋律和節奏,也能夠讓學生們學習起來更輕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這些只是輔助功能,不能強求進行,也不能死板地把所有內容都進行詩歌化處理。教師還要學會運用趣味性的語言進行教學,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傳統課堂煩躁、壓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學習更有動力。
最后,只要做個有心的教師,我們總能夠從生物學科中找到有趣好玩的地方,對于學科的喜歡和熱愛,是學好這個學科,并且把這個學科作為專業選擇的前提,是科學可以無止境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單江宏.談趣味教學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實施與體會[J].文理導航(上旬),2012(1).
[2]梁啟超.學問之趣味[J].中華活頁文選(八年級),2011(3).
[3]劉海燕.以“趣味教學”構建中學生物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3(75).
[4]王剛.淺談中學生物“趣味課堂”的營造策略[J].學周刊,2015(26).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王帥(1991.4— ),男,漢族,河北隆堯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學。